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行業最有賺頭?台灣過去有「第一醫生,第二賣冰」的說法,因為平常買東西時,如果對於價格不滿意的話,還可以跟販商討價還價,這是被婆婆媽媽們奉為是天經地義的金科玉律,但是,從來就沒聽說過有病人敢與醫師嚕嗦診金的;另外,賣冰的也好賺,因為以水結冰就可以賣錢,理論上當然是一本萬利,話雖如此,製冰工作可是非常辛苦的,透早天沒光、雞末啼就得起床趕製應市,遇到旺季時,更需要全家老小全部總動員投入生產線呢!身為冰店千金的好友「小猶太」曾描述這一段清涼的童年回憶。
以前的人做枝仔冰,通常是將太白粉(亦有加麵粉的作法,溶化時比較不會有黏膩的感覺,但是麵粉不易控制,易起顆粒)、糖、色素和水均勻調合以後,倒入冰模內,再插上枝仔冰箸,放入冰櫃冷凍後,便成了大人囝仔攏愛吃的枝仔冰。
枝仔冰的形狀由原始的圓筒狀,慢慢的改良為四角形、四角圓。早年由於冷凍機器尚未普及,製冰業者大多是以一只大桶,裡頭加滿碎冰塊,灑上鹽巴,再把冰模插進碎冰桶內,凝結成一枝枝的枝仔冰。
古早的枝仔冰口味、種類都很少,多半是「清冰枝」,了不起是多加一點兒「香蕉油」或「梅子汁」,就已讓人心滿意足了,不像現在經常需要翻新花樣,連養生概念都可以入味,可謂族繁不及備載。
早期的枝仔冰價格低廉,有的一枝才賣一角,所以工廠為了降低製造成本,並不使用自來水及純糖,故而常會聽說某某人家貪吃的猴死囝仔吃了以生水或糖精製成的冰品後鬧肚子疼的事情,因此卻也同時造就了糖廠冰棒的口碑,畢竟大家總認為糖廠自已製糖,應該不會使用糖精,加上是公家單位,比較講究衛生,都是使用煮開的開水來製冰的。一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歡到糖廠吃冰,雖然有些糖廠冰棒的口味早已不及坊間品牌,部分冰品還是委託外包,非由其自製的,但那已非單純的偏食變態理論可以解釋的,而應解讀為一種對舊日美好記憶的堅持……。
「枝仔冰喔!涼ㄟ枝仔冰……」是物資缺乏的年代裡,貧困家庭的囝仔幫忙貼補家用的賺錢方法。賣冰的囝仔會利用課餘(甚至是上課時間),先到冰店刈(批貨)枝仔冰,然後頂著酷暑的豔陽,或提、或背著冰桶(或木箱),赤腳踩在熱得發燙的石子路上,不斷的克制著口乾舌燥的生理現象及嘴饞偷吃的慾望渴求,沿街叫賣。而強忍如此殘酷的身心煎熬,為的只是期盼能夠趕在太陽下山、枝仔冰溶化之前,卡緊賣完,才有錢賺的一點點卑微心願。
圖中前方的木箱就是日據時代被用來裝枝仔冰販售的小木箱,木箱的兩側分別以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寫著「ICE CANDY」的外來語,提把的一端直書著「第一號」三個漢字。據慨贈此物的偉德君以傳聞告知,當時的枝仔冰必須先以布巾包裹,再置入木箱中,藉以延緩枝仔冰溶化速度。否則,一旦枝仔冰「發燒」化成了糖水,可是沒人要喔!其保溫的作法,就如同榮民老伯沿街叫賣饅頭時,為了怕饅頭「著涼」,總會像慈母一樣,溫柔的以小被子蓋住待售饅頭。(照片後方的冰筒及冰勻因較常見,便不再多作介紹)
民國五、六十年時,賣饅頭的一定得標榜自己賣的可是「機器饅頭」,以示跟得上時代進步的潮流,但是現在大家反而是對「手工饅頭」情有獨鍾,果真應驗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俗語啊!
台灣雖僅蕞爾之地,但南腔北調亦頗有可觀之處,好調笑之徒常喜模仿各地特殊口音,以博君一燦,例如:以宜蘭口音戲謔「吃飯配魯蛋」,以永靖口音嘲詼「枝仔冰」。惟其純屬尋開心而已,應該沒有人會執意與八哥、鸚鵡一般見識吧!^^
一般口音:枝仔「冰」(bing)冷冷冇冇(ling-ling,dīng- dīng )。
永靖口音:枝仔「冰」(bian)冷冷冇冇(lian-lian,diān-diān)。
參考資料:
1.周勉,賣霜仔枝的囝仔 (http://
www.klnn.net/~nndg/9008-38/005.htm)
2.鄉土親,文物情,藝術美(http://pei.cjjh.tc.edu.tw/folkarts/folk_1.htm)
3.鯤島園地─本土文化(http://demo1.nkhc.edu.tw/~t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