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的最後一晚,全球都在同步倒數計時,部分電視台更以分割鏡頭展現這個最真實的畫面,不論我們的心情是興奮抑或悸動,台灣其實和全世界一樣,同樣脫離不了時序的脈動與替換,當讀秒歸零的同時,邁入二○○三年的台灣更應看清國際現實環境,不宜再以「政權」優於「國政」自外於國際政經發展的蛻變,多一些實質的遠景,少一點虛擬的口號。
陳水扁總統在開國紀念典禮致詞時展現善意,提出「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讓兩岸創造經濟發展的共同利基,並推動兩岸直航,這項方針對於過去直航的質疑,雖然再度出現「指標」性的意義,但不論這是實質的遠景,或是善意的虛擬口號,對未來兩岸關係的互動,至少出現了正面的呼應。
談到兩岸經貿直航,不得不看看現今的航運市場,政府高層在諸多的統計數據中,是否忽略了一項令人憂心的數字?交通部發布的國輪船噸最新統計中,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國輪船噸已創十年來的新低記錄,其中的原因除了兩岸「直航」仍處於紙上談兵,迫使航商改懸外旗經營兩岸市場,流失了國輪占有率外,中央對兩岸經貿的態度撲朔迷離,加上台灣本土經貿市場的競爭環境日趨疲弱,廠商外移大陸,導致出口貨源不足,在航運市場景氣低迷,經營環境惡劣的情勢下,國輪徒呼奈何,流失自是演變的結果。
「拼經濟」及「搶救失業」,是台灣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更是一體兩面的因果關係。過去的二○○二年,國人似乎看不到具有長遠而實質的解決方案,經濟「拼」到最後,回過頭來試圖增加政府臨時契約勞務方式,降低失業人口,只是這種短暫的消化失業比率,期約到期後又將回歸原點,經濟拼不回來,就業市場胃納量不足,即使暫時治得了標,但終究治不了本。
新舊交接的跨年,寒氣異常逼人;初露曙光的「元旦」盛典,卻仍是行禮如儀。不論高官乃至市井小民,大家都在許願,期待來年更好,多點願景,少點紛爭;如果台灣民主政治的轉型,能讓所有主導台灣政治的參政者自「權位高於一切」的短視中大夢初醒,總統府前不再懸浮著些許慶典的哀愁,或許更是台灣邁入二○○三年另一值得慶幸的欣慰與期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