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8 17:22:36| 人氣2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風水輪流轉的外交戰 (15/ 09/ 05《香港信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風水輪流轉的外交戰

備受全球矚目的聯合國第六十屆大會,由於欣逢此一國際組織甲子週年祭,加上世界一百七十餘位國家和政府元首都將出席為期三天的高峰會,因此更是使得這個標榜「由愛好和平的國家組成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並同心協力促進社會發展」之組織受到外界高度重視與期許。

回顧台灣自從一九七一年被迫退出聯合國以來,雖然兩蔣時代係以「處變不驚、莊敬自強、慎謀能斷」來平息島內朝野的失落感,但聯合國畢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之真正國際舞台,任何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若未參加該組織,則彷彿並非國際村的一員,甚且可能被視同「國際孤兒」而倍感難堪;因此,台灣自一九九二年底開始展開部署,首由行政院創設「參與聯合國決策小組」,刻意迴避朝野傳統使用之「加入」或「重返」字眼,希望藉此(參與)在「意涵上較為抽象而概括」的用詞以達到目標!

然而,國際外交的殘酷現實畢竟與文字魔術措詞之意境南轅北轍,因此,台灣當局迄今已正式向聯合國叩關十三次,全都不得其門而入;雖然,在今次大會提案上係首度採取雙管齊下方式,除運作十二個會員國依舊傳統提出「籲請聯合國大會確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外,並再爭取到十五個會員國連署提出「聯合國在維護台海和平方面扮演積極角色」之提案,希望後者能「盜壘成功」。

扁政府之所以會祭出「維護台海和平」的提案,主因是總結過去十二年失敗的經驗,所謂「確認台灣代表權」之提案根本是死胡同,只要中共不點頭,台灣永遠會被摒棄於外,這是不容自欺欺人的事實!因此,趁著第二次世界結束六十週年的千載難逢機會,設若提出兩岸和平共處之議案,或許會在此一時空背景下博得部分與中國有邦交者之青睞,從而達到聯合國過去許多反對者的共鳴,那麼便也達到一半的目標!

台灣方面祭出和平的戰略,不禁使人不由得想起一九五○年時,中國曾於韓戰爆發後不久,派出伍修權,喬冠華組團到聯合國控訴「美國武裝侵略台灣案」!因為美軍第七艦隊奉令巡弋台灣海峽,企圖阻止解放軍渡海作戰(美方同時也擋住國軍反攻大陸),因此在第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案,旋於該年十一月間派出九人代表團出席安理會,針對「控美案」展開鬥爭。當時,蔣介石雖已撤離大陸而轉進台灣,唯聯合國席次雖由中華民國代表坐鎮;雖然北京當局早於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建政前夕的政協會議通過「否決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出席第四屆聯大的資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並由周恩來致電聯合國聲明「國民黨反動政府已喪失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的根據」!但畢竟不敵以「美帝為首的反共勢力之抵制」,所以縱然在一九五○年便已知會聯合國有關中共代表團名單,但仍延宕到一九七一年才順利取代台灣。

此期間,蘇俄首先發難指出「中華民國已失去大陸,無權代表中國」,後來經由加拿大提案設立「中國代表權問題」的委員會,但因台灣在美方支持下穩如泰山,導致周恩來等人想出「控訴美國武裝侵略台灣」的提案,派人到紐約聯合國安理會上陳述「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堅決反對美國藉聯合國的名義,使其非法侵略台灣的行為合法化,徹底駁斥美國製造的『台灣地位未定論』!重申中國政府必將收復台灣,完成統一大業立場」,向聯合國各會員國先發制人表態反對美國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政策。

如許透過「控美案」來夾帶爭取聯合國代表權的外交鬥爭,周恩來當然清楚理解到形勢比人強之無奈,因此他也針此提及「我們再等它三年、五年、七年、八年乃至十年,等我們的力量強大了,再進去不遲,總有一天會請我們進去」。結果,自一九六一年第十六屆聯大召開後,首次提出「中國代表權問題」議案,隨著法國、加拿大等國與台灣陸續斷交的骨牌理論效應,到了第二十六屆便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將國民黨集團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及所屬機構驅逐出去」,北京當局終於進入聯合國。

回顧一九五○年當時的中共策略,是透過「控美侵略台灣」而敲啟了有關兩岸競逐聯合國席位的契機,如今,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集團早已失去執政權,取而代之的扁政府首次祭出以「聯合國在維護台海和平方面扮演積極角色」,試圖以低姿態方式叩關,不啻呈現出兩岸外交戰之風水輪流轉局面。
(15/09/05《香港信報》)

台長: 蔡漢勳
人氣(2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