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疑案3歲已被3度通報 昏迷指數3
· 2010-11-11 中國時報 【吳敏菁/彰化報導】
彰化昨天爆發疑似虐童案!一名三歲李姓男童,昨天下午因昏迷緊急被送到彰化秀傳醫院急救,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經搶救至今昏迷指數只有三。由於搶救過程發現男童身上有多處瘀青傷勢,頭部也腫脹,急診室醫師懷疑是虐童案,立即通報警方以及社會處處理。
社會處先將另名一歲多同母異父的小男嬰,緊急安置在寄養家庭,警方也朝家暴方向著手偵辦。
李小弟的媽媽與同居人在警方偵訊時否認虐童。媽媽泣訴男童有發展遲緩情形,有時會拿自己的頭去撞牆,「孩子過動,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男友也避重就輕說,「打過三巴掌,但已是兩天前的事。」
媽媽向警方表示,前天上午十點多,原本好端端睡在床上,一轉眼臉色竟突然轉黑,沒了呼吸。她呼叫一一九救護車,就近送到彰化秀傳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搶救,施打強心針後,才恢復心跳。但性命垂危,昏迷指數只剩下三。
秀傳醫院急診室醫師黃炳文說,當脫下男童外衣時,發現李小弟身上沒有明顯外傷,但右耳、頸部、胸部、腹部和手腳到處都是瘀青;東一塊、西一塊,新舊夾雜,實在很不尋常,可能「常被修理」。因李小弟生命跡象仍不穩定,不能進行電腦斷層掃瞄,尚無法確定造成昏迷真正原因。
彰化警方調查,李小弟是生母和前男友所生,去年十一月在苗栗也曾被通報遭生父家暴,社會處列管納入高風險家庭;但不久媽媽又和蔡姓男友同居,還生下一小娃娃。今年九月九日在台中租屋處,被鄰居發現李小弟獨自被丟在家中,再度驚動社會處和警方。
警方說,李小弟這次是第三度被因家暴或疏於照顧通報。警方偵訊時,張女說,這孩子平常就很過動,常常會自己撞牆,上了十幾天托兒所,老師也說難以管教;孩子的親姑姑原本約好十月底要接回苗栗,但人也沒來。
和張女同居、不到十九歲的蔡男表示,兩天前看到李小弟搶一歲小弟弟的玩具,為了要管教他,才在李小弟臉上甩了三巴掌,但他強調沒有打很大力,「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警方調查附近鄰居,都說張女、蔡男才搬來沒多久,平常未留意到是否有打小孩的行為,要等到男童狀況穩定,醫院檢查傷勢,才能確定是否為虐童案件。
相信母親說詞 未作後續追蹤 社工欲做遲緩兒鑑定 慢了10天
· 2010-11-11 中國時報 【吳敏菁、陳世宗、盧金足、陳慶居/連線報導】
「這孩子動不動就去撞牆,老是欺負弟弟!」今年九月九日中市社會處就關切李小弟的處境,廿九日轉介彰縣社會處持續追蹤。社工聽到了生母力不從心的抱怨,正準備協助到醫院鑑定、治療,沒想到卻因故延遲、隔了十天之後,李小弟已陷入昏迷和生命展開拔河。 彰化縣社會處表示,九月廿九日接到公文後,就緊急和生母聯繫。但媽媽堅持不透露住址,表示和男友的父母住在一起,實在不方便,要探視就直接到托兒所。
十月一日社工到托兒所探望,因研判「生父這一施暴源不在了」,就回報表示沒問題。
十月廿二日社工再度前往托兒所追蹤,還是回報仍沒有異狀。一直到廿六日發現李小弟沒到托兒所,才緊急聯繫上張女,堅持要到家探望。
社會處表示,當時張女在電話中抱怨孩子很難帶,還會出現自殘行為,平常在家中,她也管教不來,再加上接到托兒所繳費通知單,才知道根本負擔不起,「不知道該怎麼辦?」
社工聽了媽媽的抱怨,研判李小弟極可能是發展遲緩兒,堅持一定要到家探視,但母親還是想辦法推托。廿八日因李小弟依然沒上托兒所,社工才到住家探視。但張女向社工表示,沒關係了,孩子的親姑姑說好要帶回苗栗照顧了。社工相信張女的片面之詞,未作後續追蹤。十天之後,十一月九日再接到醫院的通報時已經來不及了。
「九月九日看到小男童時,就發現他的背部有些舊傷留下的痕跡;但小朋友很可愛,給他糖果、餅乾吃,還會說『阿姨謝謝!』」昨天聽到李姓男童疑受虐成重傷,當初曾處理這名小男童獨自在家的台中市社工,心裡很難過。
社工說,當時母親和同居人到警局表示是出去準備要結婚用的物品,兩個小孩,小的帶在身邊,李小弟請姑姑在家照顧,只是姑姑又跑出去,小男童一人在家,找不到大人才會狂哭。至於身上的舊傷,母親說是之前生父打的,現在已沒有和生父在一起,不必擔心再受暴力傷害,所以才由生母帶回。
我的評論:
1.我覺得兒虐個案長見居無定所的共通特質,可能因為監護權的相爭,也可能因跟隨不同的同居人而改變住所,這樣的特性增加社工追蹤個案的困難度,尤其跨縣市
的問題宜建立更完善的機制,免得就再轉介之間悲劇就發生了!
