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4 13:43:00| 人氣7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鍾理和〈復活〉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國四十四年農曆正月十二日,次子宏兒死,不久妻就懷孕了。

  有一天,鄰舍炳金來家閑聊,呆呆地看了會兒妻,忽然說道,「你這胎是男孩子!」那口吻是頗堅定的。

  我和妻一齊莫名其妙地向他看。

  「嗯?」我笑了笑。

  「你們的阿宏死後不久,」炳金說道,「我連做了兩次夢,清清楚楚看見阿宏回來。」

  我覺得有點失望,「原來你是做夢!」我說。

  「你不相信這嗎?」炳金不高興地說,「絕不會錯的;不信你等日後看看生下來的是不是男孩子。」

  四十五年農曆三月廿八日早晨,孩子出生了,果如炳金所料是男孩子。三朝後,炳金來看了孩子,喜形於色。

  「我說怎麼樣?是不是?這小子是阿宏投胎的哪!你看!就像那孩子一樣。」

  妻滿心歡喜,綻開了久已不見的笑顏。

  妻那狹窄單純的頭腦裡灌滿了生命輪迴和靈魂不滅的思想,相信再世之說是不足為怪的;我也願她如此相信,那對于她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緩和她的哀悼和悲痛之情。然而受過現代思想薰陶的我卻沒有這種幸福。我所受的教育殘酷無情地把我暴露在明晃晃的現代知識的照明之下;它教我:靈魂是沒有的;是物質不生不滅;人死了就解體了,還元於它原來的基本原素,鐵還於鐵,磷還於磷,如此而已。此外,什麼也沒有!沒有!

  雖然如此,每當有人談起宏兒和鞏兒的宿世關係時,我總要傾耳靜聽,讓古老的信仰來麻醉自己。這是很矛盾的,但事實如此,我有一種潛在的意識,覺得好像只要在口頭上否定,便等於拒絕亡兒的回來,而這將增加我良心上的痛苦。

  鞏兒彌月之日,鄰舍家來了滿滿兩張桌,我們宰了兩隻大醃雞,開了一個小筵,這幾乎是我們十幾年來第一次的壯舉,家裡復聽見歡呼、笑聲和歌唱的日子。

  酒至半酣,一位鄰舍的太太把睡著的孩子抱出來了,驟接強烈的陽光,孩子的眼眉神經地皺了皺,卻依舊睡得很好。

  大家爭相傳看,都一疊聲的嚷著︱︱

  「咦,這小子長得好看哪!」

  「看這相貌就有福氣嘛!」

  「你們看看,像不像阿宏?」

  「怎麼不像!簡直像極了!你就看看這兩隻耳朵!」

  「別嚕囌啦!來!你們大家乾一杯,給這孩子添福添壽。」

  酒酣耳熱,人多話雜,喜氣和笑語洋溢滿室。

  但我的心卻一直在難過,我一直在想另一個彌月,另一個已死的孩子,那個長眠地下的不幸的宏兒。

  眼前的歡樂,勾起我心底無窮舊恨。

  我悄然離開酒席,退進自己的臥室。書桌上架著一張放大的照片——我心愛的宏兒的遺像。宏兒在向我默然注視,但這眼睛是純良的,他不會知道爸爸這時心中有多少悔恨。

  「宏兒!宏兒!」

  我殷切而熱烈地向照片呼喚,熱淚奪眶而出。

  「哦,宏兒,請原諒我!宏兒,原諒爸爸,爸爸對不起你!一萬個對不起!」

  宏兒仍舊默默地朝我注視,絲毫無動於衷。

  我用兩手緊緊地捧著照片,讓眼淚涔涔地滴落。

  從模糊淚眼中,一幕一幕悽慘的景象魚貫而過‥‥‥驀然由後面伸過一隻手來奪去我手中的照片。

  「你怎麼又想起那孩子來了?」這是妻的聲音,「別難過啦。出去吧,他們在找你呢。」

  我一把拉過妻,把她抱在懷中。

  她也在流淚。

  我們倆淚眼看淚眼,傷心對傷心。

  外面,鄰舍們正在歡喜到頂點。

  「來呀!乾杯呀——」

  二

  十四年前,宏兒生於任所,但沒有想到正當孩子彌月那天,天剛破曉,我便咳血了,於是把一個應該快樂的日子弄得冷清清、愁慘慘。他的生命一開始便蒙上了一層不吉和暗澹的陰雲。其後,我為了醫病在北部輾轉易地,離家數年,回來時孩子已經五歲了。

