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5 01:22:09| 人氣3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壓不扁的「雙口呂」 (2005-12-15 台灣日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壓不扁的「雙口呂」
被朝野認為代理黨主席僅係「五日京兆」的呂秀蓮,出人意表地在昨天接受中常會慰留,致使外界認為趙永清可望循「柯建銘模式」代理落空,也讓各界對於扁呂間過招留下難忘的印象。

呂秀蓮言行的翻來覆去,可在昨天白日之表現一覽無遺。首先,她對阿扁總統於前晚發出的「不堪其擾」訊息,連本加利地在參加蕭智謙告別式時奉還,直批當家的、掌權的人太過「近視」,只考量到眼前權力;隨後又對近日來的紛擾現象感到「可笑到家」!頗令外界錯愕不已;即使後來有閣揆謝長廷自告奮勇「對號入座」,但大家都很清楚,呂秀蓮完全衝著阿扁而來!

上午的告別式場合,既已重砲瞄向當家掌權者,明顯對阿扁釋出分道揚鏢之意;到了下午進入民進黨之前,儘管已將參加告別式的黑衣換上紅衫,但仍難掩怒顏地向媒體表達「堅辭」立場!殊不料中常會閉門協商近三個鐘頭後,呂秀蓮忽然一百八十度翻轉「同意慰留」,亦即在明年1月15日投票選出黨主席之前,民進黨黨機器將由其駕馭。

呂秀蓮前後不一的動作,究竟是否「欲擒故縱」?究竟是否如坊間繪聲繪影「吃人夠夠」?其實,仔細回顧上週三之中常會的時空背景,呂秀蓮自承「原本不擬出席,因總統明示她應出席才參加」,刻意凸顯本身係被趕鴨子上架!但在當天某報第二版之「焦點新聞」頭條消息橫跨全版橫標題是「黨內研判:爭黨魁‧呂秀蓮企圖心強烈」,便透露「三合一」選前,呂主持過黨務改革會議,對黨的興革展現強烈企圖心,加上曾角逐過第8任黨主席,暗示著她未來「一定會出手的」!果不其然,呂秀蓮便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順水推舟,而且還強調阿扁「明示」才參加;豈料碰了「自行負責,毋庸報告」釘子後,她又丟出「為總統看守民進黨」的下台階,完全不顧及阿扁敗選重挫心情,實乃不合時宜之舉,重履過去「白臉黑臉」覆轍。

此外,呂秀蓮對外宣稱「近日來忍辱負重多方聽取意見,無非希望因應敗選劣勢,力挽狂瀾,重振黨風而已」;表示初衷本諸好意,孰料結尾卻丟出「鑑於改革既遙遙無期,何必淪為派系鬥爭之祭品」!使得民進黨上上下下全都中箭落馬,完全沒有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的《相信台灣》一書有感而發描述:

「改革者必須同時與保守派和激進派兩面作戰。保守的既得利益者一定反對改革;激進派則認為瑣碎的改變沒有意義,希望有結構性與整體性的大改革…這是一項沒有人感謝的工作。」(92頁)顯示阿扁總統深刻體認「改革遠比革命困難」!不可以動輒祭出「改革既遙遙無期」為遁詞,更不宜歸咎「淪為派系鬥爭祭品」,所以,呂秀蓮的言行舉止確實觸犯眾怒,意味著執政5年多的民進黨政府不但是「外行政權」,更暴露出執政黨「內鬥內行」,這也無怪乎阿扁總統會出面以杜悠悠之口。

然而,薑畢竟是老的辣(呂生於1944年6月7日之「諾曼第反攻登陸」,阿扁則是1951年2月18日),扁呂兩位正副總統高人過招結果,不但黨內同志看得心驚膽戰,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見狀呼籲「以和為貴,相忍為國」;至於市井小民的觀感,恐怕更是永生沒齒難忘吧蚣特別是呂秀蓮翻臉像翻書的行徑,完全顛覆台灣傳統女性的角色,也使民進黨的形象大受影響,特別是相較國民黨呈現之「馬英九現象」,呈現此消彼長效應,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了解呂秀蓮自1971年返台後的所作所為,譬如在當時倡導「新女性主義」,創辦「拓荒者出版社」,乃至於參與《美麗島雜誌》而繫獄等大起大落際遇,若非有過人意志與毅力,勢必難以熬過如許不凡歷練;唯一該見怪者,僅能歸咎阿扁太晚「認識」呂秀蓮,兩人初識於1993年,當時邂逅在紐約的「台灣加入聯合國促成會」,阿扁自認那時候「來去匆匆,印象並不深刻」,直到1997年補選桃園縣長時,阿扁奉派為呂秀蓮之競選總幹事,這才有進一步接觸;而當時的呂秀蓮,其在政壇的起步已較阿扁「前進」,除於1993年選上立委、1996年被聘為有給職國策顧問,堪稱在閱歷上較阿扁扎實,並非只是阿扁眼中之「認真又有強烈企圖心的女性」而已,更是有著傳統女性所未具備之反骨精神,加上姓氏為「雙口呂」使然,能言善辯且語不驚人死不休,任何男性都會深刻感受其不甘雌伏本質,故其大動作自也不足為怪。

台長: 蔡漢勳
人氣(3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