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22 12:16:06| 人氣4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黃介正:誰失去了台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黃介正:誰失去了台灣?

被視為「棄台論」要角之一的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沙特(Robert Sutter),上周在華府舉辦的「兩岸關係的前瞻與挑戰」研討會中提醒:如果美國不能看到中國大陸實力的增長,無視兩岸關係的逐漸改善,不要到了民主台灣最終整合併入中國的那個時候,再來追究「誰失去了台灣」(Who lost Taiwan)?

看懂了嗎?沙特論述的真正重點,不是要放棄台灣,而是呼籲美國對台海情勢發展,擬定長遠戰略並拿出對策。

對於長期觀察美國政策的人士而言,自從退役海軍上將歐文斯(William Owens)二○○九年十一月在金融時報投書,呼籲重新檢視「台灣關係法」,以至今年二月彭博新聞社社論,指摘台灣國防支出過少,其實華府的「棄台論戰」近來已有沉寂現象。

在美國官方與智庫專家的全力駁斥下,在看見台灣民主、經濟與軍事對於美國「向亞洲的再平衡」(rebalancing toward Asia)的戰略作用下,台灣的價值反而因辯論,而有了凸顯的機會。

目前因為立法院臨時會召開在即,台美雙邊美牛問題解決進入最後敏感時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在研討會的演講,選擇以反駁「棄台論」為主調,既可說明兩國關係的重要,更在於避開美牛話題,毋庸置疑是明智的選擇。

一九九○年代柯林頓政府初期,由於美日貿易糾紛不斷,華府大力批評日本;一九九八年應北京強力要求,柯林頓專訪中國大陸,來回都不經停東京,日本朝野頗為震撼,從「責怪日本」到「忽略日本」(from "Japan bashing" to "Japan passing")之說,一時在政策圈甚囂塵上。台美關係的演變,與美日關係雖不相同,但須警惕。

台灣目前對美工作最大的挑戰,不是「放棄台灣」,而是「無關台灣」(not "Taiwan abandonment" but "Taiwan irrelevant")。

當國內廣泛討論美國轉向亞洲的戰略調整時,美國國安會前亞洲資深主任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研討會明講:他在和美國政府決策人士討論裡,幾乎沒有人提及台灣。在美國多邊外交、強化經貿、軍力部署的三合一亞太戰略指導下,他提醒我們要把重點多放在經貿事務,那才是台灣可著力之處。

當問到我們在美新戰略方針中可以扮演何種角色時,大部分美方人士總會指出對台灣的三項期待:維持兩岸穩定、發揮軟實力,以及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樂觀的說,我們搞好自己的事,就是對區域最大的貢獻;難聽的講,美國沒有要我們多做什麼。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危機,也正是外交工作最大的挑戰。

華府是美國政治權力的重心,也是世界各國試圖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角力場。陸委會選在中共十八大,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前,在華府與美方智庫合辦前瞻兩岸的研討會,可算是強化我對美政策溝通的做法之一,值得鼓勵;但長年處在一級戰備狀態,每天都要上擂台爭取台灣能見度的駐美官員,更需要我們的掌聲。

我經常在演講時告訴聽眾:中華民國永遠不會滅亡,唯一可能的例外,就是自己尋死。如果昧於美中關係變化,忘卻均衡兩強交往,反對開放自由競爭,放任民粹綁架政策,而使得我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點滴流失,外國朋友又何必救台灣呢?

沒有任何國家會放棄台灣,也沒有資格放棄台灣,關鍵在於我們自己不放棄台灣,不失去台灣。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