2.另一個問題案主.~常因規避社工的輔導訪視,而用各種敷衍與藉口 ,是否在社會福利的這個區塊予以強化,先給予生活扶助~改善生活讓個案接觸到的是溫暖協助,而不是強烈感覺被管制而抗拒,不願社工插手他們的『家務事』.
3.社工是辛苦的差事更需要強烈的奉獻精神,人力的配置嚴重不足,所以對個案追蹤時,難免會有自認沒問題而疏忽~個案的風險 !!本案之間存有許多的遺憾~~
如果~再多訪視?如果不要相信片面之詞?如果…….那結果又會是如何?相信諸多遺憾的個案都會有類似的情況!!所以社工的專業成長也相形重要!!
社工專業的成長,常來自許多不幸案例的檢討,但社會事件的處理引發的批評與討論,足以重傷在第一線默默遵守規定工作的社工,她們堅守專業服務,需要更多的配備與支持,改善社工人力問題需要從制度做起(包括專業督導),避免將制度問題簡化為社工個人疏失,讓第一線社工成為不良制度的代罪羔羊。
老爸丟他1人住 國中生結夥偷車
- 2010-11-09 中國時報 【許素惠/雲林報導】
七名國中生集體偷車,警方根據監視畫面循線將犯案學生逮捕到案,赫然發現孫姓主嫌父親這學期將他轉學到虎尾,竟租屋讓他一人獨居,只留下一千元零用錢,讓他自生自滅,就自己返回高雄,警方直斥孫父「小孩會變壞,你要負最大責任!」
據了解,校方開學後即透過家訪得知孫姓學生獨居的離譜情況,曾多次請孫父將他帶回被拒,校方無奈,只能通報為高風險家庭。如今少年果然出事,在警方及社工強力勸說下,孫父昨日終於同意,等案件告一段後,將孩子接回高雄。
虎尾鬧區機車近來連續失竊,某家賣場監視器清楚錄下孫姓國中生偷車過程,警方陸續從學校、住家循線追查到另六名共犯,並從不同地點起出六輛遭竊機車。
七名學生進了警局,警方通知家長,赫然發現孫姓主嫌父母都住高雄,只留他一人在虎尾頂湳租屋住,直呼「太扯了!竟然讓一個才國中的孩子獨居」。記者實地查訪,孫生租屋處是一平房改裝的小套房,設備老舊陽春。
校方得知孫生帶著同學集體偷竊,非常驚訝,訓導主任指出,孫生這學期才從高雄林園某國中轉來,個性文靜,在校還算守規,只有一次被抓到抽菸,導師家庭訪問時,發現孫父把他獨自丟在虎尾生活,也覺得不可思議。
唯恐孩子出事,導師除了在晚上加強訪視外,也多次去電要求孫父把他帶回高雄就近照顧,但孫父都以其工作不穩定,不便將孩子接回拒絕,又說虎尾有其遠房親戚,他已拜託親友就近關心,校方在本月初只好通報社會處列為高風險家庭。
孩子出事,孫父聞訊從高雄趕來雲林處理,和被害人調解賠償事宜,被媒體追著問:「為什麼把孩子獨自丟在虎尾?」他不耐煩地回:「拜託別再問了,我已經很煩了!」
縣社會處調查,孫父母原在虎尾市場做生意,但生意不好,最後只好回去高雄。孫父向社工表示,孩子的堂姊就住在租屋附近,又有位朋友住虎尾,可以就近照顧,且他每天都打電話了解孩子生活情況。社會處因此判斷,孫父並未違反《兒少法》。
孫父雖未涉及刑責,但孩子已出現嚴重的偏差行為,警方與社會處強力要求孫父將孩子帶在身邊照顧,受不了各方壓力,孫父終於勉為其難地同意待此案告一段落後,就會替孩子轉學回高雄。
我的評論:
1.國中生問題個案的複雜度關係到:家庭外、校園外的人士或機構、組織,也是學校社會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互動對象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或社會局、安置機構、醫療院所、警察局等機關合作,有時還得和新聞媒體溝通報導尺度;如果案件是發生在學生打工之場所,那就和勞工局息息相關。所以整體架構的協調性要充分發揮才能達到功能的發揮.
2.中輟生問題學校社工應加強 : 方案設計與資源運用能力強化資源連結及諮商管理能力與校外相關人員通力合作,有效協助減少中輟生問題.
3.學校社工人力嚴重不足,訂出合理的社工與學生人數比例,據以修改相關辦法,以合理的人力配置讓學校社工發揮功能,在孩子沒有出問題之前就防範未然.
來不及救女童 學者:社工散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