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29 23:51:48| 人氣66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陵春夢與「中日和約」(02/05/2009 綠色短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陵春夢與「中日和約」

 

稍為具有基本常識的現代人,泰半都了解「以史為鑑」「鑑往知著」等成語,藉此記取過去的事實或教訓來剔勉未來之發展或避免重蹈覆轍,因為,任何局勢都有可能殷鑑不遠。

 

以最近所發生的兩岸政局發展為例:國民黨九流政權刻意選在台北賓館舉行「中日和約」於一九五二年四月廿八日簽締場景,複製雙方代表葉公超、河田烈銅像達成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管轄權之歷史畫面。結果,引發執政當局與在野黨人士不同解讀,意味著雙方認知南轅北轍、雞同鴨講;同樣的,以江丙坤為首的海基會成員,被中共處心積慮安排在四月廿四日打敗國民黨的「南京淪陷」一甲子之際,舉辦所謂的第三次「江陳會」,對共產黨是具有特別政治隱喻的,對中國也是具有高度政治意涵的特別安排。國民黨完全中了中共統戰的設局卻還沾沾自喜,真是自取其辱至極。

 

誠如眾所周知的史地知識,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所在,也是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政權象徵,因此,當解放軍於一九四九年在國民黨的總統府升上五星旗時,不啻意味著國共內戰的態勢已定,中共儼然勝券在握,毛澤東在南京解放時發表毛詩「鍾山風雲起蒼皇,百萬雄獅過大江,虎踞龍蟠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對於亡命來台的蔣家孤臣孽子而言,必然是不可承受的重;孰料,兩蔣時代雷厲風行的「反攻大陸、殺朱拔毛、消滅萬惡共匪」或「漢賊不兩立、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等政策,到了李登輝執政十二年時還能守住「戒急用忍」底線,但到了馬英九上台不到一年便告破功矣!

 

國共之間勢不兩立的恩怨情仇,並非毛蔣意氣用事之爭,本質上是共產黨極權專制與民主法治機制在分庭抗禮;雖然蔣介石係「假民主之名行專制之實」,但對外還是以打著「堅守民主陣容」自居,而其子蔣經國自知沒有「反共必勝」之餘,遂也被迫逐步解嚴、解除黨禁和起用台籍政治人物,算是回歸民主道路,此與中共迄今仍然違反時代潮流在搞「以黨領政」「以黨領軍」或「隔代欽點接班人」等反民主完全涇渭分明。

 

然而,對於民族主義極為強烈的中國而言,即使蔣家之徒子徒孫隔海分治已有六十年,兩岸制度與人民思維完全是「一邊一國」定型;但卻始終軟硬兼施想要解放台灣,所以過去才會短兵相接發生了「古寧頭戰役」和「台海導彈演習」,但因美國撐腰相挺,遂使中共武嚇束手無策,於是乎退而求其道得以統戰伎倆誘惑,沒想到國民黨對此政治操作的安排意圖卻茫然無知,絲毫不察就馬上入甕。

 

從馬英九啟動兩岸復談和三通之後,國共之間的明爭暗鬥馬上高下立見,九流政府所委派的江丙坤,居然傻呼呼到同意被安排參訪南京故「總統府」,而且挑在蔣介石被推翻一甲子的日子造訪,這可真是吃盡國民黨的豆腐。如許明目張膽羞辱台灣執政當局的行止,國民黨可以厚顏無恥還沾沾自喜,台灣人豈能不提高警覺。

台長: 蔡漢勳
人氣(66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WU MI
文章用字流暢精美,歷史事件了解之透徹,以公平的語調評論世事,我想這是台灣社會所應該聽到的聲音。現今知識份子所讀的是賺錢的知識,也難怪對於政治人物的喜好全憑直覺。應多看你的文章,謝謝你發表這些文章!!
2009-05-03 08:31: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