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04 18:11:24| 人氣2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紐時:美國祕密監控郵政通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信任的持續崩解:對美國此次「竊聽風暴」的省思

信任的持續崩解:對美國此次「竊聽風暴」的省思(葉柏毅報導)

  由前美國中情局僱員「史諾登」所掀起的美國「竊聽風暴」,目前看來,雪球似乎越滾越大。率先揭發美國監控通訊的英國「衛報」,繼續披露說,其實美國的許多盟邦,長期以來,竟然都是美國進行監控竊聽的目標。消息傳出,這些遭到美國監聽的國家,莫不憤怒跳腳。或如日本,由於仰賴美國甚多,不敢公然譴責,只能要求美國要「給個交代」;或如德國法國,自認為是歐陸一方之霸,而且歷來對美國所提出的要求,也不能說不盡心盡力,如今卻發現自己竟然也遭到美國監控,好像受了極大的背叛,德法兩國甚至威脅,如果美國不說個清楚,極有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經濟關係。

  法國與德國,話都撂得很狠,然而,美國怕嗎?目前看起來,美國似乎是不怎麼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大家應該要有個共同認識,就是所有的情報單位,不只是美國,包括歐洲、亞洲,乃至世界上任何有情報單位的地方,都會「試圖更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各國首都所發生的事」。歐巴馬話說得看似含蓄,可是講白了就是:監控的事,誰沒做過?那些指責的美國監控的國家,如果自己也沒做過類似的事,才有資格拿石頭扔美國;如果自己也做了差不多的事,有什麼資格對美國氣急敗壞?而美國國國務卿凱瑞也說,類似的做法,其實在國際政治中,「並沒有什麼不尋常」。從歐巴馬與凱瑞回應這起竊聽風暴,一派輕鬆的態度看來,其實我們該正面理解的或許是:在國際政治當中,這種相互竊聽情蒐的「諜對諜」,可能真的難以避免。因此,儘管各界批評美國偽善假清高,但若美國真的如歐巴馬或凱瑞回應的那麼一派氣定神閒,有恃無恐,這也不能不令人合理懷疑,其實美國確實掌握了一些其他國家的小辮子;而如此一來,也就不能不說,現在德國或法國的強硬態度,只能夠是色厲內荏罷了。

  不過,這起竊聽風暴所彰顯出來,更嚴重的問題,恐怕不只是政府堂而皇之地利用各種藉口,侵入人民生活;更需要思考的,可能是從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所持續面臨的一場重大危機,也就是「信任的崩解」。怎麼說呢?事實上,我們必須認清,當代社會其實是一個基本價值崩壞的社會。是什麼基本價值呢?這個基本價值,要比什麼民主、自由、人權,還要來得根本,沒有這個基本價值,所有的自由,都會流於遭到濫用,更嚴重的,社會組織還可能土崩瓦解,這正是當代社會最最嚴重的問題。這個正在崩壞的最根本價值,就是「信任」。試想,如果小至人與人彼此之間,大至國家社會,信任已經完全蕩然無存了,那麼日子還要怎麼過下去?不要忘了,世界上一些極重要的機制體系,之所以能夠順利運作,所靠的,就是「信任」。而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人們之所以覺得生活徬徨失措,主要的問題也就在於,我們已經不知道還能相信誰。人們似乎赫然發現,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任崩壞」的時代。從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開始,美國再也不信任外國人,因此採取了一連串內外有別的措施,像是之前美國機場幾近變態的安檢方式,儘管美國有充分的理由,說他們其實也不願意這樣做,只是美國已經怕了,然而這不正代表著,是「信任崩壞」的重大警訊嗎?接著,二○○八年的金融風暴,或是連動債騙局,所代表的,則是經濟層面的信心崩解。今天,世界各國莫不希望,能夠再讓經濟復甦,但是經濟持續疲弱不振的理由之一,難道不正是因為民眾對金融機構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行為,以及公權力懲治這些無良金融機構的軟弱,感到無法再信任,因此連帶也影響著,讓經濟無法有力復甦嗎?現在,這樣的竊聽風暴,所掀開的則是對資訊匯流的信心危機,事實上,這個問題也更為嚴重,因為資訊匯流在目前人們生活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想想看,我們現在或主動、或被動,我們放了多少的資訊在網路上頭?在通訊之中?我們幾乎已經把自己可知道的,不可知道的,全部交給資訊社會,交給雲端機構來控管,然而這可不可能會給予有心人士,更大的可能性,是給予握有權力的公部門,有可乘之機呢?這正是已經開始讓許多人憂心之處。這次的竊聽風暴,只是掀開了這個壓力鍋,讓大家看到,原來先前對公部門侵入私領域的擔憂,是有極大可能成真的。若如美國先前所強調,他們的監控計畫,主要只針對外國人,目的是為了反恐;這就緊接著牽涉到兩個大問題:一個是,從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打著反恐旗號,讓公部門逐漸伸手,入侵私人領域;起初,由於九一一事件實在是空前震撼,因此美國人覺得放棄部分自由,還可以忍受;然而,時日一久,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發現事態似乎有點不對了,美國政府的黑手,似乎越伸越深入,對私領域的興趣,也越來越高。這個時候,有部分美國人開始,對美國政府不斷打著反恐旗號,試圖入侵個人生活,覺得大為反感。因為政府拿到這些資訊,可能可以說是為了反恐,但誰能保證,政府不會拿它去做一些侵犯人權的事呢?不能因為今天做這件事的是美國政府,就任由它繼續這樣下去吧,美國政府這方面的黑紀錄還少嗎?其二是,美國政府先前聲稱,這樣的監控做法,只是針對外國人,可是這難道不正代表著,在美國政府眼中,美國國民的權利,與外國人是有所區隔的,而且外國人的權利與保障,其實很有可能還低於美國國民一等,這不已經違反了「人人生而平等」這個美國基本立國信條嗎?果若如此,那麼美國怎麼還能夠放言高論什麼「人權是普世價值」之類的說法呢?這不是擺明了說一套做一套嗎?而更令美國國民憂慮的是,美國政府號稱這樣的監控,是針對外國人,不過當監控大網一灑下去,可不會管你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很有可能是一體監控,美國政府這樣越描越黑,豈不是擺明了,把腦筋清楚的人當白痴嗎?

