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它標誌著萬木凋零的冬天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將要來了。這時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讓人覺得格外清新明潔,故稱清明。古書中也說︰「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矣。」因此,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農民非常重視這一節氣,據此而安排農活。
節日的「清明」與節氣的「清明」既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節氣演化而來的,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習及紀念意義。
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取得天下之後,回鄉想要拜祭父母的墳墓,卻因連年戰禍,一座座的墳墓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難過。部下翻遍所有的墓碑,直至黃昏日落,依然沒法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裏拿出一張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爹娘在天有靈,目下風刮得這麼大,我把這些小碎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罷,劉邦把紙片向空中一拋,果然有一片紙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欣喜得不得了,馬上傳人重為整理墓塋,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上墳。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有人拜祭。
也有說在春秋時代時,晉國大公子重耳遇奸人所害,忠臣介子推護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安然返國,做個勤政愛民的國君。因此在流亡期間,介子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并當上了國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並一一犒賞曾協助過他的人,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經旁人提醒後,晉文公才趕忙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介子推已帶了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中尋了許久,仍遍尋不著。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很久,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見了後相當傷心懊悔,就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而清明節亦是由寒食節演變出來的,至於祭祖掃墓的習俗,亦是由古人祭拜介子推慢慢演變成的。
另一種說法則與上古時代的葬禮風俗有關,話說遠古之人在安葬死者時只打墓坑而不建墳,即有所謂「墓而不墳」,後來發展到有墓且有墳,掃墓習俗就由此衍生,後世人更把墓祭納入五禮中,即有所謂:「土庶之家,宜許上墓,入五禮,永為常。」
「壓紙」又叫「掛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紙」呈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等三種。掛紙之前,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上。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如果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同時,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反之,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掛紙」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培墓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五牲及菜碗(祭墓),還得準備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燈上以朱筆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丁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清掃墓園後就開始祭祖,帶備香燭、冥鏹及各種三牲祭品,祭品主要包括鮮花水果、飯菜、燒肉、雞、豆腐芽菜、燒酒、茶水或一些先人愛吃的東西等,在衣紙方面,有些人祭祖會買一套「祖先衣服包」,裡面樣樣有齊,例如「溪錢」、「冥錢」、「金銀紙」、「元寶」及「幽衣」等。向祖先的墳墓拜祭,以表達人人孝子之心,向先人致敬。以牲禮或菜碗先祭拜墳墓的守護神后土,再燒香拜祭祖先墳墓。在先人陰宅附近的墓穴,每墓插香三枝,亦可收睦鄰之效。
拜祭先人的祭品,可豐儉由人。亦可以跟據先人的宗教及喜好而選用,例如拜祭敬奉基督的先人,則可選用鮮花及白臘燭等祭品。但如先人生前不喜歡的物品,切忌使用,以免相沖,帶來不吉之事。「壓紙」又稱掛紙,是把黃白式或五色的長方形紙,以石頭壓在墓碑、墓頭及墓旁的后土上。壓紙有「掛錢」,供祖先花用之意,也表示子孫已祭拜過祖墳。習俗上,很多人亦會利用附荐袋(紙寶的一種),放進一些紙寶禮物如金銀……等,火化給先人。這要注意的是記緊要把先人名字及籍貫或生日寫在附荐袋上,封口後,在袋口外用膠水貼上幾張溪錢或冥錢,這是給送物品的鬼差們作小費,這樣便可以保證你的先人一定收到你們的禮物了。
接下來是燒紙錢,點燃鞭炮。拜祭後,要等待火種全部熄滅後,才可離開,以免山火的發生,使先人陰宅受到不必要的損害。離開前可將一疊奚錢用石塊壓在墳頭上,俗例稱之為「責白」,代表著這墓已被後人拜祭之意。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新山不過社」的習俗,意思即是說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所做的山墳,拜祭先人的日子要提前到「春社」之前。春社通常在清明節前的十幾天,我們可以從「通勝」首頁「春牛圖」之下查看而得知。
在祭墓時,人們往往還要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者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民諺有「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又有「插根柳,活百九」之說,認為插柳可以防蛇蟲鼠蟻,驅邪長壽。
在清明期間,除了掃墓祭祖外,因此時正值風明媚的春分時刻,所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民眾戶外踏青的好時機。許多大型的戶外活動,如盪鞦韆、拔河及放風箏等,皆選在這個時侯舉行。到了近代,因娛樂活動多元化,許多活動至今已難得一見了,僅存掃墓為主要的習俗。踏青也是郊遊。古時候,在清明節當天,人們在掃墓祭祖後,喜歡扶老攜幼,三五成群的到郊外旅行。這個習俗一直留傳下來,成為了今天郊遊的習俗。