  ×  ×  ×

  孩子生得結實、活潑、聰慧,那飽滿的額頭放射著良能和智慧的光芒。他怯怯地看著我,後來順了他母親的意思低低地叫了我一聲:「爸爸!」

  我一手放在孩子頭上,心中悲喜交集。

  過去數年間,她們母子好像住在別的星球,我所知者甚少,我不知道她們怎樣活下去,孩子的成長啟開了我的自私之門,讓我窺見了一直為自己所忽略的許多嚴肅而悲壯的事情。

  比如我家離群獨處山麓之下,那麼,白天他母親往田裡做活,哥哥上學,偌大一隻山寮誰來照料孩子呢?這是我所想知道的事情之一,但我又怯於探問,我深怕那回答會加深我道德感情的痛苦。但妻已察出我的意思了;她告訴我當她每天要出門做活而又不能帶他一起去時,她就把他關起來。

  「關在屋裡嗎?」我惴惴不安地問,「只他一個人嗎?」

  妻悽然點首。「嗯!」

  我們的眼睛一齊落到孩子身上。

  妻把孩子拉進懷中,用兩頰輕輕摩撫著孩子的腦袋。一種煥彩的、滿足的、得意的,但又淒涼的笑意穿透了她掛在眼眶上的淚水。很顯然,數年來的孤苦相依,使得她們母子格外親愛,格外依戀。

  「有一次,」妻帶著一半傷感一半愧疚的口氣說道,「大概孩子要喝茶。自己搬了條凳子登上茶桌,沒踩好,一跤栽下來,額頭跌破一塊皮、鼻子也出血了。我回來時,孩子大概是哭夠了、哭累了,躺在地上睡著呢。」妻再摩撫孩子的頭,揩去眼淚。「又有一次,我從田裡回來,一打開大門,孩子一下撲進我懷中,連說:『我怕!我怕』孩子嚇得面色鐵青。我問他什麼事?他不敢抬起頭,只管用手指指著屋裡『我怕!我怕!』就在當天晚上,孩子發燒,口說夢話,足足病了半個月才好。」

  「那時候多大了?」我問她。

  「三歲。」

  我不禁愕然。我的眼睛重新落到孩子身上。

  對著自己的孩子,我覺得我的頭彷彿有幾萬斤重之感;我為了沒有盡到為人父的責任而感到羞愧。同時我也感到感激和驕傲:孩子為我盡到了我所不曾盡的責任是我所感激的,而孩子的堅強和勇敢,則遠遠地超過我的意想之外,這是我覺得驕傲的;我喜歡我的孩子如此堅強,不為困難和環境所屈。

  ×  ×  ×

  我常常這樣自問:假如我不回來,孩子會更不幸嗎?顯然這是很可疑的。五年來既然他照顧了他自己,那麼此後他不是應更善於照顧,更適於照顧他自己嗎?我回來豈不反給他折磨?

  其實,我很愛他,希望他長大成人。即使不能說甚於常人,至少也與常人無異。然而這幾年間我的生活是那樣不如意,它時時在我的情緒上發生作用,使我在執行庭教時往往失於輕妄的衝動。不幸再加上我的病給與我無上的特權,它有效地把我那些不正當的行為合理化了。妻時常用「爸爸身體不好不要讓爸爸生氣」的理由勸慰受了刑罰而在哭泣的孩子,有時孩子的責罰過重,投進母親懷中嚶嚶啜泣:母親一邊默默地檢視孩子身上的創傷,一邊靜靜地陪著流眼淚,悽然良久,然後才說,雖然仍舊是哄誘,卻聽得出埋怨的聲氣。

  「爸爸壞,愛打宏兒是不是?」她邊說邊撫摸孩子的腦袋。「不過爸爸有病哪!過兩年,爸爸病好了,就不打宏兒啦!宏兒乖,不要惹爸爸生氣!」

  對母親這種解釋,有時孩子低頭不語,有時怯怯地看著我的面孔,好像要找更易於接受的理由;有時則竟板著臉嘟著小嘴,顯然不滿意母親偏袒爸爸。但母親柔軟慈祥的手的撫慰,以及數年來在孤獨環境中種在孩子心裡的從順的習慣,會一點一點地把孩子的委屈和乖戾之氣化除掉,然後慢慢的和我建立正常關係。