  因此,整體來說,這起竊聽風暴所突顯的,或是說史諾登所揭開的,與其說是美國表裡不一的態度,更精確而言,其實也更證明了,世界步入二十一世紀的最大特色,也就是信心的崩解,仍然持續。不論是國內政治、國際政治、經濟金融,到人們最息息相關的資訊流通,幾乎無一能夠逃脫,無一能夠倖免。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應該切身想想的,除了是公權力可能會打著為國為民的旗號,做出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之外;如果覺得這樣的想法,還是很天高皇帝遠,那麼不妨再想想,當我們再也無法信任我們周邊的任何人、事、物之時,人活在這個世上,該有多麼可悲。以往,我們覺得這樣的事情,好像只會出現在極權國家;可是如果我們一旦發現,連民主社會,最後都會走到與極權國家並無二致的地步,那該有多麼不堪呢?

紐時:美國祕密監控郵政通信

 

新頭殼newtalk 2013.07.04 黃沛瑜/編譯報導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正秘密監控全美郵政信件,透過郵件隔離與追蹤程序,執法人員可以要求郵政人員監控美國境內流通的特定信件與包裹,並在其外觀進行拍照存檔,去年即監控了約1600億封信件與包裹。

根據紐約時報3日報導指出,在2001年美國發生炭疽信襲擊後,美國即設立名為信件隔離控制(Mail Isolation Control)與跟蹤程序(Tracking program)的郵件秘密監控執法項目,執法機關可向郵政局提交郵件審查請求,郵政人員則透過電腦將經手的信件與包裹拍照、存檔,去年的監視總量即達1600億封信件。

報導中援引在FBI工作32年的前情報局雇員J. Wedick的說法指出,儘管只是記錄郵件外觀所有資訊,卻是相當寶貴的,足以用來確認與調查對象相關的所有資訊,包括與哪些人們及銀行溝通等。然而,因為不需透過司法機關判定,只需對郵政局提交郵件封面請求,因此很容意被濫用。

報導中指出,郵件封面請求被授予30天的郵件審查期限,但可延長至120天。一般請求郵件監控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涉及犯罪活動,二是用以保護國家安全。根據匿名消息指出,目前因為犯罪活動所要求的郵件監控,每年約15,000至20,000人。

此計劃在過去已有被濫用的報導,而去年9月美國1名致力於環保運動的男子Pickering,他在信件與包裹中發現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郵件監控(Mail Watch)」,要求郵政人員特別記錄寄往這名男子的所有信件資訊,並強調此為「機密」。對此,Pickering於上個月對郵政機構與FBI提出訴訟。

美國「稜鏡」計劃在近期曝光,美國遭揭露秘密進行一連串網路、通訊等資訊蒐集與監控,此次郵件監控又被稱為郵政「稜鏡」。

台長: 綺羅
人氣(2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科技 |
此分類下一篇:可耐重1000公斤!抗地震書桌 學童守護神
此分類上一篇:工研院攜手TNO 拚3D列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