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四)亞洲銀行新未來
這是2003年的書,在探討金融風暴之後的亞洲銀行,
當初應該屬於前瞻性的書籍,
現在看來卻已經變成歷史了,
好不容易走過金融風暴的亞洲,
現在又要面臨全球的金融風暴,
金融界真是訊息萬變啊~~~
看這本書,有一種事後諸葛亮的感覺~~
1. 本書作者是麥肯錫公司的研究員,
2. 建立獲利思維:
3. 1997年和2000年的比較,亞洲前500大金融機構,仍停在在500大名單者,從500變成246,等於淘汰了一半,
4. 亞洲對於星巴克來說,是重要的市場,所以制訂如此具有企圖心的擴張計畫,
5. (現在看,就知道倒了一堆了,)
6. 人口老化問題,
7. 財富越來越集中,
8. 政府的主導,形成韓國,日本大財團,中國則是國營企業,因為97金融風暴所以中小企業興起,
9. 少數可以在亞洲獲利的外商機構,例如匯豐,花旗,渣打,都是在亞洲深耕一百年的,
10. 日本:
11. 平均家庭所得60135美元,
12. 行動數量,百人,57,
13. 網際網路,百人,戶數,40,
14. 都市化程度,79%,
15. 大學學位,14.9%
16.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18%,2010年,29%,
17. 國內生產毛額,32687美金,
18. 購買力調整後國內生產毛額,25766美金,
19. 幾乎都是一般本土銀行,36%,瑞穗,三井住友,日本聯邦金融控股,
20. 還有國營金融機構,35%,郵政儲蓄部,房屋貸款公司,市企業融資公司,其他金融機構很少,
21. 大機構不知變通,沒有創意和積極性,
22. (可以參考大前研一對日本銀行不良放貸的問題)
23. 消費信貸,無擔保借款蓬勃,
24. 2001年資料,家庭年所得超過10萬美金,日本有,4132000戶,8.9%,台灣224000戶,3.4%,估計2010年,日本,5500000戶,10.8%,台灣,400000戶,5.3%,
25. 給亞洲其他地區的教訓,
26. 日本壞帳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壞帳,將會導致問題本質的快速改變,
27. 銀行的海外市場拓展不足,
28. 挖掘日本財富,如同在阿拉斯加北坡鑽油,機會很大,但是環境惡劣,
29. 超大銀行問題在心態,
30. 南韓:
31. 4700萬人口,
32. 平均家庭所得,22923美金,
33. 大學學位,24%,
34.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8%,2010年,16%,
35. 國內生產毛額,8905美元,
36.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18741美元,
37. 主要是私人全國商業銀行,例如,國民,第一,外匯,40%,國營專業銀行,例如工業,發展,進出口,28%,
38. 四年期間推行的改革,
39. 信用卡拖欠率,在2002前前半達到高峰 ,9.4%,是美國的兩倍,
40. 印度:
41. 103400萬人口,
42. 家庭所得,4721美元,
43. 大學學位,2%,
44.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6%,2010年,10%,
45. 國內生產毛額,472美元,
46.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3042美元,
47. 主要是,國營全功能銀行,
48. 中國:
49. 127600萬人口,
50. 家庭所得,2657美元,
51. 大學學位,3.6%,
52.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7%,2010年,13%,
53. 國內生產毛額,910美元,
54.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5117美元,
55. 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佔61%,資產比例,2001年,例如工商,中國,建設,
56. 重要經濟區域,大北京,長江三角洲,福州廈門,珠江三角洲,
57. 富裕存戶,對本土銀行感到不滿,對往來銀行感到不滿,
58. 台灣:
59. 2200萬人口,
60. 家庭所得,31988美元,
61. 大學學位,12.5%,
62.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9%,2010年,16%,
63. 國內生產毛額,12256美元,
64.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21421美元,
65. 主要是國營銀行,57%,例如台灣,合作金庫,土地,
66. 本土銀行,29%,例如華南,彰化,第一商銀,
67. 銀行不知變通,只會貸款,無法符合企業的需求,
68. 萬泰銀行的現金卡,
69. (雙卡風暴)
70. 銀行缺乏防衛自身顧客的能力,
71. 對銀行存戶資料無法掌握,
72. 信用卡發卡銀行,專注在銷售信用卡,而忘記獲取利潤,台灣銀行執著於發行自己的信用卡,甚至忽略獲利所必要的規模,
