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6 13:30:34| 人氣130|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恐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陣子自己去看「靈異孤兒院」,發覺恐懼其實是很多事情的來源。因為怕時間不夠用所以交通工具越來越快,因為怕跟不上時代所以資訊代謝率越來越快,因為怕比別人差所以學生越補越多,因為怕老所以保養品越抹越多,因為怕無聊所以遊戲越出越多,因為怕不夠健康所以健康食品越買越多。

片中母親因恐懼而蒙蔽,因而失去兒子,靠勇氣找回的兒子早已沒了氣息。恐懼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呢?是天生的,還是後天耳濡目染又剛好對了頻率?恐懼的源頭是失去嗎?還是因為失去而改變產生恐懼?人類最早生出的恐懼,是對什麼的恐懼呢?是無意識之下的嗎?為什麼在沒有認知之下會產生恐懼?

恐懼,是不是很難克服?那有點像是反射動作,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像蟑螂,我也不懂為什麼我會恐懼牠,她的身體小小的,也沒有攻擊性,為什麼我怕牠怕得要命?老實說如果不怕蟑螂該多好啊!這是我的小小願望。

在「潛水鐘與蝴蝶」裡我也感受到了些恐懼。主角只剩一隻眼睛能動。我唯一能感同身受的體驗是我在拔牙之後麻藥尚未退盡時,明明是自己的身體,卻不能照自己的意識行動,捏它刺他都沒有感覺,這樣的話連自己砍頸死亡也不會有感覺了。沒有痛覺的死亡感覺很不真實,像自殺時露出燦爛的微笑那樣,鮮血噴灑在空中,天氣是搭配期待已久的遠足那樣晴空萬里,而將死去是多麼興奮又滿足的事。(搞得我好像很變態)

要是得以突破恐懼,就好像人生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境地一般,更像是新生。是不是把原本的自己殺了才能把跟隨的恐懼給殺了?瘋狂而失去自我的人,應該就不會有所恐懼(或是跟隨著新的人格而產生出的新的恐懼)。

附帶一提,我還看了「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雖然大家好像一面倒的說好看,可是我覺得不是很好看。有點像是要把大道理套在故事裡,劇情並不吸引人,還有點老套。如果是哲學書的話還能更有深度,但是如果是電影的話,他著實不夠有吸引人的劇情張力。我覺得它所要人明白的,應該是每個人在生命歷程中要自己去獨自體會而頓悟的事,並非在電影院幾個小時中,對人生就會改觀。但這個現象表示現代人在僵硬的物質生活中,靈魂有多枯寂,多疲憊,多孤單。大家都希望有個智慧老人點醒自己,不要深陷在生活的泥沼中,希望得到一個心靈的伴侶,但資本主義社會的代價就是孤獨與對人的不能信任。這還真可悲。(好吧或許只有我那樣可悲,把其他人看扁了)

恩,基本上我不是很喜歡看勵志書。「潛水鐘與蝴蝶」不是勵志電影。

台長:
人氣(130)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跟你相反
超級愛看勵志書
卻愛看恐怖片
2008-05-26 14:50:12
這也許是年齡的差距。我媽跟你都不怕蟑螂,我卻很怕XD
哈哈哈。我明天要跟倩如還有冠云去Friday(恩,我想想我可以吃什麼)
2008-05-26 18:00:57
不怕蟑螂應該不是年齡的差距吧~~
我從小就不怕啦
2008-05-28 16:26:00
對了,倩如問啥時可以一起去墾丁?
2008-05-28 19:53: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