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10 08:52:31|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年年體檢都正常,最後卻確診癌症?做好3件事,不讓癌細胞逃脫

       癌症離我們很遠嗎?在小區門口聽到三個大爺聊天,其中一位大爺說他的朋友患癌去世了,而他的朋友是一個很重視健康的人,基本上半年體檢一次,原本以爲他能活得最久,沒想到兩個月前突然查出癌症。大爺說到這裏搖了搖頭,對旁邊另一位大爺說:“年年檢查也沒用,不還是得癌了?檢查就是白花錢!”

 

癌症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根據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的居民腫瘤數據來看,僅2020年一年就有病例50070例,相當于一天137例,這還只是一個城市每天發生的病例,中國有那麽多個城市,數字加起來相當驚人。果凍威而鋼   

而在所有的病例中,老年群體占據了一半,發病率從40歲往後快速上升,不過值得高興的一點是,癌症的死亡率正在成下降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發病率明顯高于郊區,而死亡率卻低于郊區,這說明了什麽呢?

 

說明城市居民面對的癌症高危因素較多,例如熬夜、飲食過剩、疲勞、壓力大、缺少運動等等,這些因素讓居民的發病率升高了,而又因爲城市中醫療條件好,高素質人群多,經常體檢身體,有病及時醫治,所以他們的死亡率又低于郊區。

 

但是,也有人發出疑問“年年體檢都正常,最後卻確診癌症”這到底正不正常?如果你也是定期體檢的那一類人,如果在體檢前沒有做好3件事,可能會讓癌細胞逃過儀器檢查。

第一件事  老中醫   ,和醫生仔細聊一聊,主要聊三個方面

 

身邊的親屬得過哪些癌症?

 

例如乳腺癌、胃癌、腸癌等,如果有這些病史,家族其他成員要格外當心,體檢的時候也要著重往這些方面去檢查。明知道母親因乳腺癌去世,卻從來不注重乳腺篩查,這樣的行爲肯定是不對的。

 

平時身上有沒有出現過哪些不舒服的症狀?

 

也可以和醫生說一說病史。大家應該都知道,重大疾病發生前都會有提示,比如說經常腹瀉、肚子痛;經常發燒、牙龈出血;總是覺得頭暈、胸悶等,把自己覺得奇怪的地方告訴醫生。另外,炎症經過數年演變也有可能變成腫瘤,若是有病史,做過什麽手術,也要一並告知醫生。

平時有沒有不良習慣?  美國黑神

 

比如說自己的工作比較特殊,經常接觸油漆、粉塵、石棉瓦等物質,那就要重點檢查肺,再比如說平時總是晚睡,還喜歡喝酒,那就不能忽視肝髒檢查。很多在大家眼中看起來無傷大雅的習慣,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最終有可能成爲壓垮身體的一根稻草,所以,有什麽不良習慣最好也告訴醫生。

 

檢查前咨詢醫生就相當于把自己的健康狀態大致弄明白,自己沒有想到的地方醫生會給出建議,讓本次檢查更好地發揮效果。

  黃金偉哥      

第二件事,了解普通檢查和腫瘤篩查的區別

 

在聽說了某某名人、某某朋友確診後,有的人可能覺得檢查沒用,實際上他們做的可能只是基礎檢查,而那些檢查還不具有癌症篩查功能。就像把一個炸彈扔進河裏,能炸死幾條魚全憑運氣,而篩查是個性、精准的捕魚,要麽沒有,如果有的話就不會放過。

另外,兩種檢查的價格也不一樣,前者快速便宜,後者價格會高一些,花費的時間也會久一些,總之,它們是兩種不同定位的檢查,前者可以讓健康者了解自己的身體概況,後者適合高風險、高危人群。

 

5項檢查參考,不妨看看

 MAXMAN   

愛吃紅肉、身材肥胖、運動少、患有腸息肉,建議做腸鏡檢查

 

長期飲酒、乙肝患者、肝癌家族史,建議做B+甲胎蛋白檢查

 

初潮早絕經遲、未生育未哺乳、乳房有腫塊、乳腺癌家族史,建議做B+钼靶

 

高鹽飲食、胃癌家族史、老胃病患者,建議做胃鏡篩查

 

長期抽煙、接觸二手煙、高危工作環境、肺癌家族史,建議做低螺旋CT

 享硬

第三件事,走出腫瘤篩查誤區,不是一次檢查能代表所有

 

有的人檢查後拿到報告單就像吃了定心丸,認爲以後身體會一直健康,從而忽視了後續檢查,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的檢查做一次兩三年不用再做,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環境變化,以後還是需要再做的,比如說乙肝患者,前幾年可能是正常的,如果不吃藥還拼命喝酒,過了幾年肝髒就可能受損,無法保證身體一直是健康的。

 

這三件事都做好了,就相當于給自己裝上了三層防護,離癌症更遠一點,不過也別忘了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很多疾病都和日常生活有關,能及早預防身體才會更安全。超級威樂 

台長: 性威威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