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成癮症.威力嚇死人!
「厚,網路斷掉了,我要怎麼MSN啊?」愈來愈覺得自己離不開網路嗎?小心得了「網路成癮症」!根據統計,有57.3%的中學生認為網路在生活中佔有很大份量。而大學生更是花費數倍的時間在網路上,除了找報告資料或與朋友通信聊天,不少人是掛在BBS站東看西看、分享生活,更有人一日之計在於「按」,每天起床不先開機,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
「如果電腦開著,卻連不上網路,那種感覺比沒有電腦還焦慮!」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小甜只要開著電腦,就很難離開網路。她不但信箱設定5分鐘自動收信,連msn都要開著方便朋友留言,一但聽到喇叭發出「叮咚」的訊息,她就會衝回電腦前看看是誰丟給她訊息。
■ 青少年.休閒新趨勢
根據富邦文教基金會日前發表的「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中發現,青少年最不能沒有的是手機(67.6%)和網路(57.3%),而中學生每周休閒活動時數為34.26小時,其中「上網」或「玩電腦打電動」的時間就高達12.27小時,顯然青少年的休閒趨勢已經逐漸傾向電腦及網路。
這個現象在大學生中更明顯,根據學生媒體文化一周針對北區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有超過5成的大學生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而上網除了收發信件或查資料,還有近4成的大學生會不斷注意有無新信件,有7成2的大學生則是不斷注意通訊軟體中有誰上線。
「並非無法離開網路的行為都是成癮症,必需要靠其餘的表現來判斷。如果你每天上網超過4小時,而且對網路的依賴感非常深,從網路上得到的滿足感與日俱增,沒能上網就很焦慮,甚至影響到平常作息,這樣的情況持續6個月以上,就構成精神科定義中的成癮。」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說明。
「網路成癮求診的患者中,7成以上是12歲到18歲青少年,多半是家長發現孩子的生活習慣改變或出現其他毛病,才想到要來就診。」許正典說,雖然很多人都離不開電腦,但還只是網路使用者或網路濫用者,若非影響到生活,還不至於到網路成癮。
隨著科技生活的日漸進步,網路成癮症成為新興的心理疾病,有小孩離不開網路被爸媽帶來看診,還有成年人因為猛泡網咖而來看診。「曾有年約40歲的中年男性因為每天都泡網咖,騙家人說他要去上班,其實是去網咖裡上網一整天。最後是老闆看不過去,怕他猝死在網咖裡,才說服他來看診。」許正典舉例。
「其實網路成癮的過程和菸癮與酒癮很相近,多半都是偶然中接觸到,或經同儕的帶領而接觸,但是逐漸會從使用者變成濫用者,最後成了成癮者。」許正典說,重點是在為什麼會逐漸進階,例如透過網路而啟發潛在不願表現的人格等原因。
■ 成癮者.類型各不同
根據許正典觀察,網路成癮者可分幾種類型,像是語言使用有困難者,這種類型比較喜歡利用網路溝通,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當面接觸會有恐懼感或害怕得不到希望的回答。「最明顯的狀況是,他在msn上會很自然地表達自己,但面對面看診時,問他好不好?他只會說還好啦,與網路上健談的形象完全不同。」
其次就是熱衷線上遊戲者,這類型的求診患者多是青少年,他們對於連線遊戲的「練功」、「換寶物」或「破關勢如破竹」等非常著迷,不只是可以掌握線上遊戲的爭奪快感,多半也夾雜著社交情緒,特別容易與遊戲者交朋友,久而久之就習慣於這樣的虛擬社交模式。
「資訊焦慮症則是比較多人有的毛病,特別是與工作有關係。這類型的人通常會不斷需要新資訊,三不五時就要注意一下有無新信件或有沒有人找他說話。如果沒有資訊來源,他就會非常的焦慮。」許正典說明,資訊焦慮者比較不會網路成癮,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可以掌控或選擇資訊。
上色情網站、賭博或購物也是網路成癮者的類型之一,不過許正典認為這並非是網路造成的,而是多了一個管道可以去解決自己的需要,與現實生活中的購物狂或病態性賭博狂是類似的,再加上網路使用的便利性,才比較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 戒掉e癮.疾病不來找碴
「如果依賴網路到造成生活混亂,例如學業退步、用餐習慣改變、人際關係出問題與生活習慣改變等,或長痘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是網路成癮徵兆。」許正典舉例,曾有皮膚科的患者轉診到精神科,原因是痘痘都治不好,後來才發現患者天天上網到半夜,痘痘當然永遠都不會好。
除了身體健康的改變,網路成癮症有時也會伴隨菸癮、酒癮與嗜吃等,因為當使用電腦時太專注或太焦慮,男生多半會抽點菸、喝點酒來降低焦慮,女生則是不斷地吃零食,有時候則是因為手嘴太無聊得做點事,久了還會伴隨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心血管疾病或肥胖等慢性病。
「不少人則有強迫人格特質,一日之計在於『按』,每天不開機就好像沒完成儀式。」如果這樣的情況已經造成困擾,許正典說,最快就是「戒」,不過得撐過痛苦的階段後才能恢復正常。「要不然就是吃點虧,就不會一直成癮下去,例如平常愛網路交友的人,如果每次都遇到恐龍,就不會再眷戀網路交友。」
而沉迷網路遊戲或交友,很多時候也有可能造成虛擬與現實混亂,認為現實生活的自己就是網路上的那個帥哥美女,因此愈來愈不喜歡接觸現實生活,反而以虛擬生活為主。許正典說明,像這樣的狀況很可能會造成人際關係出問題,因此家長和老師要特別注意孩子的情況,適時地將孩子拉回現實。
「最重要的還是時間管理和培養多元的興趣,這是青少年時期很重要的事。」許正典說,容易罹患網路成癮症的人,多半無法控制時間、衝動性太強以及沒有什麼其他興趣,因此才會將生活寄託在網路上,如果又在網路上得到正向增強(例如線上遊戲破關神速),那就會愈來愈沉迷。
許正典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協助孩子建立正確健康的網路使用觀念,學會妥善分配時間以及保持使用電腦的彈性,並且將網路下個定義(例如知識的來源還是娛樂的調劑),讓孩子可以自我判斷網路對他來說是什麼,擁有什麼樣的功能。其次就是幫助孩子培養其他多元的興趣,如此就不會永遠黏在電腦前了。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可能「網路成癮」?
1.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
2.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你上網的需求?
3.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
4.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暴躁?
5.你在網路上的時間時常比原來預估的還要久?
6.你是否因為上網而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7.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的涉入程度?
8.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焦躁不安的情緒?
■ 解答:
根據 Kimberly Young 提出的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如果上述的問題中,你有5題或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就代表你是網路成癮者。
■ 資料提供: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 主治醫師:許正典
■ 記者:陳怡靜、陳再興 專題報導
■ 來源:2004-07-11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網址:
http://udn.com/NEWS/m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