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要去水族館買小盆的水草
因為孔雀母魚就快要生小魚了
而我這個禮拜 又有已經計畫好的行程~~墾丁兩日遊
所以要佈置一個產房給小魚有地方躲藏
(不然平常的話 我會一隻一隻用吸管虹吸出來)
習慣性的我繞了水族館一圈
看著各式各樣的魚種
絢麗的 叢簇的 一窩一窩的
這是一個很公平的環境
因為地位是平等的
就算死亡也不是別人致死的
台灣的水族館有一個特色
不論地區 不論是什麼缸
缸裡總會混養著一些小魚小蝦
蝦子可能是整理水草的時候 站在水草上被放進去的
小魚呢?也許是掉在地上 順手撿起的
而我昨天在一缸賣大螯蝦的缸裡
發現了一隻瘦小而且弱勢的小孔雀魚
注意看的話 牠的身體有三種不同的顏色(綠橘黃)
還有兩個很像眼睛的斑點 漂亮極了
我猜想他的品種應該是原生孔雀混委內瑞拉
而也在想 或許這隻小魚混到的品種沒有混到特色(特色是像剪刀一樣的尾巴)
所以才被魚店裡的人給拋棄了
跟一隻尾巴已經被夾斷的小紅豆在一起
小孔雀魚只剩下瞳大的假眼睛 武赫那些螯蝦
但是眼前的畫面 比例卻是誇張的可憐
這又是哪一種不平等的折磨呢
睡不能睡 吃沒得吃 還要時時刻刻擔心自己被吃掉
就連帶回了家裡
放到了跟自己同種的魚缸裡 它還是一樣害怕接觸
連吃東西的勇氣都沒有
或許是老天的一種啟示
我把牠安置在小魚仔的魚缸裡面
裡面的角色互換 他變成了魚寶寶們的大哥哥
看著他 突然有很深很深的感觸
每個東西所擁有的本質跟特色
在不同的環境裡 會有不一樣的色彩
而我們呢?我們本身一定都有特色
但是能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大放光采
希望我們會被放在適當的地方 就算沒有
也希望我們能遇到將我們從困境中撈出的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