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14 23:06:06| 人氣3,32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攻頂靠機會,撤退靠智慧-96/03/07玉山墬崖事件,目擊者的告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山永遠都在,這次沒機會攻頂,下次再來吧。成功撤退,才有機會。
自從去年底,在屏風山遭遇濕淋淋的經歷,全隊首次放棄攻頂而撤退後,對於登山這一門功課,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踏上山角點不一定是活動的成功;而安全的回到家,才是登山活動的最終目標,“攻頂”只是登山活動的一個過程而已,下山的路程,無關有否登頂,一步也不會少。
裝備攜帶是否齊全,攸關活動的成敗,除考量行程、氣候所需之裝備外,更要準備萬一迷路或受傷後的自我求生物品,才算是有萬全的準備。
玉山墜谷事件,給愛好登山的朋友,一個省思的機會。狀況評估對自己不利,該撤退就撤退,就如金融操作一樣,局勢改變,該停損就要在第一時間停損,否則接下來就會進退兩難。

山難是可以避免的。

看完此篇文章後,閉目禱告、願于牧師與上帝同在。





【新聞事件】

濕泠!玉山攻頂一登山客碎石坡墜谷死亡
【2007/03/07 19:40 報導 】

  一支台北登山隊,今天上午攀登玉山,準備攻頂的時候,一名五十四歲的隊員于滋宏,在碎石坡不慎失足墜落山谷,救難人員前往救援途中,于滋宏已經不幸死亡,據專家指出,因為天候不佳,三千多公尺的高山結冰濕滑,裝備不足就很容易發生不幸。
(張文祿報導)
這支登山隊來自台北市,一共十一人,六號住在排雲山莊,七號上午攻頂,由於六號冷氣團開始影響,玉山下雪,從排雲山莊到玉山山頂,沿途有部分路面結冰濕滑,其中五十四歲的隊員于滋宏在碎石坡,不慎失足墜落山谷。信義消防分隊十點多獲報,立即組成十四人小組上山,而由於天候不良,直昇機無法救援,下午兩點四十五分,于滋宏被找到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據專家指出,天候轉變,登山隊應該放棄攻頂,而且這隻登山隊上山時,天候還沒有轉壞,因此,只準備四爪冰鞋,無法應付結冰路面。
專家指出,在結冰路面至少要有六爪或十二爪冰鞋,還要攜帶冰斧,確保安全。而罹難者遺體已經被送往排雲山莊,等白天再以人工搬運下山。
【一位目擊者的告白】 資料與圖片轉載自http://jone5jone5.spaces.live.com/blog/cns!FC3C1B47B73CCCDB!1685.entry

當天的風實在不小,從主峰圓峰叉路口以上即佈滿冰雪,偶而夾雜的雪粒吹上旅人的臉龐,像細沙般的襲擊,ㄧ股無法承受的痛湧上心頭。帶隊的壓力更是攏罩全身。在攻頂玉山與撤退之間的天人交戰,每踏出一步,就必須認真思考一次!

即將到達風口了,前隊的一位德籍牧師決定後撤。冰雪鋪天蓋地、風自四面八方!
我將全隊留在風口前的鐵欄杆之前,一再告誡大家務必小心,並且保持距離,再上去的100公尺,將面臨最大的挑戰!
十全教會的牧師隊伍,開始攀登。我在後方大約10公尺處帶著全隊跟進。
風口三叉路上的指示牌,全為冰雪覆蓋。往下,一望無際冰天雪地!往上,一樣風起雪湧!

我轉身拉著結冰至少1呎厚的鐵鍊,望著上方不遠處牧師隊伍停在雪地上,先鋒攀登的于牧師,頭戴岩盔,腳踩冰爪,奮力開出雪路。
我猶豫了,我們這群隊伍來自各方好漢,但是對於冰雪地的攀登,還是頭一遭,雖然出發前要求每人都去買了簡易冰爪,但未經訓練、沒有試走,如今要挑戰這等場面,說實在的,我這個領隊的決策,將影響大家是否喜悅登頂?還是以悲劇收場?
正付思量中,忽然看見牧師隊先鋒于牧師,一個腳下不穩,當場滑倒!隨即,立刻往北壁的方面快速滑落,沒有慘叫,沒有聲息,只覺得連風、連我的呼吸都停了,一陣冰上摩擦的聲響在我前方閃過!于牧師後方的是一位嬌小的陳牧師,立刻大喊:牧師摔下去了!
我回過神來,立即往回衝到風口鐵鍊避風處,下背包、拿手機、開機、撥119,通報山難事件!

