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人生雜誌199期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為什麼流浪,流浪……。」這雖是一首老歌,但這種想出走的流浪心情,卻彷彿是人們生命中殘存的基調,時不時會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形成一股拉扯的張力,讓人們可以有喘息的空間或探看不同風景的新機緣。
但是出走的自在雖讓人嚮往,出走的後果,則讓人難以離開,這種走與不走讓人游移不定的心,是不是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出路?
事實上,出走的模式有很多種,不見得就會變成一種決裂與傷害。國立藝術學院教授惠敏法師便指出,包括個人身心環境的轉換、透過運動與休閒活動來鬆弛壓力、藉由禪定與禪觀來出走,以及隨時轉換觀點、心態、角度與立場,都算是一種出走。也可以說,出走不一定要透過時空的轉換,有時改變慣性的想法,也是一種出走。
台大醫院精神部醫生黃宗正則認為,就人善變的天性來說,一直都是處於出走狀態。一般而言有兩類,一種是因為想改變生活現況而出走,另一種是因為生活發生問題,而在不安狀態下匆忙帶著問題出走。前者心理狀態較健康,不是因為發生問題而出走,所以比較不會造成後遺症;後者則需要專業的協助,尤其像一些習慣性出走、不告而別的人,有時甚至是心理或生理上出現病症。
因此雖然安定是重要的,但基於人類有這種善變的心思,所以有時也需要透過出走,幫助生活得到緩衝的空間,或是借助一段空白,發現潛伏在生活裡、內心深處的暗流,才能從中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會只是硬撐。因此在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或是疲累到已經無法面對不斷重覆的生活模式時,出去走走,或換個生活模式,可以讓人暫時休息,恢復生活的彈性。
以現代社會而言,會讓人產生想要出走的情境,較常見的像是糾葛而沒有出路的感情、無法自主的角色扮演、日復一日重覆而不再新鮮的生活模式,或是被週遭滿滿的科技文明包圍的狀態,乃至茫然地置身追求了大半輩子而得到的顛峰狀態。在這些場景中,想逃的人迫不及待,即使場外的人如何勸解或充滿疑惑,都無法體會為何需要出走。
因此真正能幫助自己的,最重要的恐怕還是自己如何面對,如果能看到困住自己的真正原因,並找出自己面對問題的態度,那麼,即便不透過出走來逃避,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
而這樣,也就不會一直在種種慣性的生命情境中輪迴,從一個情人流轉到下一個情人身旁,從一張辦公桌流浪到另一張辦公桌,雖然外境有了變化,但如果心境未曾轉變,走到哪裡都還是都在同樣的心的迷宮中輾轉迴復。
唯有看穿這種模式,才能找到迷宮的出口,而以穩定的身心,置身一片流行出走的風潮裡,安然而寬裕地看待自己當下的處境,該出去走走,就出去呼吸新鮮的空氣;轉換了心境並明白自己的位置後,就安住其間,從中找到心的出口。出走也許浪漫,卻不一定安心;走出,誠然不易,卻能開出寬闊的新天地。
■轉載按
有人說:台灣每兩個人就有一隻大哥大,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出國,大哥大跟出國成為新台灣人必備的要件。想著流浪與羈絆的必然衝突,這或許代表了什麼......
踏出口試會場的那一秒,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離開這個島一段時間,把心裡的垃圾倒掉。從提款機領出所有的積蓄,看著存款餘額標示為〝0〞,心中是一種痛快!於是,終於飛離這裡。哈!我再也不要被這些瑣碎的東西絆住了,而且在新的生活存摺裡,我要重新開始。
從家裡流浪到台南、山裡、紐西蘭、即將展開的看似光明燦爛的生活......一幕幕生活場景快速地切換著,一隻隻的鳥兒啾啾地叫著笑著鬧著,卻只在靜靜的深夜裡,書桌前,只剩嗡嗡叫的風扇和記事本上飛快奔馳的禿筆,我知道許多所謂的流浪並沒有成功。我依舊還是在這裡,或是說我的心沒有離開....
下次去哪呢?也不一定,英國吧,我想。
也許有一天,當我再也不想漂流的時候,才能真正獲得安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