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9 21:13:09| 人氣16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晉唐法書名蹟展(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晉唐法書名蹟展(一)

今天去故宮看展覽了~~
因為在展覽魏晉南北朝到唐朝的著名書法,
17件作品,包含了好幾件王羲之的作品,
不過有看沒有懂~~汗

*************

展覽名稱:晉唐法書名蹟展
展期:2008/10/10 ~ 2008/11/20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
以下介紹來自故宮網頁,
http://www.npm.gov.tw/exh97/chintang/
中國書法到了三世紀的三國(220-280)、西晉(265-316)之際,是各書體演變完成的時期,此後楷書及行、草書應用日廣,蔚成新風氣。四世紀東晉(317-420)時,書家致力於鍛練書法技藝,探究筆法中如同自然妙有的美感,追求「工夫」與「天然」並美,古體與今體兼備,以達於盡善盡美的境界。其中尤以「書聖」王羲之(303-361)最具典型。
南朝(420-589)至隋唐(581-907),由帝王主導,進行王羲之等名家書蹟的收藏鑑定、編次裝帙及摹寫刻石,建立了以王羲之為模範的古典傳統。中唐以後,典雅精緻的宮廷書風轉變,平民書家在書法創作中,加入富於個人魅力的技藝表現,士人書家則著重於情性的表達,書家的人格、學識與修養成為書法藝術的重要評價內容,為後世士人書法開啟了新的契機。
不過晉唐書蹟歷經千餘年流傳,因人為與時空因素,至今已十分稀少,本次特展完整展出院藏十五件題為晉唐人墨蹟,另配合展出兩件相關拓本。其中唐摹〈快雪時晴帖〉冊、〈平安何如奉橘帖〉卷與〈遠宦帖〉卷等三件名蹟首次同時展出,為王羲之楷、行、草的典型代表作。傳承王羲之草書的孫過庭〈書譜〉卷(678),是一件詞翰、理論與書法藝術並重的長篇傑作,為讓觀眾深入瞭解並觀察孫過庭書寫與流傳歷程,本次特別展出針對筆墨、紙張、改寫的光學檢測圖像。此外,後人評為天下行書第二(僅次於蘭亭序)的顏真卿〈祭姪文稿〉卷(758),唐代狂草藝術極致的懷素〈自敘帖〉卷(777),有神祕色彩的才女吳彩鸞(活動於九世紀)的〈唐韻〉冊,都是流傳有緒,在書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烜赫名蹟。
***********

我來講白話給大家聽,
書法字體出現的順序是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其中草書和行書,都是在魏晉南北朝出現的,
(楷書什麼時間,我忘記了~~)
所以對於書法發展來說,魏晉南北朝是個重要的時代,

但同時這個時期的書法作品也很難保留下來,
因為距離1500年啊!
不管是寫在紙上,或絲織品上,爛也爛光了~~
沒有爛的,也會遇到火災,戰爭,強盜,土匪~~
還有沒水準要陪葬的唐太宗~~
所以通常可以看到的都是摹本,臨本,拓本,
而不是真跡,

這次展覽很有名的原因,就是一次展出王羲之的三件作品,
很難得啊~~

*************

今天去看展覽的時候,人沒有很多,
不過還有不少年輕人,
真難得啊~~
不過日本人更多,
連大陸人也不少~~
故宮快被攻佔了!

書法和繪畫都很脆弱,
所以故宮通常趁秋天,溫度和濕氣都比較宜人的時候,
而且剛好遇到國慶假日,海外華僑歸國,
順便做一個短短的書畫展覽,
這是每年的慣例~~

台長: 白菜2號
人氣(16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