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機場是我踏入埃及的第一步
又名亞歷山卓的亞歷山大城是埃及的第二大城,第一大港,僅次於首都開羅,因多處仿照希臘,且此地擁有雪白沙灘,碧藍海洋,故有「地中海之珍珠」的美譽。
話說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0年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後,親自在埃及精心設計此城市,且為當時埃及首都。然,大帝卻在完工前就暴斃,而改由一位托勒密將軍接管此城。
托勒密將軍接管並繼承了亞歷山大大帝的遺願,大力延攬世界各地學者,讓他們於此自由研究且政府尚有補助經費。(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國科會吧!)
托勒密將軍(托勒密王)在公元前290年建造了一所研究中心,定名為 Museum(Muse 是希臘神話中司掌文學、科學、藝術等的九位女神之一;現今博物館都叫 museum,由來即在此)。建立了一個圖書館也成為世界抄書事業的中心(當時未有印刷術)當然會快速的讓亞歷山大城已成為西方世界文化、商業的中心了。包含了蒸汽車,計程表,水力操作的大型樂器,壓縮空氣操作的大砲等等,且廟裏還有神威顯嚇的神像呢!當然啦,他市利用熱空氣揮舞四肢嘛。
羅馬人在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臘本土。其末代皇帝-托勒密王朝,就是著名的”埃及艷后”克利奧派屈拉,埃及艷后死在公元前31年。
於西元前47年,凱撒大帝放火燒光了亞歷山大城港外的埃及海軍,因火勢洶湧而讓亞歷山大圖書館藏書幾乎毀於一旦。
羅馬帝國以後又分為東西兩帝國。東羅馬帝國包括了希臘、埃及、中東及現今的土耳其。
因其間基督徒的興起,使早期科學被破壞不少。然,他們排斥多神主義的希臘異教,而燒燬藏書頗巨,且極力摧毀希臘文化。
據記載西元392年是羅馬皇明令禁止異教活動的一年,在埃及就有一所大廟裏燬書超越三十萬冊。(這些書是當時亞歷山大圖書館收藏不下才被移來的)當時凡是記載在牛皮羊皮上的希臘文書,統統要被充公,洗刷去除上面記載的文字,另要求抄錄基督徒的經典。希臘文化從此消跡至今。
回教徒征服埃及於西元七世紀左右,亞歷山大城中尚存的一些希臘文書,又遭受了一次火禮,許多學者逃亡到康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即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康士坦丁堡一直拖到十七世紀左右,才被土耳其人消滅。迄今之埃及人以信奉回教為主。
雖然埃及人盡量讓此城市仿希臘的風格,然埃及的天候,早晨皆屬多霧的情況,加上斑駁的建築,......
灰濛濛的天空
當地的Taxi.....
”夏宮” (旅埃的第一站)
故名思義
此處為古代君王的避暑勝地
很可惜我們無法入內參觀
夜已深
人未眠
在埃及的第一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