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我去看了C醫師的門診。
其實,早在六月底,我就收到了她告知換醫院的簡訊通知。
沒想到,因為戴了某牌子讓我拔到恨不得想把眼珠子挖掉的隱形眼鏡,忖度著若是撐到週六C的門診時間可能會瞎掉,所以盡快地挑了一個週三門診時間,去找C了。
我的眼睛,是C救的。也差不多一年以前,是C執刀的。那時上班的地點在復興北路上,離C任職的醫院步行就到。所以開刀前的檢查、開刀後不適的就診、確認開刀復原的複診,感覺上,我都離C很近。就像她之前常說的,「有問題來找我,妳知道我在的時間。」
那時,不管是下午、晚間的診,外面總是排得滿滿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下午我都預約到前面的十幾號了,卻還能讓我趕不上七點半至大安區吃飯的約。
等診間總是鬧哄哄的,偌大的電視新聞聲響,倒也陪了大家消磨不少等候時間。只是,沒有一個病患是不耐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就算時間緊迫就算等得再久,C耐心的看診,都是讓人覺得等待是值得的。C親切、聲音也爽朗,每次問診,總是不厭其詳。在她眼裡,我們大家都是很好配合的病人:畢竟在她溫情熱心的指導之下,大家應該會乖乖「就範」的。所以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大家都被馴服地服服貼貼、甘心多等一些時間看診的。
因為C對我眼睛的「病史」比較瞭解,所以我還是照著她簡訊,到她新任職的醫院掛號了。
填了初診的表格、確認我先前語音掛號成功之後,我上了二樓、找到C門診的位置。外面的椅子沒坐滿,看來連門診的人數規模也差了好幾倍;不過從診間傳來的明快聲調,我知道:沒錯,是C。
除了「李**大德」那樣叫喚病人的名稱之外,C之前的還有目前的醫院給我的感覺,相差甚遠。
目前的醫院,沒有濃濃的藥水味,一樓大廳甚至還有鋼琴音樂演奏,配上不算明亮的燈光,我彷彿走進了一個渡假村。雖讓人覺得溫馨,但以一個病人的角度,醫院的專業設備,也很重要。──
報到處小姐簡單問過我的情況,安排我到另一處先做檢查。做完「上面、下面、左邊、右邊」的視力、與眼壓測試後,我好奇地問小姐是否可以幫我做一下眼球軸度檢查。「這個,妳要去眼鏡行做檢查喔!我們這邊沒有這設備。」
其實,早在試戴隱形眼鏡時,眼鏡行老闆已經幫我檢查過了。但我還是無法想像:這間醫院竟然沒有眼鏡行裡的設備。還是,我是以C之前的醫院的標準來看的?──畢竟,去年開刀前,我可是在那家醫院跑了好幾個房間做了更縝密的檢查呢!
環視沒坐滿的空間,我不知道C會做何感想。有些殘酷的對比,就像是當下電視新聞裡播放的某資深演員病逝的消息一樣,在安靜的空間裡,讓人不忍面對但終究還是在沒有選擇之下只能接受。
坐在硬梆梆的木椅上,不到十分鐘,就輪到27號的我。那時,還不到八點半呢!……要是在C之前的醫院,如果九點半可以輪到27號就要偷笑了哩!
C認出了我,沒想到記性好如她還關心我怎麼自三重趕來這裡。我大約說了眼睛的情形。C確認無礙之後,又拿起了小燈,如往常不厭其煩地,戴眼鏡時測量一遍、摘下眼鏡時又測量一遍,幫我再確認了一年來眼睛的術後情況。C自豪地問道,「現在還有誰敢說妳眼神偏掉了?」這樣的自信,我相信,C的堅毅專業熱忱,絲毫不受醫院的規模設備影響。
電腦輸入看診記錄時,C淡淡地說,那時離開醫院是突然決定的,所以只能匆匆以簡訊通知。看C講得雲淡風輕,再加上旁邊護理人員好像想得知一些八卦的眼神,我不好多問,至少我安心的是,C在這裡。「妳知道的,你最了解我眼睛的情況。找其他人我不放心。所以,就算再遠,我也會來!──謝謝妳通知我妳在這裡」。我明確地跟C道謝。
C開了一罐日常保養的藥水給我,聽說可以用上一個月的分量。起身時,C還幫我詢問醫院的接駁公車到幾點。「有問題再來找我。妳知道我的時間,我都在。」
走出看診室,外面剩下三、兩個的候診者。短短五分鐘,我感受繁華落盡的蕭颯。也多虧了C的開朗,在這樣的轉換之間,還是可以從容以對。也許她也曾低潮也曾調適,但在我們這些病患的面前,總是帶給我們這些就診時期待看到的──信心與希望。
繁華落盡又如何?用信心以希望澆灌,抬眼,終見茂密的枝葉。──
因為,杏林不曾消退;因為,妳一直都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