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9 17:40:34| 人氣87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金張李談(第七講)(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儒家思想 vs 自由主義》

三:金庸寫的東西大體上都受制於儒家思想和道德規範,而古龍就很個人主義了,前者的江湖是一整個民族的江湖,後者的江湖是個人和朋友之間組成的小江湖。在金庸寫的江湖裏面,太離經背典的都沒好下場,但在古龍寫的江湖,則變得怎樣也沒什麼大不了。

拙:金庸寫的男主角,就算開始時有浪子的感覺,到結局始終會受制於教條。

三:是呀,令狐沖被形容為浪子,但如果他走到古龍的小說裏,就太土了吧。金庸並不擅寫浪子,還是古龍寫得入型入格。

拙:我又不同意,因為金庸寫的武俠世界根本不可能出現古龍寫的那種人物,那個世界並不能容納這號人物,古龍寫的人物只能存活於他寫的江湖裏。

三:金書中比較浪漫而較接近古書的就是《神鵰俠侶》吧,不過相對於古龍小說而言仍是不夠灑脫。

拙:反對,楊過是浪漫,但不浪子。如果真是浪子,他跟程英、陸無雙和公孫綠萼的關係就不單是如此了。楊過是很尊重禮教也受禮教約束的。

三:總之要寫黑道江湖或浪子感覺的古龍就一定優勝,是跟本身經驗和性情有關吧,而金庸擅寫的是帶有傳統觀念的角色矛盾;古龍寫的人物瀟灑絢麗,金庸寫的人物儒雅僕實。嗯,或者這麼說,古龍專寫比較豪氣的男人,而金庸筆下的男人則比較陰柔,除了蕭峰吧。

拙:有一個很美麗的誤會,很多人認為鄭少秋演的《楚留香》是最神似的,其實秋官演的是金庸化了的楚留香,跟原著中的楚留香真是兩回事,太君子了。秋官最出色的地方,是把古龍筆下男主角缺少了的善良正派特質補充,變成了古金混合體,這更容易走入兩岸三地普羅大眾的家庭裏。金庸寫的人性太收斂,而古龍寫的又太放縱,秋官演的正好把兩者結合起來。



《電視 vs 電影》

三:金庸小說寫的是情節,本身己是很完整的故事,很適合拍成電視連續劇,而古龍寫的則是一份意境一些畫面片斷,就比較適合拍成電影吧。

拙:兩者也適合拍成電視劇的,只看導演和編導的功力。

三:嗯,是 TVB 造就了金庸成為華人武俠小說的神話,古龍小說拍成經典的電視劇似乎不多。

拙:朱江版的《小李飛刀》就拍得很好、劉松仁版的《陸小鳳》也拍得不錯。

三:邵氏時期楚原也拍了很多古龍的電影吧?可以嗎?

拙:我沒看過。

三:我覺得金庸小說較雄渾大度,多了份氣勢,而古龍小說則浪漫激情,添了份傲氣,拍的風格要很不一樣。

拙:金庸小說每部都有一個主題,而古龍小說基本上是同一調子。如果說古龍像是四川菜,那喜歡吃辣的會很愛吃,可是不吃辣的會問怎麼每道菜都是辣的,不像金庸小說那樣包含了不同的口味。

三:哈,拙哥哥打的比喻很貼切有趣,古龍寫得就是夠辣,金庸寫的就是易入口。

拙:古龍寫的是很舞台劇的感覺,只有幾個固定場景,幾個人說完話就轉去下一幕了,金庸的場景則狀濶得多。我覺得古龍是吳宇森化的王家衛,一定有很長的個人獨白,說的話很玄,不是人人看得明白,而金庸就像史匹堡,大卡士大製作,闔府統請,盡量寫人性的溫馨光明面(當然亦有例外,像史匹堡寫《舒特拉的名單》,金庸有寫《連城訣》)。

三:看金庸小說看的是劇情,主角會因應劇情發展而成長,古龍小說則是一個片斷,沒有以前也沒有以後,主角一出場就已經是高手,看的就是他們在這一段時間的歷險故事。

拙:有人說金庸寫得庸俗,沒有性格,就像有人說史匹堡的電影媚俗,但到現在大家還記得 《ET》、《大白鯊》和《侏羅紀公園》,其他人可以拍得到,寫得到嗎?

三:非常同意。

拙:我常想,如果有人逼到王家衛拍古龍小說會是怎樣的呢?當然節奏要快些。王家衛拍的戲主角都很帥,若他拍《小李飛刀》,想像一片片雪落,然後出現一個很酷的人,滿面風霜的,他是李尋歡,他在吐血,一定帥到爆。鏡頭只對著李尋歡一個人在夜店飲完一杯又一杯,就像《阿飛正傳》裏梁朝偉梳頭的那一幕感覺,很王家衛風格啊(笑),事實上他拍的《東邪西毒》就佷有古龍感覺了。



《嚴謹 vs 隨心》

三:很多人說金庸長命而古龍短命,所以金庸可以不斷修改他的作品使它們少瘕疵,我卻想,以古龍的性格,就算他可以長命百歲,也不會去大修作品的。

拙:金庸的作品就算不修,大部份都可以見人,即使是大家常說的第一版。而古龍寫的是一份感覺,一修改就不是那一回事了。

三:金庸寫小說之前有起大綱,構思好整個結構,搜集有關文化、歷史等背景,再加上本身的文學歷史底子寫出來,情節都有跡可尋,有據可跟。古龍寫的小說我猜是比較隨心,寫到那裏想到什麼就加上去,這種寫法也不適宜再進行大修改。

