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病的第一時間是去看醫生、拿藥吃嗎?
你沒有吃藥,就會覺得病不容易好嗎?
你覺得病好得越快,代表這個醫生的醫術越好嗎?
⋯⋯ 澳洲一年有1,700人死於藥物中毒,是車禍死亡人數的1.5倍。這相當於每15名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於藥物中毒。另外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統計顯示,於2010年全美各地總共發生3萬8329件藥物過量致死的案例。反觀台灣,雖然筆者並未搜尋到台灣的用藥問題資料,但台灣的用藥問題絕對不亞於上述兩個國家,由於幾乎所有藥物都要從肝臟或腎臟代謝,所以有傷肝傷腎的問題,從台灣已躍居全球洗腎第一,再加上肝病也是台灣的國病,不難了解台灣濫用藥物的問題。
藥物並不是完全不好的東西,但絕對不是生病後第一時間要選擇的方式,藥物一種雙面刃,有良心的醫師在用藥的時候,也是難以下決定,通常都是用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當可以利用病人的自癒力恢復健康時,藥物是可以不用就不用。但這種有良心的醫師通常生意都不好,病患上門也不開藥,竟然要病患用自己的自癒力,還不如巷口那個三姑介紹的醫生,吃他的藥一下就好了。
以下整理幾種常用藥物,就可以了解藥物的雙面刃問題:
感冒藥:常用的感冒藥包括「抗組織氨、假麻黃素」讓鼻塞暢通,鼻涕減少; 「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讓痰的分泌減少,表面上症狀改善了,但感冒的主因多為病毒,感冒藥並沒有殺死病毒的能力,只會讓你的免疫力越來越低,美國FDA甚至明文禁止「6歲以下幼童」吃感冒藥。因為感冒藥只會讓你暫時覺得舒服,並沒有治病的能力。
高血壓藥物:如「血管張力素接受器阻斷劑」,主要是直接作用使得第一型血管張力素不會轉變成第二型血管張力素,避免血壓上升。副作用為鉀離子過高、血壓過低,長期過量可能引發腎衰竭。一旦開始使用降血壓藥,身體調控血壓的機制就會停止,一輩子就要靠藥物控制血壓,而且藥物會越來越重。
止痛藥:一般市售止痛藥,大約可分為兩種,一為單純止痛藥,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商品名稱普拿疼、泰利諾等),有鎮痛解熱的功效。另一種則是包含阿斯匹靈在內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簡稱NSAID,商品名稱百服寧、阿斯匹靈等),除鎮痛解熱外,還具有抗發炎功能,能緩解關節發炎引起的疼痛。第一種止痛藥有傷肝腎問題,而第二類則有胃出血與腸穿孔的問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醫師開止痛藥時,同時也常會開胃藥的原因。
胃藥:胃藥通常為制酸劑,顧名思義就是抵制胃酸,中和胃酸。副作用是胃酸不會正常分泌,導致胃部萎縮。
“藥物”原本就不是你身體缺乏的東西,由衷奉勸各位朋友考慮用正確的飲食、正確的生活習慣、正確的營養補充觀念,強化自癒力面對絕大部份的疾病,看醫生吃藥一定是最後一個選擇。
如果你喜歡"佾選的健康生活"粉絲專頁的文章,可以在粉絲專頁上按"讚",就可以訂閱之後的文章囉!!更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