73. 中小企業,台灣企業的98%,出口的21%,本土勞動力的70%,需求很直接,但是銀行沒有這些功能,而且銀行也缺乏興趣提供服務,
74. 香港:
75. 700萬人口,
76. 家庭所得,46010美元,
77. 大學學位,19.1%,
78.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11%,2010年,19%,
79. 國內生產毛額,24385美元,
80.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29999美元,
81. 主要是本地註冊全功能銀行6%,例如匯豐,恆生,東亞,
82. 海外註冊全功能銀行,29%,例如中國銀行,渣打,花旗,
83. Cartel組織,匯豐,渣打,中國銀行,
84. 預估十年內,會有100萬香港居民,移居深圳,
85. 1997-2002年房地產價格崩跌50%以上,
86. 香港富裕家庭主要在中國經商,考慮教育和醫療服務,多半把家庭留在香港,中國富有的人也把錢存在香港,
87. 中國旅遊花費之高,平均每名遊客,663美金,美國遊客是650美金,
88. 現在的上海比較像是製造業中心,還無法取代香港,成為區域金融中心,
89. 新加坡:
90. 400萬人口,
91. 家庭所得,35547美元,
92. 大學學位,16.9%,
93.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7%,2010年,15%,
94. 國內生產毛額,20980美元,
95.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27120美元,
96. 主要銀行,本地商業銀行,例如新加坡發展銀行,大華,華僑,58%,
97. 外商批發商業銀行,36%,德意志,UBS AG,荷蘭合作,
98. 中小企業渴求服務,
99. 新加坡已經是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
100. 東南亞:
101. 印尼:
102. 21400萬人口,
103. 家庭所得,683美元,
104. 大學學位,5.1%,
105.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5%,2010年,9%,
106. 國內生產毛額,680美元,
107.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4099美元,
108. 政府銀行,50%,自立,中央,大地,
109. 本地商業銀行,35%,中亞,金融,國際,
110. 起步慢,進展快,
111. 馬來西亞:
112. 2400萬人口,
113. 家庭所得,8901美元,
114. 大學學位,14.5%,
115.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4%,2010年,8%,
116. 國內生產毛額,3700美元,
117.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8614美元,
118. 主要銀行本地全功能銀行,56%,馬來亞,大眾,Bumiputra商業銀行,
119. 金融公司,17%,
120. 菲律賓:
121. 77萬人口,
122. 家庭所得,2881美元,
123. 大學學位,23%,
124. (好高的比例啊!那這些大學生怎麼沒讓菲律賓經濟起飛呢?還要出口當外勞啊?)
125.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4%,2010年,7%,
126. 國內生產毛額,927美元,
127.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2960美元,
128. 本地商業銀行,57%,首都,群島,建南PCI,
129. 外國商業銀行,16%,花旗,匯豐,渣打,
130. (這個真的很厲害,難得看到外商銀在亞洲勢力會大的)
131. 困在壞帳中,
132. 不良債權,是整體貸款的17%,
133. 泰國:
134. 6200萬人口,
135. 家庭所得,3207美元,
136. 大學學位,11.5%,
137. 65歲以上人口比例,2001年,6%,2010年,13%,
138. 國內生產毛額,1837美元,
139. 購買力調整,國內生產毛額,每人7692美元,
140. 本地全功能銀行,48%,盤谷,泰國農民,匯商,
141. 政府銀行21%,泰京,暹邏市銀,泰國,
142. 起步快進步慢,
143. 個人金融服務業:
144. 2001年調查,20-30歲亞洲消費者,60%進行無擔保借款,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145. 信用卡中,循環利息使用者,不到30%,但是可以創造90%以上的營收,
146. 資產管理:
147. 國內的銀行合併:
148. 炒人魷魚,不是亞洲作風,我們不能一口咬定有冗員,
149. 政府對於裁員沒有很多限制,但實際執行確有很多困難,社會無法接受大量裁員,
150. 跨國購併:
151. 國際聯盟:
152. 日興所羅門美邦,聯盟關係,所羅門的母公司是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