拙:古龍的文筆沒一句多餘,但你又可以說很多文句是多餘的。他寫的句句都有含意,但刪了它們又好像對劇情沒大影響,這才是古龍高明之處,其他人只能學其形而學不到其神。

三:古書當中包含很多哲理或他對人生的看法,不過我看完後就沒很大的慾望立即去自第二遍,因為我是看那份感覺,或者等過一陣子忘了那份感覺才會再去重溫。而金庸小說則很詳盡的帶引讀者投入角色的成長過程並跟著劇情推進,看的時候不必多想,只要投入就行,看完後我反而會想更多東西。

拙:古龍像流星,你留意到那一刻的美麗就足夠了。

三:嗯,古龍似是將自己代入了故事,你看古龍小說,就是看古龍以第一身去說的故事,而金庸則帶領讀者忘我於故事人物情節當中,兩者是不同的趣味。



《寧缺無濫》

三:我覺得金庸比古龍出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金庸對所有作品都嚴謹,就算最差的一部都有一定的可讀性,而古龍則寫了很多讓讀者失望的書,也寫了很多虎頭蛇尾的故事,當然他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可就拿信心來說,讀者會對金庸的作品更有信心吧(不過金庸出了第三版後我也不會再買他新出版的書 Orz)。當然我也聽過古龍是為了生活,不過讀者並沒必要體諒和了解作者的情況。

拙:我認為最大問題是古龍小說不能廣泛推介人,像男人向女人推介?老人向孩子推介?不過我要反駁一句,古龍寫的就算差也不會差到不能看,他用字極淺白、句子極爽快。順帶一說,金庸雖然寫很多長句,但也寫得很爽快,用字也不會刻意深奧,這是很值得有志寫作的人學習,尤其是我看到現今有些人寫新詩用字很深,那其他人又怎會明白呢?

三:嗯,我也喜歡看顯淺的文字,所以我愛看三毛、亦舒。

拙:古龍另一比金庸吃虧的地方是,他的書包含的元素較局限~江湖兄弟、男女情慾,而金庸寫的則包羅萬有,就算某一部份不合你合味,總有其他部份對你口味。我是覺得,古龍應該得到比現在更大的成就,希望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不要只注意到古書中意識不良的地方,也可以留意裏面其他值得重視的方面。我相信李白也寫了不少不好的詩,而後世仍對他流傳下來的好詩讚頌不已。

三:那確實,金庸可以那麼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是一個出色的商人,他很懂得包裝和推廣他的作品,而古龍則經營無道了。



《結論》

三:在我眼中,金庸和古龍一個是奇才一個是天才,兩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壇瑰寶。

拙:是的,不必褒貶某人,個人性格不同可能會特別偏好某一位,而金庸和古龍能有他們現時的地位,就必有他們的吸引之處。

三:有沒有補充?

拙:我覺得古龍是借小說寫他的個人哲理,是一種抒懷,而金庸則想寫故事,金書裏面的主角到最後已不是金庸自己控制得了,只有跟著情節走。另一方面,金庸的小說是他學養的一個精華,而古龍小說則是他靈魂的精華。

三:嗯,金庸寫的是有血有肉、而古龍寫的是靈魂飄渺(或者有人覺得相反),總之兩者各有不同的吸引力。

拙:金庸是天生具有編輯能力的人,把他的學識學養很技巧的結合起來,兼收並蓄,而古龍則是很有才華靈氣的人,具有一種很強的獨創性。

三:金庸的文字是儒雅的、古龍的文字是很唯美和節奏感強烈的。

拙:古龍的人物、故事和文字都很現代化,或者更適合現今青年的口味,可惜現在的青年真會看小說的卻不多了。



《後記》

拙:上次談到《書劍》時我有提到我很討厭清朝背景,因為想像到大俠留辮子前額剃光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你為什麼刪了?

三:......

拙:下次不要亂刪我說的話!

三:ok!(聲音小下去)我要求編輯自主,你不覺得你的這個觀點很勉強嗎?(下刪萬字小三的喃嘸)...





筆錄:張三*
審批:懷舊李拙


---------------------------------------------------------------------


《本集主題音樂:留香恨》

http://www.lagio.cc/public.do?method=sound&id=16239

作曲:顧嘉輝
填詞:鄭偉雄
翻唱:懷舊李拙

夜欄靜風霜濕我衫 月明亮不照離群雁
千杯酒醉 我帶淚問 永別人那日夢裏還
是緣份相識刀劍間 是情份不怕共危難
歡欣轉眼 變作夢幻 悲嘆息 追億已恨晚 

嘆世上 紅顏千萬 痴心愛 緣何有限 
空嗟嘆 歲月未長 只怨情緣多劫難 
獨流浪關山影隻單 長懷念孤單離群雁 
今朝一切 已化夢幻 轉眼間追億已恨晚 

嘆世上 紅顏千萬 痴心愛 緣何有限 
空嗟嘆 歲月未長 只怨情緣多劫難 
獨流浪關山影隻單 長懷念孤單離群雁 
今朝一切 已化夢幻 轉眼間追億已恨晚
今朝一切 已化夢幻 轉眼間追億已恨晚

台長:
人氣(872)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古金張李談 |
此分類下一篇:古金張李談(第八講)(上)
此分類上一篇:古金張李談(第七講)(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