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10 12:48:54| 人氣7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343)2013.2.10(初一)回家(转载何逸良先生的文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听舞伴叶小姐说有篇文章非常感人,叫“回家”,文章写于97年大年初二,

新年之际,我是多么的想回家呀,可是“家”又在哪里?

我也曾经经历大学联考的艰辛,也曾经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渐渐年老体衰,

一步一步不能走路的窘态,无能为力的我在万般焦急之际悔恨没有学医?

不同的是,我有过幸福快乐的童年,我的童年非常遗憾在城市度过。

现在我们家也有失智老人,一样不知今夕是何夕?

一样也在夜半三更大喊大叫,吵着闹着要报警········

看了这篇文章感同身受,真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因而我转载了这篇文章。(在此谢谢这位不曾相识的何逸良先生)

是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主任秘書辦公室的

何專員的親身故事,他於去年投稿讀者文摘

獲刊登,故事很感人~與您分享。


                           

我呱呱落地在貧困年代的窮苦人家,父親幼小就失去爹娘,
十九歲娶了小他一歲的母親,總共生了十個孩子,
在那醫療落後的時代,母親不得已將其中三位移民到天上,
全心全力照顧其餘的孩子,家境雖然清貧,但心靈生活
卻是溫暖,即使辛苦,也甘之如飴,那就是我們的家。
 
務農人家不重視升學,鄉下的孩子國小畢業後,
大部分都回家種田,我們住的村莊裏,約有二百戶人家,
鎮上有所公立初中,但每年不是沒人考上,
就是只有一、兩位考上,而且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我們家既沒錢、又沒田,母親沒讀過書,父親讀過一年多,
但知道讀書的重要,再怎麼苦也要撐看看,
因此決定勉強讓我升學,也因此,我就踏上了另—個
學程。除了全家人都很辛苦工作外,我也利用晚上
在家與家人修竹筷,白天通學上課兼賣竹筷換點
米菜回家的方式,來為家盡一己之力,這一路走來,
讓我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學業,然後就輟學返鄉幫忙家計。
 
村裡的賺錢工作,以能儘速領到現金的為第一優先,此外,
就以「剝香枝」能賺最多錢,「香枝」的材料是竹子,
而乾竹的質與量,要比濕竹好很多,只是乾竹必須遠赴
十幾二十公里外的深山才容易取得,我白天一大早出發,
採完乾竹至午後踏入歸途,傍晚回到家,
緊接著就由母親接過來,她的韌性很強,獨自剝到天亮,
徹夜未眠,為的還是家庭生計。這樣的日復一日,
母子合力一日所得將近四人份的工錢,
也讓生活改善不少。而我縱然風霜雨雪依然彈雲打霧,
不停的工作,一大早登山練體力,
一路欣賞青山翠谷美景、吹口哨唱山歌,
中午饑腸轆轆時,以森林茂密樹葉為帳蓬,席地而坐,
吃下母親因擔憂孩子沒體力,而特別炒的比較油的
蘿蔔乾便當,然後挑起擔子,在崎嶇的山路上,
以半跑的速度,按嘿咻嘿咻嘿個咻的節奏前進,
像趕路的雁,不停的飛行,只知快速回家。
 
我當然也在跌跌撞撞中走過,也許是年少好奇或環境使然,
也學會抽煙、嚼檳榔、喝酒、打架、耍狠而讓父母非常擔心,
又因家無恆產,終年做別人的工也不是辦法,
他們亟盼我另謀出路。母親雖未讀過書,卻經常會舉布袋戲、
歌仔戲裡窮人趕京赴考的例子,也就是所謂
「讀書可以用半天的時間,偷人家一生的學問、
一生的奮鬥史、一生的豐富經驗」、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意思,坦白說,
我早已把母親的話聽進去,也奉為圭臬,
心想初中的成績還可以(能力分班的好班),為何不能升學?
實在很不甘願,心中燃起改變逆境的熊熊火燄,
下決心白天工作,夜間努力自修,一心想到台北參加高、
普檢定考試,也許是母親的標籤理論,一再的鼓勵與鞭策,
雖未曾上過一天的高中課程而以在家自修的方式,
終於在初中畢業第五年,通過自修學力高中畢業同等學力
鑑定考試,也因此得以如母親所願考進警校,
也通過高等檢定考試人事行政人員,
從警後,始知所學不足,而參加夜大聯考進了師大,
但調派分局三組後就被迫放棄了
(當時規定不准唸大學,在派出所也只能偷偷換班上課)。 
 
