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24 18:53:07| 人氣1,0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與我斷交7小時前告知 蔣經國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與我斷交7小時前告知 蔣經國怒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凌晨二時廿分,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安克志臨時求見故總統蔣經國,告知美國將與中共在隔年元旦建交的訊息;蔣經國當下批評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認知到中共所提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實際上等於把台灣交給中國大陸。」

美國國務院廿二日首度公布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年,關於美中外交關係的解密文件;文件還原了當時許多關鍵的場景與對話,披露當時的卡特政府如何與中國大陸經過密集談判,在確認對中華民國「廢約、撤軍、斷交」三原則,並取得中共副總理鄧小平在對台軍售上的讓步後,決定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根據解密電文,美中確認將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上午十時宣布建交消息後,美國僅在宣布前七小時,訓令安克志向蔣經國轉達;蔣經國非常不能諒解,並斷言會有嚴重後果。

安克志在電文中提到,「蔣經國說,要說美國提出的『解決方案』可以為台灣帶來內部穩定和持續發展,根本『完全不可能』;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認知到中共所提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實際上等於把台灣交給中國大陸,美國這樣的做法非但不誠實,也將失去中華民國其他國家人民對美國的信心。」

據安克志電文描述,蔣經國氣憤地說,他以往對美國很有信心,從來沒想過美國會這麼做,而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竟然在宣布前七個小時才通知中華民國政府。

安克志一再告訴蔣經國,美方相信美中關係正常化可產生正面影響,也有意與台灣合作維持並擴大雙邊建設性的關係;希望蔣不要說一些話或做一些事破壞雙方未來關係進展,也敦促蔣在美中宣布前不要發表公開聲明;不過,蔣並未同意。

安克志會後在拍回美國的電報評論說,他只有「有限的信心」,能勸阻蔣經國不要做出激烈的負面反應,如果卡特總統能在第一時間通知蔣,他或許能以更建設性的觀點來看美中建交。

 

解密文件:美曾憂台擁核與獨立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3日專電)根據美國國務院近期公開的美中建交解密文件,美方曾擔憂台灣擁有核武和宣布獨立的可能性。美方不認為當時台灣的政府會宣布獨立,但高度關切台灣擁核的可能性。

據1977年3至7月間,白宮、國務院與當時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間往來的文件與備忘錄顯示,台灣是否發展核武和宣佈獨立,是美方關切的議題。

1977年3月26日,國務院向中華民國大使館發出文件指出,華府決定採取重要及長遠措施,消除台灣核子擴散可能的危機。美方要求當時的駐美大使沈劍虹向時任行政院長的前總統蔣經國,就核子議題提出報告。

美方評估,中華民國大使館就台灣核子問題提出的說法屬於形式手段,美方正式立場是避免在核技術與運用上產生混淆所造成的危險,並希望將危機降至最低。美國必須對台高度運作才能達到目的。

雖然大使館1976年9月16日已告知美方,台灣絕不會製造核武器,但為避免誤解,美方仍提出書面文件,說明華府對核子議題的基本原則,並要求中華民國以書面文件確認。

另外,台灣獨立也是當時卡特(Jimmy Carter)政府關切的問題。

1977年7月24日,當時的國務卿范錫(Cyrus Vance)向卡特發出備忘錄評估,中華民國短期內宣布獨立的可能性不大,台北方面仍在觀察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正常化的發展,不至於採取激烈行動。

美方相當樂觀,如果將台灣納入美中關係正常化的規劃,台灣當局不會走上這條大家都不願見到的路。

不過美方無法完全排除中華民國逕行宣布獨立的可能性,如果台灣在美中關係正常化政策下,感覺遭到背棄,有可能產生極端行為。

國務院公布美中建交機密史料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3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1977至1980年時期,與中國大陸關係正常化,以及與中華民國斷交的重要機密史料,當時卡特政府官員認為,美國有責任確認台灣不會被中國大陸摧毀。

美國史學家尼克爾斯(David Nickles)整理大批國務院、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國防情報局等美國國家安全部門,有關美中台重要歷史資料,集結成冊。

史料顯示,前總統卡特於1977年8月派遣前國務卿范錫(Cyrus Vance)訪問中國大陸表示,改善美中關係必須是雙向的,美方並非懇求與中國大陸建交,美方試圖維繫台灣民眾對未來繁榮與平靜面對變局的信心。

與此同時,美方通知中華民國政府,華府已進行美中關係正常化進程,但美方不會同意任何傷害台灣安全和福祉的條款。

不過備受卡特重用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inski),已搶先一步於5月訪問北京。中方似乎對他「聯中制俄」的思維感到興趣。

布里辛斯基和范錫陸續訪中後,卡特決定於1978年12月中旬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中華民國斷交。

