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11 22:24:23| 人氣8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英九想當毛蔣「傳人」?(13/ 06 /2009 綠色短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英九想當毛蔣「傳人」? 

 

    馬英九在兩岸經貿與旅遊急驚風傾中後,最近又語出驚人丟出「識正書簡」震撼彈,引發朝野撻伐之聲不絕於耳;儘管總統府被迫以所謂「兩岸可以朝野協議的方向建立共識」打圓場,但九劉政府亟欲與中國文化接軌的企圖昭然若揭,較諸外交休兵或軍事互信等自我矮化、不戰而屈行徑,益加丟人現眼。

 

    然而,「識正書簡」在坊間沸沸揚揚之際,許多人以為這是毛澤東力倡,所以蔣介石唱反調而導致一中一台「書同文」之道漸行漸遠,甚至有人衍生簡體字即「共黨陰謀」「忘本賣國」,因此從五0以迄九0年代,國民黨文工會及警總對於簡體字書報的管制幾乎是斬草除根,有些人甚且誤觸法網還被扣上匪諜紅帽子,這種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所遺留的餘緒陰影揮之不去,無怪乎大家會視如過街老鼠!

 

    但若仔細檢視簡體字的發展過程,其實首倡者錢玄同早於一九二0年便在《新青年》發難,時人對於「倉頡造字,鬼哭神號」的印象猶新,文字演變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乃至楷體等五次改革,歷經四千年才由秦始皇「一統」七國文字,其後雖於魏晉南北朝出現過簡體字、或經歷過武則天推動十五年才只創造十八個簡體字的歷史著眼,即不難管窺文字改革工作艱鉅之一斑。所以,中華民國教育部在一九三五年首度公布三百廿四個簡體字,隔年便馬上遭到行政院責令「暫緩」推行,顯見要將有之兩萬一千一百八十四字簡化是高難度工作。

 

    即使政院在一九三六年廢止簡體字推行,但,非常詭異的是,蔣介石於一九五二年責成考試院副院長,亦即《新人生觀》作者羅家倫「些文章,製造輿論」來進行文字改革,這位身兼教育部簡體字研究委員的前清大校長,遂秉承上意發表「簡體字提案必要」予以鼓吹;孰料,胡秋原等一百0六位委員在立法院提案此舉是「毀滅中國文字及國家命脈」,對羅家倫口誅筆伐,遂使蔣介石這項文字的改革是無疾而終。

 

    蔣介石在台碰了釘子,反而促使隔海分治的馬英九同鄉毛澤東於一九五六年全力推動簡體字改革,第一波便祭出五百一十六字,其後在一九六四到一九八八年間,中共再發動四波文字改革以克竟全功,達到毛澤東所揚言的「非廢除中國方塊字不可」境界,甚且迫使聯合國自去年開始「化繁為簡」,而中國也在全球對外全面輸出簡體字教育,連星、馬等國也難以倖免。

 

    即使「批孔揚秦」過的中共政權反其道而行在各地普設「孔子學院」,或者蔣介石來台後鼓吹簡體字便馬上淺嘗即止,可見兩岸的民意與國情確實南轅北轍!如今,連「一國兩制」下的港、澳兩地都沒推行「識簡書正」,誠不知以「區長」自居的馬英九在猴急什麼?難不成他想完成一九五二年的「蔣公竟遺願」?

台長: 蔡漢勳
人氣(8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