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12月10日 星期三 06:30
(綜合報道)
本港小四生揚威國際,在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家或地區參與的數學成績評估中排名第一,是結合了天資、教育質素和家庭及社會環境的成就。不過,中二港生無論是數學還是科學成績排名,都比四年前讀小四時下跌,值得大家研究本港的教育增值為何不及競爭對手。
參加今次國際數學及科學趨勢研究評核的,有六十七個國家和地區的四十二萬多名學生,本港共有二百多所中小學共六千多名學生參與,得出來的成績,並非靠少數幾位尖子,而是普羅學生的水平參照。
港人向來頭腦靈活,移民海外,由做超市收銀員到賭場荷官,效率都勝當地人一籌,原因是心算快捷、這並非個別尖子的特殊才能,而是整體市民的質素水平、這或與本港商業社會環境有關,形成港人要靠「數口精」來作為生存及改善生活水平的條件。此外,本港社會注重教育,家長相當緊張,是亞洲儒家社會的共通點。這個研究自一九九五年以來,每四年進行一次評估,每次本港學生都與亞洲其他地區包辦數學四甲,包括日本 、南韓 和中華台北。
對手增值佳 港宜借鏡
這次在去年進行的評估,首次由港生獨佔鰲頭。究竟港生能否保持優勢,還要看四年後,同一屆港生到中二時接受評估時的表現。
有人認為: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今次中二港生數學排名第四,而同一屆港生在四年前的小四接受評估時,排名第二。今次中華台北學生不只超越港生,還超越日韓學生排名第一,當中的增值能力,很值得本港研究參考。
數學基礎好,通常科學也佳,今次小四港生科學排名第三,也是歷來最好的港生排名。不過要留意的是,四年前排第四的一屆學生,到這次中二排名卻跌到第九。
本港小學生並非對科學缺乏興趣,三名太空人近日訪港,不少學生為之雀躍。只是,在小學生心中萌芽的興趣種子,能否在港得到充分的栽培?
年歲漸長 漸輕理重商
不少家長為栽培子女不遺餘力,近年奧林匹克數學班如雨後春筍,在推動數學風氣和引發興趣方面功不可沒,但也有不少家長抱有美化子女履歷的功利心態。這種心態到學生中四分科時更為明顯。成績好的學生絕大多數選修理科,主要是視理科為精英班,重理輕文,喜歡物以類聚。這些優才中的尖子,升上香港的大學時,除醫科外,往往改選與金融商業相關的課程,變成重商輕理。要選讀理科的,不少負笈海外。
理科尖子生投商,皆因在本港金融中心容易找到薪酬最優厚的工作。優才集中在金融業和商界,令金融業不斷壯大,又吸引更多優才學生來投,逐漸形成金融業獨大的趨勢。如何令本港學生的科學潛質能夠得到好好培養,有關科學知識、才能和創意能夠得到社會賞識,為個人和社會創富,不但是教育界,也是政府和工商界要多動腦筋的課題。
讀文科好似好輸蝕咁
但係我愛文史哲
文章定位: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