警大畢業派回臺北市,歷經巡官、主管、警備隊長合計六年多,
忝升為刑事組長,他們說我是瘋子,其實我比較在意的是
沒有時間孝養倆老,擔心被說是不孝子,但母親最能體諒我,
她說:「不是不回家看老母啦!是工作真無盈(忙碌)啦!」。
外勤工作真的很忙,也許因此而疏於照顧身體?
終於,老天爺開我一個很大的玩笑,我生病了,
也許這不是開玩笑,是警訊,是上天的諭示,
是在警告我再不好好保養,身體就不再給我使用了。
 
母親知道後焦急萬分,更而亂了方寸,一度還不准我動手術,
我當然了解母親的意思,但我經與多位醫師討論後,
索性瞞著母親,將不屬於身上東西去除掉,開刀那天,
從一大早到傍晚,醒來時電話給母親報平安後又睡著了,
再次醒來時身旁多一位滿頭白髮且淚流滿面的老人家,
不會是別人,當然就是母親,她還不停的說:
「回家!回家!出院後,辭頭路回家!
你少年時種植在國有地的蔴竹、孟宗竹都已成林了,
也放領給我們了,回家鄉不會像以前那麼辛苦了!」。
 
終其一生,母親並沒因兒女長大而享清福,
只是不斷的為家庭付出,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母親話多了,
有時甚至於喃喃自語,有時卻又久久不語,才覺得事態嚴重,
勢必須將母親接上台北就近照顧與醫治病情,
但母親無論如何不願離那世居數十年、留有酸甜苦辣、
對一磚一瓦都有深厚情感的家,內人與我設想了
千方百計,好不容易半哄半騙,
母親才勉強答應北上住兩天就要回家。
 
父、母親接來台北後,與我同住,母親的失智症時好時壞,
痴呆時靜靜不語,不知今夕是何夕,錯亂時,
三更半夜會要報警,好時也常常近事記不著、往事忘不了。
 
母親有一樁最常回憶的往事:當年因我很久很久沒吃到肉了,
而且每次養大的鴨,都被母親拿去賣來換買米以度三餐,
某次,家裡養了十多隻鴨,我要求鴨子長大以後,
能不能將其中有一隻較小的留下來自己吃?
母親的回答是:[嘴齒去磨卡金咧啦」(意思是補金牙的
有錢人才可能吃到肉,我們窮人家那有可能),
我沒聽懂但以為母親同意了,鴨子逐漸長大,一天早上,
母親說買鴨的人今天會來收購,所以我就很高興的去上學,
一放學就很快跑回家並找尋我的鴨子,赫然發現事與願違,
委屈的詢問母親。母親說:
「就甲你講嘴齒去磨卡金咧你是聽無是麽?」,
我急得快哭出來問:「去那裡磨啦?」,母親說:
「去雨鼎啦!(門檻)」,我很聽話的快速跑到門檻邊
張開嘴就對著門檻磨起牙來,才左右磨兩下時,
突然聽到母親哭出來的聲音,同時她衝出門檻,
我還在不明究竟且驚訝尚未回神時,母親已用賣鴨的錢另外
向鄰居買來一隻要殺給我吃,
母親邊笑邊流淚說:「憨囝仔!那有人這憨耶啦!」。 
 
隨著時間流逝,母親的病情並沒有好轉,且愈趨惡化,
我帶著她走遍台大、榮總、松山療養院皆無力挽回。
告別式那天,配合母親的簡樸而不發訃文、不收奠儀、
不掛輓聯,但公祭仍有近四十個單位,
特別是前署長與準署長的局長在母親靈前行禮時,
是如此的尊榮。我的心裏,想起母親才答應到台北
「只住兩天就要回家」言猶在耳,沒想到一病就是五年多,
且經常吵嚷要回家,回那屬於母親蘊育兒女成長、
蘊藏很多刻骨銘心、很多回憶的地方,但病情每況愈下,
回家鄉的路,總是那麼遙遠,家是那麼的溫暖,卻有家歸不得,
每每我敷衍她一次「只要身體較好,就一定會帶回家」,
就會有一次的刻骨椎心之痛楚,歸期一延再延,
卻變成母親惟一的缺憾,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真是沒用的孩子,
不禁痛苦萬分,真不知養兒何用?我沒能如母親所願,
卻只能抱著母親的骨灰甕,帶著沉重的步伐,
一路喊著:「媽!媽!我們回家了」

筆者:育君         
本名:何逸良

台長: 思思
人氣(7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