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02 23:34:52|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加勒比海地區的音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日加勒比海地區的美妙音樂其實正烙印著歐洲航海霸權時代的血淚殖民史。

16世紀初,當來自西、葡、法、英的殖民者進駐這塊土地之時,他們慘忍的屠殺行動 ,幾乎抹掉了原本流傳在這片海洋土地上的歌聲,而現今唯一可以讓我們窺見當時音樂聲響的,僅留下兩種樂器,即maracas(沙鈴)與guiro(刮葫)。這兩種樂器除了現今在加勒比海的樂團中經常被使用外,即便對生在台灣的我們來說其實也不陌生,記得洗衣板也可以刮來當樂器嗎?沒錯,那是正刮葫的另一種變形分身。

18世紀中,殖民者大量從非洲引進黑奴來耕種煙田與蔗田,同時也將非洲豐富的音樂元素帶進了這塊土地,今日我們所聽見美妙樂音,便是以非洲節奏為骨架,歐洲旋律加上押了韻的歌詞為血肉的加勒比海聲響。

另一個影響加勒比海地區音樂發展的脈絡,是一連串的獨立運動。例如牙買加的英國殖民者為了防止黑奴們互通聲息而禁止他們敲擊發聲;但多明尼加共和國的獨裁者Rafael Trujillo卻視音樂為國家的象徵而大力推動。另外,在黑奴解放後,新勞動者的進入、原殖民或被殖民者的回流、遷徙,都不停地促成音樂的流動 與融合。當然,當代的流行音樂如爵士、搖滾…等,也透過各種傳播的方式影響了這個地區的音樂風格,而形成我們今日在加勒比海地區所聽見的樂音。

台長: Ivan Lin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