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28 20:15:49| 人氣3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靈之窗 憂鬱情緒≠憂鬱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楊順興(高雄醫大附設醫院精神科心理師)
不少人認為,憂鬱症是個小問題,只要「想開一點」就好了。這種想法的人往往是混淆了「憂鬱情緒」與「憂鬱症」。

憂鬱情緒是大多數正常人都會有的,例如親人過世時,周遭的家人必然會感到難過、失落,這是一種憂鬱情緒,並不是憂鬱症。正常的憂鬱情緒通常比較輕微,容易忘記,也很容易克服。但是憂鬱症可比憂鬱情緒嚴重多了。

不管是輕度憂鬱症或重度憂鬱症,持續的時間或症狀都比一般的憂鬱情緒強很多。憂鬱情緒可以「想開就好了」,但憂鬱症則沒有那麼簡單,通常會伴隨明顯的生理症狀如失眠、缺乏胃口、全身無力……等。

一個人一開始可能是因為生活的挫折而憂鬱,接著他開始出現這些症狀,過了一段時間,生活作息紊亂,身體常常不舒服。而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又反過來加深了當事人的憂鬱,讓當事人對未來更絕望。到最嚴重的階段,他們的腦中充滿著各種悲觀的想法與恐懼,感覺自己很糟糕,活著很痛苦。

在台灣近幾年來,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超過3000人,平均每天有十個人自殺死亡。這群自殺死亡的人當中有8成以上的人有憂鬱症的診斷。其實,憂鬱症患者不是無病呻吟,他們是真的飽受憂鬱症的折磨。然而,只要周遭親友多加留意、關心,及早幫助憂鬱症患者就醫,往往可以挽救一個失去希望的生命。

精神科醫師指出,與憂鬱症患者相處要「多陪、多聽、相信、不評斷」,最重要的是耐心做一個正向的溝通和傾聽者,陪伴患者共度難關!

憂鬱症已經和癌症和愛滋病並列為21世紀的三大疾病,初步估計台灣有百萬人身陷於憂鬱狂潮中。

持續憂鬱 應及早就醫

北投國軍醫院成人精神科主任醫師李光輝指出,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起伏,有些憂鬱情緒是短暫的適應不良引起,例如親人驟逝、失業、婚變…如果憂鬱情緒持續二週以上,就該求助專業人士,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方法非常多,從諮商、藥物到電療都相當有效。

李光輝表示,憂鬱症有「四不」「五沒有」的特徵,四不就是對任何事都「不快樂、不能吃、不能睡、不想動」,五沒有就是「無興趣、無精力、無法專心、無價值感、無求生意念」!因此患者很容易走上自殺一途。

親人陪伴 走出憂鬱陰影

高凌風曾在民國70幾年罹患憂鬱症,他形容自己當時身體退化到像小嬰兒般,完全無法自主行動,幸虧母親悉心陪伴,整整一年半他才走出憂鬱陰影。

熊海靈則表示,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安慰憂鬱症患者,每次聽到叫她「想開一點」這樣的話,她的心中就會升起一股無名火,心情反而更鬱卒,她認為得憂鬱症並不可恥,大家應該勇敢走出來求醫,而憂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是「傾聽」,親友若能當患者心情的垃圾桶就是最好的支持。

16字箴言 千萬別說

李光輝醫師建議,與憂鬱症患者相處要「多陪、多聽、相信、不評斷」,最重要的是耐心!週遭的人不要用一些話來淡化或搪塞當事人的痛苦,比如:「你就是想太多了」、「放鬆點,別這麼想不開」、「振作點就沒事了」…這些話對患者來說根本聽不入耳。尤其是16字箴言:「懷疑的話、表面的話、敷衍的話、去死的話」這類會刺激患者的言語千萬別說。

憂鬱症的家人及朋友也可勇敢尋求各種外在資源,如心理諮商機構、張老師生命線等團體,對於無病識感、不願就醫的患者,親友可以請社區公衛護士到府評估,透過各方資源協助,一起戰勝憂鬱症。



台長: ♡ 伊織米子
人氣(3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