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破了洞的汽球
碰 爆了
以前吹進去的氣
認命吧 沒了就是沒了
誰會看見小孩努力拉扯著氣球
嘗試著把汽球吹得很棒
誰會聽見他用盡肺力在吹鼓汽球 那忽巄乎巄的聲音
誰知道小孩心理在想著
等等這顆氣球要向誰獻寶
鄰居的大姊姊? 班上那個臭男生?
不過就是顆汽球
乖~~再吹一個就有了
小孩哭了 很少人知道那失去的重要性
如果不知道 就不要想著要如何安慰這孩子
如果安慰只是停止住淚水
那時間和流失水分都可以辦到
不要敎他忽略真實的難過
再叫他相信大家吞噬情緒的方法
方法不是小孩自己沒有
而是他在找 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 來面對這個失去
為什麼小孩 常常把大人都只會騙人的話在口中叼唸
因為邁入社會的這些人花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工作養家上
所以當以後他們的小孩真的有問題的時候 真的傷心的時候
她們不見得真的懂他寶貝的感受
然後用以前的經驗 跟他說 你不要哭 要勇敢
但 情緒為什麼要勇敢?
如果它可以獲得很好的宣洩
那為什麼還要留在心裡勇敢
如果你不懂 就不要這樣敷衍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