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約了好朋友盈盈去看一套剛上畫的電影《超人Superman Returns》,我們都對它充滿了期待與幻想,因為外語片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視覺上的驚喜與震撼,已在心中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想必這套也不例外。
還沒開始時,先放映了一些即將上畫的電影,其中一套是日本人拍的《日本沉沒》,讓我們驚嘆的是,裡面的電腦特技,似乎可跟好萊塢的片子相比。於是盈盈慨嘆一句:“是啊,就連日本都進步得那麼厲害,還是中國的電影沒甚麼進步。”對此句話,我聽後立即反駁:“我並不這麼認為,雖然在視覺效果上,比不起好萊塢或其他地域的電影,但內蘊還是獨有的。我卻比較欣賞中國電影的內在美。”
是的,我所強調的“內蘊”,在哪個藝術範疇上也不能忽視。且說這套《超人》,看完後,在電腦特技上做得幾乎毫無瑕疵,令人拍案叫絕,但在“帶出信息、暗示”上可再斟酌與鋪排。有時外語片給一般觀眾的印象是:只看它的偉大製作場面,就已經足夠了。但是電影背後的意義,在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卻很少聽別人談起。於是好萊塢所賣的特點就是在戲內的場景與特技上,做到令世界影壇嘆服,往往在“內蘊”上少了點綴。與此同時,在中國電影的發展史上,雖然電腦製作方面比別人遜色,但她能把握自己的優勢,並把它發揮得最好。就以不久前大陸製作的電影《無極》,這套電影想在“視覺”與“內容”上都想做得融合一體,但明顯的是前者發揮得比不上後者。當然電腦特技這方面的技巧要多向外國人學習一下,但反過來說,外國人也要向我們中國電影富有內涵這一優點學習。《無極》它的中心思想就圍繞在:當一個人跑得無比的快,他就能看得見往事,能獲得張柏芝所演“無極”一女主角的真愛。其實在科學學說上也有例子說明:只要你能跑得比光速還快,就能回到從前,也就是時光倒流。”由其可見編劇者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心思,可是換來的,就是我耳邊的“電腦特技不夠好”、“不知所雲”、“沒期待中那麼好看”,他們只是看得太表面罷了。我看完了卻沉浸其中,久久才回到現實......《2046》也是一個好例子,它有一定的內蘊包含其中,我想只是它的表現手法比《無極》更為隱晦。
我想說的是,現在拿著小小的戲票看電影的人,其實視覺上的欲望大於內心上的欲望。他們往往不想想得太多,看電影本來就想讓自己輕鬆享受的,其他的不管。好萊塢抓住了這重點,並成為製片的天下第一。中國電影要爭一口氣其實不難,需要被外界發掘,只是時間的關係。我想在這裡把話題轉移到詩歌上:同是這樣的情況,詩歌存在著許多流派,比如“超現實手法”、“意象派”“浪漫抒情派”“踏實派”等,百花齊放,何其盛世!我所針對要說的是“意象派”與“抒情派”。前者的一些詩人,喜歡在意象、場景上做得出色,於是就此下了不少功夫,給讀者帶來了很多想像的可能與視覺上的滿足,但同時他們所忽略的是詩歌內容。我一直認為:語言、意象都是為詩之內容所服務,是工具而已,並不是核心。如果在這方面上顧及得太多,在“內蘊”上就顧不了了;就算是兩者俱備,表面的喧嘩繁榮會掩蓋了內容本身,也就喧賓奪主了。“抒情派”的一類詩人,他們的多愁善感像是天賦的,於是在抒發內心上做得比其他詩人都好,讀者一開始讀時,會被打動,再讀就會覺得無病呻吟。所以他們需要的是內斂。那“內斂”又如何經營?除了把情緒化的字眼去掉之外,就要靠意象的遮掩了。這又導致了無比的相互矛盾...我剛才所說的意象過於繁雜會使內容隱秘,但抒情太濫又要以意象補救,其實當中需要達到一個平衡,意象與抒情的成份取捨就是考驗著作者,讀者一讀就能清楚作者是拿手哪一個派別的。而一首好詩往往就像渾然天成的,其實也是通過人為努力去營造的。但這個痛苦的矛盾之中,我想抒情派的詩人比較容易熬過,他們詩中的意象也不可或缺,只是別太露感情就好。相比意象派的詩人,他們就像一條無毒的蛇,需要蛻掉沉重、繽紛的皮,再在讀者面前表明內心:“我其實不是一條毒蛇,別害怕!我有時也會傷心的,只是說不出口而已。”在被讀者重新接受之前,這曾經使人讚嘆不已的皮,蛻起來還是很痛的。
文章定位:
人氣(30) | 回應(8)|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隨筆 |
此分類下一篇:
無標題此分類上一篇:
《開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