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區域貿易協定合作以吸引外資,是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提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兩岸入世後實已進入全球經貿體系,但兩岸經貿關係因遲遲無法進行對話,始終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全球區域經濟組織近年以區域貿易自由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陸快速發展的經濟,已被全球視為影響亞太地區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對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加上東亞各國透過自由貿易區進行經濟整合,台灣必須重新思考兩岸整合的可行性。
自兩岸加入WTO後,其實已進入經濟全球整合的浪潮當中,雙方必須以WTO規範作為經貿體制的改革,兩岸經貿體制未來都有可能逐漸走向一致性,兩岸若能在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建立全球競爭新經貿關係,將有助於兩岸經貿便捷化,並降低雙方經貿成本,提升競爭力。
大陸與香港簽署CEPA後,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貿易投資的相關效益,已受到全球高度關切,主要就是大陸對香港優先開放的相關措施,包括貨物貿易零關稅、開放服務貿易、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多項優惠待遇,而在全球化與區域化經濟發展的世界趨勢下,這樣構成的商業經貿中心,更是異地合作下的另一股新興浪潮。
目前香港、深圳、廣州、珠海、澳門,甚至上海、無錫、蘇州、南京、寧波等結合的商業區域市場,在國際經貿界的預計當中,已評估至二O二O年,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及長江流域將可為大陸帶來第二波的高經濟成長,並躍升成為東亞經濟強國,甚至可以吸引北美、歐洲市場,而在全球經濟一體的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必須正視區域整合的必然性,東南亞國協自由貿易區自完成區域內關稅自由化的目標後,業界即已警覺到產品的國際分工,應考量儘早進入東南亞國協,因為區域內貿易及投資,具有更高的優勢,對未結盟的國家則會相對不利,未來台灣是否會被邊緣化,其實與區域整合有相對的連帶關係。
東協由六國增至十國,並已邀請大陸、日本、韓國於二○一○年共組自由貿易區,屆時形成的共同市場將超過二十億人口,大陸提出的關稅降低時程,其實已表達了對加入東協的高度興趣。
通常國際經濟整合中,包括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經濟共同體及貨幣單一化,區域內國家商品的流通除了免課關稅,企業投資、人員來往、資金轉移幾乎不會受到限制,同時相關的產品規格、環保標準、法律也會力求一致性,因此對降低生產及交易的成本,具有相當效益。
全球跨國企業看好大陸市場,迫使東亞國家已無法輕忽大陸市場的重要性,加上大陸與香港簽署CEPA後,大中華經濟圈開始初現雛型,業界的擔憂不僅是台灣在區域經濟地位的穩定性,更擔心台灣在全球經貿整合趨勢中,逐漸遭到邊緣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