--------------------------------------------------------------------------------
各地習俗
河北:
東安縣清明插柳、看花。節前五、七日即有人祭掃墳墓,清明節當天則在自家堂上祭祖先。
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為蛆日,造醯醬。官府祭厲壇。
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諺語道:「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元氏縣清明節又稱花節,人家買花置酒宴請賓客。
山東: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
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餚,稱為「房食」或「祊社」。
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
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輸了。
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乾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有諺語道:「打千罵萬,清明一飯」。
山西:
河曲縣清明節以黍米磿麵作餅,稱為「攤黃兒」。
壽陽縣清明節,男女兒童皆剪彩紙成串戴在頭上,據說這是古代「彩勝」的遺風。
翼城縣民預煮黑麵涼粉,於清明節切薄片,淋上湯汁來吃。
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紅,據說此日動針線者,會成為瞎子。
平陸縣兒童清明節頭上以麥繫髮,祈求長壽。
河南: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
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陝西: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
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
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縛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
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做為紀念。
江蘇:
泰州農民於清明節舉行划船比賽,稱為「撐會船」。
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
丹徒縣圌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
上海舊俗在清明節吃桃花粥、紫筍茶,並有祭厲台、迎城隍出巡的習俗。
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
安徽:
徽州府於清明淘新泉釀酒。
貴池縣清明節,婦女製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
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
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於墓樹,稱為「贐野鬼」。
浙江:
海寧縣清明夜,養蠶人家睡覺時會把蠶子裹在棉衣之下,據說蠶子得了人氣才會容易繁殖。
嘉興縣清明夜吃青螺,稱為「挑青」。
海鹽縣清明有龍舟之戲。台州府清明簪柳,稱為驅香九孃。
紹興人上墳時,要準備一些糖果、餅乾,稱為「上墳果」,發給住在祖墳附近的兒童。
江西: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
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
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湖南: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
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
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福建:
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
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
泉州清明吃「潤餅」、製「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四川: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 。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
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凶,稱為「油卜」。
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廣東:
乳源縣稱清明前十日為「禁風」,縣民都在頭上戴桃葉。
埔陽縣清明掃墓後「頒胙」,即由主祭人主持,將掃墓的祭品烹調後,請上墳者食用。
廣寧縣清明掃墓,稱為「拜山」。
廣西: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
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
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台灣:
台灣早期的移民,以漳、泉兩地為主。兩地移民掃墓的日期各自不同。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稱三日節)上墳,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
關於這個日子的岐異,傳說是:漳、泉人常因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彼此械鬥。所以由官府出面調停後,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
《台灣通史》記載:「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嘗,春祭也。祭以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麵為衣,內裹蔬菜,炸油者謂之春餅。嘗墓之禮,富貴家歲一行之,常人則兩、三年一行。婦孺歸時,各插榕枝於髻,以祓不祥。」
--------------------------------------------------------------------------------
清明詩詞選:
寒食 韓 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題都城南莊 崔 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清明即事 瞿 佑
