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看一本關於德蘭修女的生平的著作。書中描述了德蘭修女從小已經蒙召去服事窮人。十八歲的她便離開熟悉的家人和安穩的家鄉,走到陌生的異地作修女。在修道院的生活雖然不是富裕的,但相對外面的貧窮、疾病、痛苦、死亡、混亂…… 修道院內的環境是多麼的清幽和舒適。她越來越感到不對勁 – 她原是渴望服事窮人呀,怎麼只是整天蔽在修道院裡﹖對高牆外的黑暗,她不能視若無睹。於是她一心走出高牆,親身去到貧窮人中間去服事他們。最初是每天出去一段時間,漸漸地,她發現這個法子行不通。一方面是窮人太多了,她所付出的時間只是杯水車薪;另一方面是,她深深感到若要真正的服事窮人,需要生活在他們當中,跟他們一樣的貧窮,使他們感到被愛和被尊重。於是她決定離開修道院,住在窮人當中。可是她的決定遭到強烈反對,因為根據修道院的規定,修女不能離開修道院在外面工作。雖然如此,德蘭修女並沒有放棄,因為她知道是神召她去作這件事。憑著她對神的信靠,神便為她開路 – 不單引領她去到最貧窮的地方工作,更一一達成她那些看似荒謬的夢想。就憑她的堅毅、勇氣和信心,神藉著她行了奇事,在心靈和肉身上餵飽了無數的人。
深深被她的故事感動。「小小的夢想能成就大事」 -- 我有夢嗎﹖時間過得太快,在這裡已經兩個月了,還有一點點時候便要回去了。感謝神達成了我的夢想,讓我來到這裡學習。但這只是開始而已,相信爸爸有更多的東西要教我,也有更多的使命要給我。我有沒有勇氣去夢想呢﹖於是向父祈求:父啊,不要讓我停留在這裡,讓我為你作「更大的事」﹗
禱告之後幾天,收到了機構的上司的電郵,問我是否可以去四川工作。心裡很雀躍 – 莫非這是爸爸給的機會﹖自己也想為當地的人略盡綿力,莫非這就是那「更大的事」﹖切切的等候,更加為此事禱告,學習不要求神成就自己「想」的事情,是要求他想我作的事情。
長話短說,經過多番交涉,這件事便因為我的時間未能配合而告吹了。雖然有一點點失望,心裡卻輕省。因為我知道這是他的心意。
爸爸藉著一個片段去教導我。有一天,當我走在街上的時候,看到遠處有一個為四川賑濟的籌款箱。我卻沒有走過去捐錢,反之,卻迴避走開了。
回家以後,我繼續看關於德蘭修女的那本書。書中記述了一個年輕人去找德蘭修女,希望加入她那幫助貧窮人的工作。可是德蘭修女拒絕了他,原因是他並沒有得到神的指示要去作這個工作。她請他回去等候神的帶領。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年輕人回來多謝德蘭修女。原來當他耐心等候神的指示,神便帶領他去到別的地方,服事另一個群體。
爸爸問自己:為什麼你願意去到既偏遠又危險的四川服事那裡的人,卻不願意在能力所及的小事上服事他們呢﹖你要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幫助他們麼﹖但我的心意如何﹖
爸爸也藉著另一個片段教導自己。在一個校園裡面,掛滿了一串串的紙鶴。當我走近一看,便看到其中一隻上面寫著「我們在祈禱對生命的救贖」。不知是誰寫的字句,也不知他/她想表達的意思。但父讓我在芸芸幾百隻紙鶴中只看到這一隻上面所寫的,相信有他的心意在其中。剛剛之前與一位朋友見面,看到本來漫不經心的她,竟然為到地震而落淚,感受到父神在人心裡的工作。四川的救援工作雖然非常重要,但我們要做的不是一窩蜂的、憑血氣的湧到災區「幫手」,更重要的是祈求父透過此事去觸動每一個靈魂,讓他們得到「生命」。始終人手能作的只是表面及有限的,惟有藉著父的手工作才能真正的觸動人心深處,帶來真正的幫助。學習不憑血氣作表面的事情,而是要安靜尋求父的心意,看看父要我作甚麼,也為著「生命的救贖」而禱告。因為不單是四川,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失喪的靈魂等待救援。盼望父給我一顆愛靈魂的心,使我可以愛鄰舍,也不失「流動性」可以去到他要我去的地方、作他要我作的工。
小小後記:
28/5 -- 剛好來了兩個月了﹗就在今天,爸爸再給我提醒 -- 「為生命祈禱」 -- 這確是我需要學的功課,特別當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很有限之時。祈求父在曠野中開道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