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7 03:08:10| 人氣6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民黨黨慶祭 ( 2003/ 11/ 24 「台灣日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民黨109年祭

1949年的12月11日,影響台灣至深且鉅的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從四川重慶越過千山萬水遷移到台北,在此之前,象徵極權領導統治中國大陸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早於該年2月1日便被迫自首都南京流亡到廣州,及至10月12日再搬到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

38年流落到台北

結果,殊不料國軍兵敗如山倒,僅落腳大西南不足兩個月遂轉進來台。國民黨在民國38年的「向左走,向右走」,最後流落到台北原為日本海軍招待所的現址停擺,其實早就有跡可循,因為,下野的蔣介石早於8月1日便在草山設立總裁辦公室,10月16日並於流亡處附近創辦「革命實踐研究院」,不啻顯示這個原名為「興中會」,在1894年今天(11月24日)始軔於檀香山的古老政黨,即使在1905年7月30日、1914年7月8日於東京改名為「中國同盟會」、「中華革命黨」;1912年8月13日與1919年10月10日再易名成「國民黨」、「中國國民黨」在上海、廣州掛牌,歷經109年滄桑,先後於美日及大江南北建黨,結果逃不出在台落地生根宿命。

選民證明老店東去

對於這個百年老店的是非功過,兩岸人民在1949年與2000年,分別透過戰爭和選票的方式,給了歷史一個交代。但對如許殘酷的喪失政權,蔣介石亟思「反攻大陸」,聲稱生靈塗炭的大陸同胞必然揭竿「以迎天師」,行徑正如當下連宋所謂的「政黨輪替」說,都禁不起時間檢驗。箇中原因固然罄竹難書,前者已因蔣宋王朝「蒙主寵召」而有定論,後者則因「鐵血聯盟」各懷鬼胎,已然隨著選戰的激化,再次由選民證明其大江東去。

其中,最弔詭的連宋配「劇本」中,宋楚瑜在1999年7月16日宣布自行參選總統後,儘管曾遭致當時黨主席李登輝首次重話批宋「只想當第一」、「不要用錢買總統」,大內高手出身的宋楚瑜居然還在報端發表「寫給國民黨員的一封信」,除諷刺國民黨將選舉當成「權術」與「錢術」交互運用外,他並將該年總統大選形容成「好像是國民黨與國民黨的歷史之爭」,因為5位參選者均與國民黨關係匪淺!指稱:連戰是國民黨的候選人,他自己當過國民黨的秘書長(1989-1993),陳水扁「學生時代領過黨證,背過青年守則」、許信良「曾經是中央黨部青年才俊」;唯一不是國民黨員的是李敖,「但他卻是代表著自詡為正統國民黨的新黨參選」,5位候選人彷彿5種國民黨的分流,帶著5種對國民黨的體驗與記憶。

接著,宋楚瑜在這封信內數落國民黨「熱中於在權勢和權術的世界裡翻箱倒櫃」、「黨庫的錢越賺越多,支持的選民卻越來越少」、「國民黨高層的手法是集近年權術與錢術之大成」……結果,言猶在耳,宋楚瑜卻和他抨擊過的連戰、王金平等高層攜手結合了,如許青出於藍的橘營謀略,令人不禁想起宋之小同鄉的毛澤東,過去與國民黨不正是分分合合,搞到最後還是撕破臉、隔海分治。

鐵血聯盟老K難回天

不過,連宋配的「鐵血聯盟」是否會像國共合作不歡而散的歷史重演,目前還在蜜月期而難以置喙;但是國民黨內部已有改名為「台灣國民黨」之呼聲,較早年代也曾有左翼黨員在香港另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而中國國民黨轉進台澎金馬地區後,在蔣氏父子辭世不久便曾細胞分裂,首先是黨內少壯派的新國民黨連線趙少康等人出走,他們批判李登輝主席「叛黨、毀黨、背離中山思想」,自詡「國民黨完全變質,唯有組黨才能拯救國家」,因此原本計畫登記為「新國民黨」,遭致內政部駁回後遂取名為「新黨」,儼然是「新國民黨」之簡寫;隔年,以許歷農為首的國民黨軍中黃復興黨部骨幹班底,另立門戶成立「新同盟會」(與中國國民黨之前身幾乎同名,僅多了「新」字),和新黨互相呼應,最後並融為一體,目前係由郁慕明領導。

新黨與新同盟會的出走,並未影響國民黨「家大業大」之榮景,反倒是宋楚瑜被開除黨籍而籌組成親民黨(據傳原擬取名新民黨,後因與抗日時期之漢奸組織類同而改名),多少影響了政黨輪替之新局面;如今,新黨、親民黨不想回娘家共同打拚,僅想組成「聯盟」而各自保存實力,可見109年的國民黨老店儼然回春乏術。
 

台長: 蔡漢勳
人氣(6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