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08 13:44:30| 人氣4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蔣介石果真死不瞑目(07/ 04 / 2005 香港《信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蔣介石果真死不瞑目

俗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係形容慎遠追終的掃墓景致,不過,台灣地區由於氣候反常,清明假期非但沒有春雨料峭,寶島各地全都艷陽高照;不過,玉山等崇岳峻嶺則因三月雪未溶,形成如同政壇朝野勾心鬥角的冷暖自知情況,使得外界甚難瞧出一丁點端倪,只見泛藍與泛綠陣營頻頻出招而「霧煞煞」。

首先是國民黨率先由江丙坤領軍上京,達成「十點共識」,連戰則刻意出訪東瀛,參觀愛知博覽會及櫻花祭。而台聯則由新任主席蘇進強帶團參拜東京靖國神社,引爆無黨籍的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及保釣人士嚴重抗議!至於親民黨與新黨雖無大動作,但都不約而同表態也將組團訪中,使得扁政府急在清明節召開「兩岸政經新情勢」會議,歸納七點結論,希望藉此降溫泛藍陣營爭相上京熱潮;不過,卻被連戰數落成作威作福的井中蛙、自我封鎖之駝鳥心態。

泛藍陣營掀訪京熱

姑不論藍綠雙方孰是孰非,到底國親新三黨的「登陸」上京朝共是否為兩岸和平舖路、台聯參拜靖國神社是否促成台日之間安保協防共同據點,以及扁政府重申「和解不退縮、堅定不對立」的處理兩岸關係原則是否緊急煞車(法務部甚且已對江丙坤是否觸「私與外國訂約罪」進行分案偵辦調查!當事人則回應社會自有公評),上述朝野的大動作,都有待時間檢驗,唯值得正視之現象,莫過於今週之蔣介石卅年祭場景。

誠如眾所週知的制式排場,台灣在國民黨長達五十五年的一黨專政統治下,蔣介石與蔣經國身後所暫厝的桃園大溪慈湖與頭寮賓館,向被視為「政治圖騰」,非但扁呂兩人在初掌大權時曾聯袂前往晉謁以穩定軍心,即連李登輝在十二年國家元首任內也不敢造次,必須在百忙中撥冗前往兩蔣墓園致敬;但是,今年之泛綠陣營晉謁活動全都絕足,儘管分別辭世卅年的蔣介石、十七年的蔣經國,刻已決定在九月四日移靈到台北縣汐止的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入土為安(頃於三月七日破土,兩蔣墓園是合葬在同一陵寢內,鄰旁尚有前總統嚴家淦、以及蔣緯國等將領),意味著今年的大溪晉謁兩蔣活動是最後一次,但執政當局仍刻意視而不見。

「子弟兵」數典忘祖

民進黨不把握末次機會在慈湖晉謁蔣介石,尚屬情有可原,但從國民黨分家的台聯,其主席蘇進強係陸軍官校栽培之高幹,對於台灣各方尊奉為「革命軍之父」的蔣介石,理應保持飲水思源美德前往大溪謁陵(尤其是他剛接掌主席職務);殊不料卻是在清明節前夕,打破禁忌在靖國神社參拜供奉於內的兩萬八千餘位「台灣人日本兵」亡靈,其中包括台聯精神領袖李登輝之兄長李登欽(服役日本海軍而在菲律賓陣亡),因而引發渲然大波,連負笈過京都大學的謝長廷也在行政院院會上直批此舉有爭議!民進黨立院黨團質疑其動機,並表達不解之立場。

對於蔣介石「子弟兵」蘇進強甘冒大不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台聯仍堅持「沒有做錯,不需道歉」!誠令其他陸官畢業的國軍同袍為之汗顏;而蔣經國與章亞若的私生子蔣孝嚴(甫於最近才改姓成功),也不把握這最後一次的大溪掃墓機會,他竟興沖沖地跑回中國祭拜母墳,並且代表國民黨參與陝西扶風的黃帝祭典,其捨近求遠的行徑,也使時人深感匪夷所思。

兩蔣名言隨風而逝

不管蔣介石的子弟兵或蔣經國庶子之政治盤算為何,好歹國親兩黨主席倒是接踵晉謁,連戰本人是趕在清明節(這天恰好也係蔣介石逝世日)前夕返台,而宋楚瑜則趕在連戰謁陵前一刻祭拜,兩位黨主席都先後在現場發表「儘快擇日到中國」的談話,全都不遑多讓之勢,使得朝野聞悉都感到錯愕。因為,兩蔣生前所堅持的理念與立場,便是與中共「勢不兩立」,譬如蔣介石在一九四九年潰敗亡命之際,便曾於日記詳載中共「用籠絡、離間、拖拉、拆散等手段,尤其強調『國共合作』等口號,以施展其詭計……以行其毀滅我黨革命之基業……」「所提『國內和平條款』,使李宗仁……之投降派亦無法接受,而不得不宣告絕裂,對匪作戰……中華民國之生機與國民革命之復興,立即在此乎」;至於蔣經國在《守父靈一月記》也述及「吾父所遺憾者,乃未能完成滅共還鄉之志,父親死不瞑目,亦在此也」「共產黨不但是殺人的魔鬼,尤其它使用威脅、利誘、欺騙、收買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些言猶在耳的兩蔣名言,儼然早已隨風而逝矣!
(07/04 /2005 香港《信報》)

台長: 蔡漢勳
人氣(4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