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4 08:41:09| 人氣1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上的今天278年06月15日 靜觀自得九死未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上的今天278年06月15日 (星期四)
靜觀自得九死未悔

在中國文學史上,被推崇為浪漫主義的奠基者,騷賦文學的創始人,以及最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因為忠言不能進主,又不忍見亡國慘禍,乃於戰國楚頃襄王廿一年(紀元前278年)的這一天(農曆五月初五),投湖自盡於汨羅江屍諫。屈原著有九歌、九章、天問、離騷等十一篇曠世鉅構,這些作品將抒情、說理、敘事等文體融洽為一而自成新格,結合了浪漫與現實而又氣勢雄渾,不但在中國文學史上早為司馬遷的「史記」、劉勰的「文心雕龍」等典籍肯定其成就;而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1953年將屈原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予以紀念,作品的譯本則於1870年便在巴黎出現,其所受到的重視,中外古今皆然;除了文學上的成就之外,屈原在中國人心目中更崇高的地位,則毋寧來自他熱愛民族的高貴情操。他曾力主變法維新以圖自強,卻始終不能見容於朝廷,在楚懷王和頃襄王時代遭到兩度貶官流放的下場,最後終於在頓悟之後投江自盡以明志。後人在考據楚辭等作品時,發現屈原嗜愛以「九」字創作,比如「指九天以為正」「九折臂而成醫」「魂一夕而九逝」……等。而「九」字在古書中,意味沒有定數的「靜」字,當時,屈原在群臣排擠下兩度放逐,且受到「至今九年而不役」的待遇,鵠志始終未能伸展,難怪他會在「靜觀皆自得」的心境下悟出道家出世的觀念,終而走上「九死猶未悔」的悲壯之路。

台長: 蔡漢勳
人氣(1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