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9 09:36:22|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蔡子強﹕「歧視」Vs.「區別對待」

周一周融的「學歷歧視論」,一石激起千重浪,惹來議論紛紛,
甚至社會分化,但其實當中存在不少誤解,有必要在這裏澄清。

有關的「學歷歧視論」,明顯混淆了兩個基本概念,就是:「歧視」(discrimination)和「區別看待」(differential treatment)。

現實生活上,對不同類別的人,予以不同待遇,這是難以避免,
甚至是無可厚非的。是否構成歧視,關鍵是構成區別看待的原因,
在那一項處理上,
是「相關」 (relevant)還是「不相關」(irrelevant)的因素。
如果原因是相關的,那是區別對待,如果是不相關的,才可算是歧視。

關鍵是「相關」還是「不相關」

舉些例,在大學裏,教師到圖書館借書可以最多借60本,
研究生是40本,本科生是25本,這不是學歷歧視,
而是假設不同崗位,不同研究水平,有覑不同程度的需要,
是「相關」的,是「區別看待」;但如果男教師可以借60本,
女教師卻只可以借40本,那就是「不相關」的,就是「歧視」。

政府在聘請政務官時,請男不請女,
這也是歧視,因為我們相信在政務官這個崗位上,
男女的能力和表現,也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男性能夠做好的,女性也能夠做好。

但一間機構聘請男洗手間管理員時,只聘用男性;
女洗手間管理員時,只聘用女性,這便不能算是歧視,
因為這關乎到男女用家,對自己性別私隱保障之關注。

今天香港的大學收生,都有最低學歷要求,
例如高級程度會考中、英文以外,
另加兩科合格,試問一名中三後輟學的同學,能否走來大學叩門,
不得其門而入後,便「聲大夾惡」的投訴大學「學歷歧視」呢﹖

我們相信教育、考試和學歷制度,是現代文明社會的一項基石,
透過考試成績、教育程度和學歷,我們區分不同人士的不同能力水平,
再予以區別看待,委以不同的責任、分工和待遇。
無錯,這個制度並不是盡善盡美,
但暫時我們仍然設想不到可以取而代之的制度。
當然,大家可以指出這個制度的不足,但當某次結果對自己不利時,
才上綱上線的指控這個制度是對自己「學歷歧視」,
便真的有點令人啼笑皆非,尤其是這出自一位建制派人士的口中,
如果這是出自一位長毛(梁國雄)式的反建制、顛覆性人物,
或許還能換到別人更大的同情。

民意授權Vs.擇優錄用

周一,周融亦有以特首也不需要大學學位,來為自己辯護;
而昨天朋友王岸然,亦以〈英國首相也可以無大學學位〉為題在報章撰文,
加入聲援行列(他指的是英國前首相馬卓安)。
但我認為兩者都再次犯了概念混淆。

所有標準政治學教科書都會指出,選舉產生的官員(elected officials),
以及公務員(civil servants),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類完全不同的崗位。
前者講求的,是在選舉中贏得民意授權(public mandate);
而後者講求的,則是在「能者居之」、「擇優錄用」(meritocracy)的前提下,
脫穎而出。

如果你參與的是選舉,哪管你是大、中、小學學歷,只要人民投你一票,
你就是他們的代表;只要你能夠贏出,就無人能夠挑戰你不夠資格。

相反,學歷,
在現代文明社會,是「能者居之」、「擇優錄用」的其中一個重要考察根據。
所以,今天大部分的公務員崗位,都有最低學歷要求。

一間飯店收費昂貴,是歧視窮人,所以要到平機會去控告這間飯店;

老師嘉許和獎勵成績好的學生,是歧視成績差的學生;

老闆晉升勤奮的員工,是歧視懶散的員工……

現實生活上,我們聽到愈來愈多類似慷慨激昂,但卻似是而非的指控。
在這些指控中,我不知道哪些是晦氣說話,哪些是認真的這樣想。
我只能奉勸大家一句,應該以批判的眼光,去思考指控的對確與否,
而非人云亦云,看到歧視兩個字,就熱血上腦,義無反顧,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

高級導師

台長: AK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