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又是久違的圖書館亂逛,其實本意是要尋找《24個比利》,只不過剛好被借走而且歸書日期遙遙無期,因此就開始了亂逛的老習慣。
這次憑著記憶走到推理區的書櫃,找了一下卻沒看到自己以前借過的作家(我大多看日本的作品,或許是受到大逃殺和LEVEL 7的影響吧),因此就更加漫無目地的找。偶然之下─我每次都是偶然─我看到了比較有興趣的書名,就是這本《第六個小夜子》。稍稍看了書背的簡介,似乎是與校園傳說有關,想了想,反正也沒事就看看當作消遣。
或許是因為心態的關係,我看得很快,有某些對話(有閱讀日本小說的人應該知道,日本小說的對白實在口語得可以)我甚至是快要翻閱過去。在我看完整本的時候,我幾乎有點不知道這本書的重點在哪裡,後來我自己思考過後才歸出幾個我自認為比較有價值的思考點。
第一個是作者透過主角的言語說出來的,關於「學校」這個體制。
學校為何存在?學校是個怎樣的存在?當中有個敘述(非完全摘錄):「你不覺得奇怪嗎?那些教室是做什麼用的?沒錯,它們是容器,裝人的容器。」
「這個狹窄的空間裝滿了人,......大家面向前方,乖乖坐上好幾個鐘頭,大家一起在這個地方。......四十個人上同一堂課,就會想著同樣的事情嗎?那可不一定。」
「學校就是這樣的地方,你現在放書包的那個位子,你托著腮,打著瞌睡,之前幾年以前也是,有個人像你一樣托著腮,打著瞌睡也坐在這裡。」
這些敘述有著真正需要思考的地方。學校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往正面想,他是一個細密的體制,提供有系統的規劃,讓學生接受經過安排的課程。往反面想,他試圖讓大家的思考一致化(至少就我認為的台灣教育給我這樣的感覺),逼迫學生坐在教室,有時甚至你睡覺也沒關係,人到了就好。
這是怎樣的態度?或許是因為時間拉得太長,原本好的立意經過時間的磨損也終將走向敗亡。
總之,「學校」是個思考點。
第二,關於校園傳說這個東西。
相信只要當過學生就一定對校園傳說有一定的認識,甚至每個學校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系列傳說(雖然也遇過傳說情境重疊)。而這些傳說來自何時?來自何方?實屬不可考。
仔細想來這些話題總是沒有一個考據的真實性,但偏偏大家又是這麼地相信。好吧說相信也不太對,有時並不是相不相信的問題,而是集體塑造而出的氛圍,總會讓人不知不覺就已經身在其中。
這樣的話題以這本書來看,起因於一個小小的事件,而且甚至是沒有什麼因果關係的兩件事,之後不知怎麼地變成了一個「傳統」。而且這項傳統又不是人人都知道,因此保持了一定的神祕感,在這種情況下,口耳相傳間不誇大就真的背離了人的本性。因此,傳說總是愈傳愈可怕,原本美麗的愛情故事都成了怨偶。
這應該是屬於人言可畏的部分吧,我猜。另一點就是人類集體堆積效果實在驚人,雞毛蒜皮都會變成雞毛撢子。
第三是我覺得最有趣的一點,他並沒有一個名稱可以定位,我姑且把他稱作為集體氛圍。
文中的學園祭利用了相當有趣的方式把全校學生都安排進一齣劇本裡,每個人都拿到自己專屬的一句台詞,或長或短,並依序坐下。禮堂的講台上有針對劇本的內容作出對學生的指示,因此大家在念劇本時必須依照指示念出急促、停頓等模式。
有趣的部份就在於,沒有人知道其他人的台詞是什麼,而且台上的指示是沒有說明的,如何被表現出來全靠當下那位學生的反應,在那種未知的情況下,只要有一個人開始緊張,這種情緒就會迅速地擴展開來。到最後一種恐怖的氣氛流轉在每個學生之間,即使台詞是非常平鋪直敘的第一人稱自白,眾人也被弄得人心惶惶。事後有人詢問會長為何選用這種方式害大家陷入恐慌,會長只說:光看劇本怎麼知道會有這種效果呢?
這種集體氛圍塑造的不確定性實在很有趣。
(啊好累寫得有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