布里辛斯基和國安會中國問題專家奧森柏格(Michel Oksenberg)在華府權鬥中占上風,兩人都認為幾年後中國大陸將撼動全球,美中必須建立良好關係。

但當時的聯邦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和曾擔任加州州長後來在總統選舉中擊敗卡特的雷根(Ronald Reagan)強烈反對拋棄台灣,而當時執政的民主黨官員則認為,維繫美國信守國際承諾的信譽十分重要,美國有責任確保台灣不會被中國大陸摧毀。

 

與台斷交換美中建交 卡特政府內部角力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廿二日報導〕根據美國國務院最新公布的解密檔案,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日卡特當選美國總統後,他的競選顧問布里辛斯基和賈納次日就在備忘錄中建議,卡特須讓中國承諾不對台灣動武做為美中建交的序曲,駐台美軍應進一步減少,但不代表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會減少。而且談判過程都要和日本密切諮商。

美方半夜告知 蔣經國反應激烈

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了一千兩百多頁從一九七七到八○年的解密檔案史料,詳載卡特任內美中建交、美台斷交的談判過程。文件顯示,後來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布里辛斯基在卡特就職前就把美中建交當成優先推動的外交政策,但卡特政府內部對於以和中華民國斷交為代價和中共建交也有激烈的角力。

雖然卡特承諾要維持台灣人民信心,但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安克治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發回的電報顯示,蔣經國對安克治在半夜兩點廿分告知美中要建交的反應十分負面且激烈。蔣告訴他,美國的方案完全不可能帶來台灣內部的穩定和持續發展。蔣說,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於是把台灣交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在場的還有外交部次長錢復與蔣的秘書宋楚瑜。

安克治在電文中加上自己的評論說,對蔣的極度負面反應,美國能做的有限。他長期以來鼓吹給蔣更多時間調整想法,如果卡特總統當時能親自給蔣一個立即的訊息,可能會使蔣對情勢的看法更正面。

整理這批史料的國務院歷史學家尼克斯在序文中表示,美國官員關切台灣,部分是因為意識形態,以及台灣在冷戰中的戰略與經濟重要性;另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維持美國國際承諾的誠信;還有一批人相信美國至少有責任不摧毀台灣人民追求和平未來的希望。尼克斯指出,卡特與國務卿范錫起初質疑尼克森與季辛吉為了與中共建交是否讓步太多。卡特不信任中國,范錫反對犧牲美蘇和解為代價來和中共建交,而亞太助卿郝爾布魯克則忙著想推動美國和越南建交,只有布里辛斯基和他的助理奧森伯格急著推動和中共建交。國防部長布朗怕中蘇再度聯手而支持布里辛斯基,而參謀聯席會議擔心台灣安全和美國承諾的可信度,對美中建交態度遲疑。

遵守上海公報 美不挑戰一個中國

不過,最終卡特政府仍決定要遵守尼克森所簽的上海公報,即美國不挑戰一個中國,但期望台灣問題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范錫於一九七七年八月訪中之前,卡特為美中談判設下三個指導原則: 一、美中關係的改善必須是互惠的;二、美國不會央求中國;三、美國仍會尋求維持台灣人民的信心,他們的未來仍是繁榮與平和的。

美國也在這個原則下告知台灣,與中國建交雖不可避免,但美國不會同意任何傷害台灣安全與福祉的條件。布里辛斯基的中國之行很成功,美方對於中共接受建交後美國可繼續對台軍售的策略印象深刻。

 

秘件 台美斷交前確定對台軍售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3日專電)美國國務院公開長達1000多頁,1977至1980年美中建交、台美斷交期間大批機密文件。資料顯示,美方在中方未允但默認情況下,承諾出售台灣經謹慎選擇的防禦性武器。

美國前國務卿范錫(Cyrus Vance)和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於1978年12月15日,向美國最後一任駐華大使安克志(LeonardUnger)發出信函,要他即刻要求與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緊急會面。

國務院和國家安全會議建議,會面最好只有兩人和可信任的翻譯在場,傳達的訊息必須保持最高機密,美方暫未告知任何人。

美方的訊息是,當時的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將在美東時間12月15日晚間9時、台北時間12月16日上午10時,正式宣布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中方為中國的唯一代表政府,並認知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另外,美國和台灣民間實質關係不受影響,如果蔣經國同意,美台關係將透過非官方機構來進行。為確保延續雙方經貿、旅遊和實質往來,除了1954年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外,所有協定不受影響,1979年1月1日,美方將正式通知終止協防條約。

美台斷交前夕,華府和北京對最敏感的對台軍售議題仍然沒有結論,時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的已故領導人鄧小平仍未拍板定案。

不過安克志向蔣經國傳達,卡特已同意台灣的軍售要求,美方向中方表明,1979年共同防禦條約結束後,台灣可向美國購買「謹慎選擇」的防禦性武器。如果蔣經國同意,美方將派總統特使來台,討論非正式關係後續事宜。

安克志向蔣經國保證,在此艱難時刻,美方將竭盡所能確保台灣的信心、穩定及繁榮。美方不會說服台灣接受美中建交有利區域穩定的說法,但絕不會為此犧牲台灣的福祉。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