  三

  我回家後不久,母雞生蛋了,妻用它煎了蛋捲兒。孩子跪在桌上目不轉瞬的看著它,不聲不響。有一霎時我看見做母親的臉孔上掠過痛苦的抽扭,不過隨即就消失了,隨後她滿臉堆笑,用了極其輕鬆的口氣向孩子解釋。

  「這蛋給爸爸吃。宏兒乖,不要這蛋。」

  孩子嘴裡啣著一雙筷子,用手在一端轉著它,默不作聲,他的面孔有一種當所有物受到侵佔時,一隻狗所有的怏怏不樂的表情。我明白,這些好的食物在此之前是應該歸孩子取得的,那麼,我‥‥‥

  於是我把蛋夾到孩子碗中。孩子偷偷察看了一下母親的氣色;這氣色此時是很難看的,無如蛋的誘惑力太大,孩子捨不得不要。母親發話了:

  「宏兒不聽媽的話,」她放沈臉孔說:「媽不疼啦!」

  孩子終於把蛋放回我的碗中,開始低頭吃飯了,以後再有蛋,他也不想要。有時我看出孩子不無悻悻然的神色,但我也看出孩子如何努力使自己不讓媽媽生氣,他似乎在怕自己會在媽媽眼中變成「不乖的孩子」;後來他便完全放棄這一份一直屬於他的權利了。

  ×  ×  ×

  自我回家以後,妻出門做活時便由我照管孩子。我搬出竹眠椅躺在簷下,教孩子在庭裡戲玩。孩子像小鳥一樣在我周邊飛翔著,無拘無束;像一頭貓一樣朝著假想的生物撲來撲去。我教他用石頭砌樓房,樓房四周圍著一道牆;又在庭邊做了一畦花畦,教他在那上面裁種花草,種畢,教他用空鐵皮罐頭盛水澆灌。他玩得又熱心、又高興,眼睛閃著愉快之光,隨後我退回眠椅看書,教他學樣做花畦,我走後他的興頭只維持了一會兒,便也拋下玩耍走到我身邊來胡纏;他伏在我枕頭邊,滿懷興趣地看著我讀書,時而用手翻翻書頁。他把我的書沾上泥土,經我申叱後走到我腳邊,坐在椅尾又弄髒我的衣服,我也厭煩他鬧得我看不下書。

  「你看你,」我把他推開,一邊板著臉說,「把我的書和衣服都弄髒了。」

  孩子睜開眼睛呆看後,又吃驚、又羞愧、又畏怯。

  我的心軟下來,同時感到有些懊悔。

  「宏兒玩兒去。」我安慰他說:「宏兒乖,不鬧爸爸。」

  孩子怯生生地又看了我一會兒,然後悵悵地走開了。經過數分鐘,我抬起頭來看孩子,只見他坐在地上,面前擺著一座未砌好的房子,眼睛楞楞地看著前方,不聲不響,孤零、淒清、惆悵堆滿他的臉孔。

  第二年孩子六歲,我開始教他做算術,我教他自一數到一百,然後讓他背誦、熟記;又拿了二十顆石頭教他什麼叫做加和減,並實地教他演算,石頭之後便在一本簿子上實習,在學習中間,孩子時時張嘴、搔頭、或瞪著我發呆,顯然那麼苦惱和無精打采。但我不讓他停下來,我用揪耳朵和鞭子來進行我的教育。然而我的責罰僅只使孩子在算題上更常常發生錯亂,更少熱心,和更大苦惱。我非常生氣,我把簿子扔給他,命令他在好好做完功課以前不許走,不許動,甚至不許吃飯,睡覺。孩子對著簿子發呆、恐惶、焦急,後來便流眼淚。

  有一天,就在這時候孩子溜跑了,我在田裡把他找回來,結結實實地給他一頓鞭子。但第二天孩子又溜跑了。我震怒異常,把他鞭打後又關起來,不過自此以後我的教育便無法推行了,孩子只要一看見那簿子便發慌、沮喪,看見我眉毛一動便發抖、退縮:至於演算更是一塌糊塗,連最簡單的算題,孩子都會在那上面顛躓了,於是又換來更多的責罰、鞭笞和監禁。

  後來孩子已不願意留在家裡,喜歡跟他母親往田裡去;他時常會自母親懷中或趁我不注意時默默地望著我,好像我們隔著很遠的距離,這時在孩子那無聲的凝視中,我看見有一種朦朧的、冷淡的、疏遠的神色。

台長: tourist
人氣(7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