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布拉格之前,雖然買了幾本GUIDE BOOK,但今天卻興奮地想隨意走走。這樣美的一個都市,到處走,到處是驚奇。多樣的建築風格,真教人不知該先看那個才好。
抬頭四處張望,不遠的前方好像有座高塔,直覺地就那邊走去。走在石磚路上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光是走路也可以很浪漫。沿著石磚路走去,沿道的建築,不論是陽台,窗台或壁沿都是人形塑像,有的站著,有的頂著陽台,更有的坐在壁沿若有所思。沿路走著,“聖經“的影響之大之深,在此便可深刻的感到。在這些裝飾建築的人像,畫像造型裏,隨處可見聖經人物、故事或場景,人們將信仰和建築結合在一起,使得外來的我,不容易找到文化的共鳴,換句話說,每種感覺都是一種新的感受。
語言不通是在這裏的第一個體驗,所有會的語言,在這裏全被卸了武裝。除了微笑以外。但畢竟微笑不能當飯吃,來到路旁的熱狗攤,唸著我會的單字,“HOT DOG“ 和“CAPUCCINO“。多虧這服務小姐的天資高,才讓我得以吃到今天的早嚏C順著直覺往前走,來到了捷克國鐵的車站。和電影“中央車站“的感覺很像。矮矮地月台,比鐵軌高不了多少(這和台灣,日本的月台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這使得火車身形顯得特別龐大。鋼架挑高騰起的空間,更讓整個車站散發一種滄涼別離的孤獨氣氛。車次的廣播在異國的空氣裏漂盪回響,忽然,火車吐了聲叫,拆散了車裏車外的人,便緩緩地滑出了車站。
『真是奇妙,那感覺彷彿是電影中的一幕』,我望著火車如此的想著。
走著走著,來到了火藥塔。高高的四方尖塔,有著黝黑的外表,牆上依然是美麗的雕刻人像,人像手中的金色權杖,在陽光裏閃閃發亮,在牆上略黑的背景下,更讓人驚豔。相傳在幾世紀前,此塔曾用來儲存火藥,因而得名。在火藥塔旁是有名的“市民會館“,市民會館原是讓貴族們聚會的地方,裏頭的裝璜自然不在話下。水晶燈,馬賽克拼圖,還有名捷克畫家MUCHA所畫的名壁畫。(有興趣請參考
http://www.mucha-museum.co.jp/index.html)看了只能用“冠冕堂皇“四個字來形容。在這裏面,經常有樂團來此表演,會館外,有釵h穿著著類似電影“阿瑪迪斯“中人物服裝的工讀生向遊客們推銷音樂入場券。由於現在正值旺季,一場由布拉格國家樂團演奏的105分鐘音樂會,只要新台幣約1000元出頭,若有學生證的話更可以不到1000元的代價欣賞一場高水準的演奏。穿過大街和石磚小巷,這裏的遊客真是多,但東方臉孔在此要算少數。每當看到導遊揮舞著小旗子,召集團員為他們解說時,就可發現各國藉的遊客還真是不少。每次想湊過去聽個免費的解說,常是失望而回。因為他們不是說英語,雖然看起來是西方面孔…。
來到聞名的“CHARLSE BRIDGE“也就是出現在電影“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開場幕的那座橋。橋上的兩端有著漂亮的石雕像群,沿橋而立。橋的兩旁有釵h街頭畫家和工藝家,展示和販賣他們的作品。在不遠的一角,更有著三人樂團表演JAZZ音樂,沙啞富磁性的歌喉,讓釵h人佇足欣賞。我跟著人潮排隊,只為了要觸摸傳說中可以為人們帶來好運的唯一銅像,對照著旅遊南中的照片和實物中被摸得發亮的部分,嗯,這個傳說是真的。
沿著河岸走,不同世紀的建築,一幕接著一幕地賞賜著你的眼。走到河岸邊的BAR,點了杯琥珀金黃,帶著雪白綿泡圓冠的啤酒,遠眺CHARLSE BRIDGE,輕啜一爽口啤酒…哇!…BRAVO。背起背包再往山上走,來到了布拉格城。正巧遇上了衛兵換哨,那嚴肅的表情,和一絲不苟的動作,像極了中正紀念堂的衛兵。不過,有一名或閉O新手,在遊客的逗弄下,雖然在墨鏡的掩護下,他極力地壓抑,但不聽話而微微上揚嘴角卻早已透露了一切…。
走進布拉格城,來到裏頭的一座教堂前,門口旁聚集了30多人,一問之下才知再半個小時後,有一場小提琴演奏會要在這教堂裏舉行。興之所至,付了340克朗(相當於320元新台幣),選了前排的位置,坐了下來,靜待這表演。由於教堂是由石頭所搭建,在裏頭有說不出的涼爽,樂隊就在前方略高的樓台上展了開來。在建築設計的影響下,悠揚的琴音就在這空間裏迴盪。在幾首熱身的曲目之後,首席小提手登場了。韋瓦第四季中的“秋“和“冬“在他那如閃電般的躍動的指法下,串出一首首動人的樂曲,那感動,雖是不懂音樂的我,卻也久久無法忘懷。
下午九點,天色仍像是台灣夏天4,5點的光景,我滿懷著驚喜,踩著稍累的步伐回家。 12小時的漫步布拉格,我心滿意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