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09 22:50:41| 人氣4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火燒圓明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被羅大頭逼所寫的東西,
什麼火燒圓明園心得嗎?
根本搞不清楚是什麼東西。

**********************


火燒圓明園


3/9/02 10:47 PM


乾隆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九三年,中西兩大強國,中國和英國的首次外交方面的接觸,就發生在圓明園。天文數學家、藝術家、醫生等八十餘人隨行,及天文、地理儀器、圖畫、毯氈、軍品、車輛、船式等六百箱禮品,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帶著英王喬治三世的致中國皇帝國書和平等外交的觀念來到中國,來到清朝,來到乾隆皇帝統治的天下。他們首次見面的地點,就在圓明園。首次的見面就是不歡而散的下場。雙方為了跪拜禮節的問題,乾隆要馬戛爾尼早日離去,英國所提出的六項請求,全數駁回。


誰能料到,六十七年後的同一地點,雙方的子孫再次見面,卻是不一樣的結局。
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佔地五千二百餘畝,同時也是清朝的圖書館及皇室博物館,收藏四庫全書、歷代書法名畫、玉器、名瓷、青銅、琺琅、鐘錶及當時宮廷所使用的金銀珠翠,錦繡衣冠、家具文玩。圓明園的繁華正是清朝強盛的寫照,如果清朝不再強盛呢?圓明園還是圓明園嗎?


一八六0年,第二次英法聯軍,清朝軍隊戰敗,咸豐皇帝逃到避暑山莊避難,英國和法國的軍隊進入北京,看上了易於進攻和無數珍寶的圓明園,十月六日起,英法軍隊進入圓明園,開始大肆搶劫,搶得的贓物,部分公開拍賣,英女王維多利亞和法王拿破崙三世各得一份,其餘大部分都歸於私有,有人預估圓明園損失約三百萬英鎊,但其中一名英國軍官,搶得一座金塔,就價值二萬二千磅,所以實際損失金額,應該不只如此。能搶的就搶,不能搶的就打碎。各個發大財的英法士兵,十月十八日當天,放火燒毀圓明園,大火燃燒三天三夜,煙霧瀰漫之後的圓明園,還是萬園之園嗎?不。只剩下一片瓦礫而已。


這夠悲慘了嗎?但事實上,火燒圓明園事件不過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插曲而已。圓明園的繁華是清朝帝國強盛的反映,當帝國不再強盛,圓明園遭受火燒的下場,也就稱不上是件意外的事情了。


八國聯軍時,八國的軍隊再次衝入圓明園,又搜刮了一次珍寶。戰爭之後,因為清廷付不出宦官及軍隊的糧餉,他們進入園中,砍伐火中餘生的數萬棵名貴樹木,加以盜賣。民國初年,軍閥和政客又從圓明園中偷走許多石料,做為私人花園及祖墳之用,甚至有些商人把漢白玉石雕砸碎,只是為了混在白米中騙人。


近代的中國正面臨急速而劇烈的轉型,帝國的衰亡,在不斷的戰敗中,從強國到弱國,從帝制到共和,從民主到獨裁,從獨裁到民主,從天朝優越到全盤西化,從刀棍到槍砲,從辮子到西裝頭,從轎子到汽車,從文言文到白話文。中國經歷太多的傷痛,太多的死亡,太多的衝突,太多的自信心打擊。誰又會在乎圓明園被燒毀呢?圓明園終究不過是近代中國史上的一個插曲而已。


只是在火燒圓明園一百四十二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在非中國的土地上觀賞著為數不少的中國文物;或者中國人在中國土地上觀賞著借來的中國文物;或者中國人在非中國的賣場上,從掠奪者的手中以高價買回中國的文物。現代的中國,在回顧火燒圓明園時,與其再次指責英法的野蠻,不如警惕自己,不要再讓中國發生相同的慘劇。

台長: 白菜2號
人氣(4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