風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絲到地終無意,芳草連天若有情。
滿院曉煙聞燕語,半窗晴日照蠶生。
秋千一架名園裡,柳絲今日向東風。
清明 陳子龍
江南煙雨畫屏中,半鏡斜窗弄小紅。
燕子不來樓閣迴,柳絲今日向東風。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唐‧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宋‧麻九疇
村村榆火碧煙新,拜掃歸來第四辰;
城裏看家多白髮,遊春總是少年人。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
雷篤天地龍蛇蟄,兩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浅妾婦,士甘焚死不封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邱。
宋‧高 菊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在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唐‧杜 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霑周舉為寒食,實藉君平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麤飯任吾年。
唐‧杜 甫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繫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
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裏,漢王山河錦繡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唐‧杜 甫
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里萬人出,
渡頭翠柳艷明媚,爭道朱蹄驕齧膝;
此都好遊湘西寺,諸將亦自軍中至,
馬援征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
金鐙下山紅日晚,牙檣捩柁青樓遠,
古時喪亂皆可知,人世悲歡暫相遣;
弟姪雖存不得書,干戈未息苦離居,
逢迎少壯非吾道,況乃今朝是拔除。
--------------------------------------------------------------------------------
清明祭祖的宜忌:
清明祭祖通常會到墳場,那處佈滿墳頭及靈位陰氣較重,所以拜山最好在入夜或黃昏之前完成,因為日間陽氣較盛,接近黃昏時陽氣開始消散,而陰氣開始凝聚,恐防惹上不潔之物。
拜山時身上最好配戴一些辟邪物,如玉墜、平安符及佛珠鏈等。
不要在墳場影相,此舉容易招惹陰靈。
在出門口去拜山前,在家裡預備一個聚寶盆之類的東西,裡面放些金銀衣紙,拜山回來時,入屋前點著火盆,各人跨過火盆才入屋,此舉可免陰氣入屋。
《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袚除不祥。」
《新論》:「太原郡民,以隆不火食五日,雖有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之推故也。」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四民月令》中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塗鄛穴,具槌、峙、簿、籠。」
這時候的清明節,和寒食節還沒有任何關聯。
公元二○六年,曹操頒佈(明罰令)時,寒食節的日期,由冬天變成「冬至後百五日」。
《祭介子推文》載:「太原咸奉介君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
《歲時雜記》中載:「清明節在寒食第三日,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
這時候寒食和清明的日期接近,界限逐漸模糊,但是此時的節日習俗仍以寒食為主。
《東京夢華錄》所載:「寒食第三日,即清明也,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這時已有了轉變,由於吸收了寒食祭墓的習俗,清明的重要性逐漸增加,終於完全取代了寒食的地位。
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自西周開始,清明時節到墓前祭祖或掃墓的習俗已興起,及至唐朝,掃墓祭祖之風盛極一時。唐明皇在開元二十年(公元七三二)發布詔令︰「寒食上墳,禮經雖沒記載,但近世已相沿成俗,從今以後寒食上墳祭掃的習俗就固定下來,永不改變。」在民間,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百姓庶民皆對此習俗甚為重視,並把祭掃日期定為寒食節,即是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寒食節與清明節可謂二合為一了。
到了宋代,朝廷規定從寒食到清明掃墓三天,當時的「太學」、「武學」也都放假,以方便師生掃墓郊遊。所以宋代掃墓已不局限在寒食節,而更多的是在清明節。
史書記載,清明這一天,「官員士庶,但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從此,清明節上墳祭掃的習俗就逐漸固定下來。
上墳祭掃,寄托哀思,雖然不像初喪時那樣悲痛欲絕,但觸景傷情,也難免籠罩一片愁雲慘霧。明代劉桐在《帝京景物略》寫道︰「三月清明日,男女紛紛掃墓去。在親人墓前,有的虔誠地跪拜,有的洒酒祭奠,有的低聲哭泣,有的為墳墓除草添土,有的焚燒紙錢或把紙錢壓在墳頭……。」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之所以一直流傳至今,這固然與中國古代宗法制度和由此派生出來的孝親觀念有密切關係,也與土葬習俗有關。因為土葬的墳墓經過一段時間的風吹雨打,墳墓上的土壤容易流失。特別是春分一過,大地回暖,雨水增多,冰消雪融,草木萌生,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親人的墳墓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產生塌陷的危險?有沒有狐兔在穿穴打洞?所以需要上墳觀看,一方面清除雜草,給墳墓添加幾鍬新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表示對逝者的哀思。
我國人民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表現在行動上,莫如祭祀祖先。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就是祭掃親人的墳墓,表示對親人的思念和尊敬。自古以來,歷代都有掃墓的日子,各處鄉村各處例,不同地方在不同的日子去拜祭祖先。雖然日期不一,總是離不開清明前後一個月內。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先賢和懷念他們過去恩德的日子,值得把這優良傳統習俗代代傳下去。
掃墓可分修整墓園、祭祖及壓紙三個步驟。
修整墓園主要是清掃墓地,鏟除雜草樹根,修復損壞的部分,或重新描寫墓碑的字跡,使其煥然一新。拜祭前,如發覺穴前雜草叢生或墓穴有輕微的損壞,亦可先行清理或維修,使先人陰宅居所煥然一新後才開始拜祭。拜祭時要專心及誠心,這才容易得到先人的福蔭。
文章轉載福山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