腦海中顯現的是,凶多吉少!北壁最深處可能直降到主北鞍部荖濃溪上方森林邊緣,落差起碼800-1000公尺,雖然碎石坡上佈滿冰雪,但是仍有不少露岩散佈。

我用無線電呼叫獅子(施志誠,在本隊後方押隊)通知該隊領隊高牧師上來處理(因為高牧師陪同撤退的德籍牧師先往下一點到安全區域再上來,因此在隊伍的後方)。我把大家(包含牧師隊已上攀的其他三人)全部集合在避風處。
但實在太冷了,於是要求大家把保暖的衣服全部加上。問題來了:
1往下主北鞍部救援?但我的身分職責告訴我,必須陪伴我的隊員!
2全隊下撤還是上攻?大家已經花了那麼多的氣力、時間、金錢,眼看主峰就在上方不遠處,放棄似乎對不起隊員,但強攻勢必風險增加!
我猶豫的一下,當下決定,先試試再說。於是,要求隊員小心謹慎,拉緊鐵鍊(我先鋒上去,用登山杖除去鐵鍊上的結冰,好讓大家可以依靠。
於是,我在前方除冰,全隊緊隨在後。有時垂下的鐵鍊已被冰雪掩埋,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體力才將鐵鍊拉起!有時,我拉起了一段鐵練後,必須喘口氣,才有力量再往前推進。後方不明就裡的隊員,抱怨大家爲何停止不動,也有人說此行到此早已心滿意足,該下撤了。後來,獅子從無線電傳來要求撤退的聲音!
我的行動嘎然而止,我讓時間靜止,我雙手緊抓著鐵鍊,佇立在風雪中大約1分鐘吧!
我抓起了無線電:下撤吧!大家務必雙手抓緊鐵鍊!

退回到避風處,高牧師到了,他決定和另一位牧師留下此地,等待救援。我建議他先不要貿然下去鞍部,救援應該很快就到。提供了熱飲後,並留下瓦斯彈後,我帶著我們的隊伍緩慢下撤!

終於下到圓峰叉路口了,遇到原住民的小古和莊主上來救援,沒多久也遇到綽號村長的原住民帶著裝備支援!

排雲,我交代大家務必輕聲細語,不要影響牧師隊員的情緒!
牧師隊的陳牧師即將帶著另一位德籍牧師(總共2位德籍人士)上去支援。本隊的隊員也實在精采,紛紛提供GTX外套、冰爪、爐頭、瓦斯彈、熱水瓶、雨衣褲、無線電、頭燈等等裝備。

約莫1個小時後吧!另一位莊主告知,已找到遺體了!

我呼叫陳牧師下撤回來。
小谷回來後,提到于牧師可能是胸腔撞擊導致致命。

隔天,帶著隊員下到東埔泡溫泉,我則到派出所製作筆錄。半頃,于牧師夫人及兒女也趕到了。對於于師母的一再鞠躬致意,我顯得有些窘迫與難過!不知用何言語安慰?而高牧師和陳牧師也不斷要我向我們的隊員代表致謝。都是一群好人,無奈因為山難而認識。也許,于牧師要用這種方式來代表上帝,告誡人們務必和平相處吧!

也願,于牧師與上帝同在! 他的精神也與大家同在!

台長: 昇仔
人氣(3,32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他山之石(經驗傳遞) |
此分類上一篇:登山落難新聞---雪山驚魂記

訪客
登山四不
不在沒有完整的登山計劃下輕易成行
不在沒有充足的登山裝備下輕易成行
不在沒有良好的登山體能下輕易成行
不在沒有事前的登山訓練下輕易成
2007-03-15 19:20:5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