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4 08:37:10| 人氣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上的今天1939年06月13日 不要教理要頌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上的今天1939年06月13日 (星期二)
不要教理要頌歌

曾經榮獲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籍詩人葉慈,在人間留下「幻想錄」等多首不朽作品後,於1939年的今天溘然長逝,留下世人對這位自稱為「象徵主義者」的永恆追思。當時,在八十餘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為何葉慈會備受東西方所緬懷呢?這個答案,除了瑞典諾貝爾基金會曾經嘉野L「由於創作出永遠充滿靈感之詩作,而在精練的字裏行間以高度的藝術型式來展現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外,最令人難忘的是,他的作品深深受到東方世界之印度哲理深刻的影響。這位西方文豪之所以被印度所吸引,主因是以印度的落後,竟然能讓各種民俗、傳說和神話等故事歷久而彌新地活著,而且還成為該國文化的有機部分。這些西方所罕見的情形,使得葉慈在感悟「凡是擁有豐富民俗文學的文化,都可以產生偉大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之餘,益發肯定自己在祖國文化上去執著奮鬥。葉慈後來在「致未來的愛爾蘭」等詩中,曾自我剖白地指稱:「我把我的心投入我的詩中」「只有痛苦的心才能構畫不變的藝術作品」「我要……解除我的愛爾蘭所加諸於我心中的那種痛苦、憤懣和憎恨。我要寫一支最後的歌……不是教理而是頌歌」,如此努力用心耕耘播種,豈會不開花結果呢?

台長: 蔡漢勳
人氣(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