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14 18:29:45| 人氣1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歐洲觀」本身 是個備受爭議的主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歐洲觀」本身 是個備受爭議的主題

【前言】

《戰後歐洲六十年》全套共四卷。這是一部龐大的寫作計畫,耗時十多年,相對於以美國為中心的歐洲史,這部作品提供了真正「以歐洲為中心」的歐洲史。Judt從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電影、音樂、服飾等等各面向,將二戰之後,歐洲複雜的歷史發展,做了深入淺出的呈現,寫作功力深厚,將如蜘蛛絲一般糾纏的歷史事件,串連一塊,煉鑄成一部有意義、有個人見解的歷史著作。

「歐洲觀」本身 是個備受爭議的主題

想透過稀釋「歐洲」的本質來解決,幫助不大。「歐洲觀」—本身是個備受爭議的主題—有悠久歷史,且有一部分「歐洲觀」頗受肯定。但在現今大部分歐洲人所歸屬的歐盟身上,雖然清楚可見某種歐洲「觀」—在形形色色的公約、條約中得到重述的觀念—那歐洲「觀」對他們在歐盟所過的生活,只提供了非常偏頗的了解。在人口流動、遷居的時代,今日的歐洲人,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還多,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異質。凡是想陳述二十一世紀初他們之共同處境者,必然都要在一開頭時描繪出歐洲身分與歐洲經驗之彼此重疊的輪廓線、斷層線,從而坦承那一多樣性。

使用「描繪」(mapping)一詞有其用意。歐洲終究是個地方。但它的邊界線始終非常易變動。古邊界—羅馬與拜占庭的邊界、神聖羅馬帝國與基督教歐洲的邊界—與日後的政治分裂態勢相當吻合,顯示的確存在某種延續性:不來梅的亞當(Adam of Bremen)之類十一世紀作家,對日耳曼歐洲與斯拉夫歐洲的不穩定交會點的清楚程度,絲毫不下於今日的我們;從波蘭到塞爾維亞,天主教與東正教的中世紀邊界線,就和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差不多;第九世紀卡洛林王朝的官員,若存有東西歐分裂的想法,對於以易北河為界將歐洲東西隔開的觀念,將不會覺得陌生。

但這些存在已久的邊界線能否作為找出歐洲下落的指引,始終取決於你當下所在的位置。舉個著名例子來說:十八世紀時,大部分匈牙利人、波希米亞人信奉天主教已數百年,且其中許多人說德語。但對有知識的奧地利人來說,「亞洲」始於Landstrasse,即出維也納往東的那條公路。莫札特於一七八七年從維也納西行前往布拉格時,自稱橫越了東方(oriental)邊界。東與西,亞洲與歐洲,始終是心中的牆,這牆起碼和地球上的邊界線一樣深刻。

歐洲許多地方在不算太久以前都還未分割為各個國家,而是屬於帝國的一部分,因此,不把歐陸與外部交界的地區視為邊界,而把它們視為未定的邊境地區—即英文的marches、法文的limes、德文的militärgrenze、南斯拉夫語系的krajina—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些邊境地區,即帝國征服、殖民的地區,不盡然沿著地形劃開,但明確劃出一重要的政治、文化邊界。從波羅的海到巴爾幹半島,這類地區和其上的居民數百年來自視為文明的外圍守衛,那是難以防禦且敏感的地點,熟悉的世界止於那個點,蠻族被拒於那個點之外。

但這些邊境地區易變動,往往隨著歲月推移、情勢不同而變動:它們的地理意涵有時令人困惑。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都在自己的著作和政治神話裡,把自己描寫為「歐洲」(或基督教)邊界的守衛者。但誠如瞄一眼地圖就可看出的,他們的主張彼此排斥:不可能全對。匈牙利人與羅馬尼亞人相對立的陳述,或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共同的主張—他們的南界(分別與塞爾維亞人、土耳其人接壤的邊界)是文明歐洲最重要的外圍防禦線—同樣不可能全對。

這一令人困惑的現象所彰顯的,乃是歐洲的邊界數百年來都非常重要,因而使有心的各方急急於宣稱自己位在歐洲邊界以內,不顧彼此說法的矛盾。位在歐洲「內」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安全感:避難、視為歐洲一分子的保證—或起碼這方面的承諾。數百年來,它愈來愈成為集體認同的來源。身為「邊界國家」,身為歐洲文明核心價值觀的典範和守護者,既容易招來外來侵犯,但也令人驕傲:許多中歐、東歐知識分子,為什麼因為自己國家遭蘇聯支配,遭「歐洲」排除在外和遺忘,而覺得特別丟臉,原因在此。

因此,從地理的角度看,與其說歐洲是絕對的概念:一國或一民族所在的地方,不如說是相對的概念:一國或一民族相對於他國或他民族的所在位置。二十世紀底,摩爾多瓦、烏克蘭或亞美尼亞之類地方的作家、政治人物,斷言他們擁有「歐洲性」時,不是基於歷史或地理上的理由(那理由可能站得住腳或未必站得住腳),反倒是把「歐洲性」當作反制歷史、地理的防禦工具。這些後帝國時代的孤兒國家,猝然間脫離蘇聯帝國的宰制,這時把目光移向另一個「帝國」首都:布魯塞爾。

這些邊陲國家所比較看重的,不是從加入新歐洲這個遙遠的前景裡所盼望得到的好處,而是一旦被排除在歐洲之外所必然遭致的損失。二十一世紀初年,就連最漫不經心的外地人,都已清楚看出被排除在歐洲之外的可能後果。在烏克蘭的切爾諾維茨(Cernovitz)或摩爾多瓦的基希訥烏之類城市裡,曾是國際性和「歐洲性」的東西,都已全被納粹和蘇聯統治打掉;周遭的鄉間這時是「有著泥土路和馬車、有著戶外井和毛氈靴、有著無邊寂靜與漆黑夜晚的前現代世界。」與「歐洲」等同為一,不是著眼於共同的過去—已遭徹底摧毀的東西—而是為了確立一共同的未來,不管那希望是多麼的渺茫。

(本文轉載自東尼.賈德新書《戰後歐洲六十年》卷四,由左岸文化出版)



全文網址: 「歐洲觀」本身 是個備受爭議的主題 - 戰後歐洲六十年 - 全球書選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57754#ixzz2W6LuaAjs
Power By udn.com

台長: 綺羅
人氣(1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 武工藝 |
此分類下一篇:巧奪天工 奢華珠寶化妝盒英倫首展掀風潮
此分類上一篇:安錫動畫影展 呂慶龍讚台灣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