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角度不夠好,卻是辛苦拍到、少數沒有人群的,拿來當篇頭吧)
從晴明神社回到市中心,原打算悠閒逛逛街,再參與宵山的熱潮、欣賞山鉾。慚愧,還是太小看宵山的威力了。「宵」不是晚上嗎,可是京都市民或觀光客根本早就迫不及待,傍晚,嗯,根本還是「下午」,天光還亮,人群就逐漸湧現了。三條通一角:
每年宵山夜,這一帶號稱湧入將近四十萬的群眾,等一下就知道果真名不虛傳了。
許多店都早早關門。我以為那天不是大家都要做生意嗎,嘿嘿,不是,大家都要去逛宵山、逛屋台(やたい,勉強以「夜市攤販」來理解好了),老店才不湊這個熱鬧;不只商店,連寺院也緊閉大門,只留下寺門不許擺攤的通告。(大家果然擺在寺門兩旁,沒堵在寺門前)六角堂:
還沒關門的店鋪,也都流露出一付馬上要關門的氣氛,算了,這一帶的老店也逛過多次,現下的狀況,就只能集中去兩家打算要購物的,其他就放棄唄。
一是前一天休假的柳櫻園,啊,還開著呢。
到柳櫻園當然是為了抹茶(印象中,我用他們家的抹茶比一保堂的多?)因預計要來柳櫻園,這次在一保堂並沒買抹茶,另外想試試烘焙茶雁金香悅,還買了煎茶朝日,
抹茶雅之白
烘焙茶香悅
旅伴們也都各取所需。
柳櫻園的氣氛和一保堂不同,有一種京都老店刻意營造的距離(之後某日去的綠壽庵清水更是),沒有一保堂那麼開朗親切明亮(我是說氣氛),不過終究是位在京都主要商業區,總算可以刷卡。
之後去姉小路的八百三柚味噌,可能因為賣的是味噌,氣氛比一保堂又更開朗了些,可以用熱鬧來形容,客群以婆婆媽媽為主,店裡的空氣特別輕鬆溫暖。除了味噌,
我主要是想看北大路魯山人寫的看板,
因為看板極為珍貴,曾有美術館前來借展,但沒有看板怎麼做生意,美術館就做了複製品暫時掛起,現在門外掛的就是當時的複製品,真正魯山人所寫、且一手鐫刻的「柚味噌」看板,如今已經放在室內保存了。
店家聽我提起魯山人,又知道是從臺灣來的,更是親切,除了拿出店中的小巾(因其長度不太能稱為手拭)送我們,還請我們「隨意」拍照。我在京都多次收到店家送的小禮物,第一次(是第一次受禮,不是第一次赴日)是將近20年前去撫慰自己的紅葉鄉愁,和旅伴去喫懷石料理(那時經濟狀況比較好),我讚美了食物(那時我日語會話能力比現在好一些),又聊了一下,結帳離開時,店家送了我們清雅漂亮的手絹,當下還真喫了一驚,手絹到現在還在用。
哪,開始宵山之行囉。
京都祗園祭宵山(よいやま),是指(7月)17日山鉾巡行的前三天活動,從14到16日,分別稱為宵宵宵山、宵宵山、宵山,至16日晚上,也就是宵山夜達到熱鬧的高潮。祗園祭的交通管制,也是由14日開始,逐日擴大範圍,16日宵山和17日山鉾巡行是最高點。
宵山夜交通管制圖
對京都有概念的朋友,就知道管制範圍有多大了。
巡行前,各町山鉾大致建置完畢,大家就可前去一座座近距離觀賞。與宵山同時,還有屏風祭。屏風祭是各山鉾主家和其他家中藏有珍貴藝術品的家庭,將門打開,展出各種珍貴的藏品,讓大家欣賞,展品中以屏風為大宗,所以稱為「屏風祭」;而且有別於一般人可以看到的、陳列在店鋪的精彩展品,這些家庭會邀請親近好友進入後堂,欣賞更華麗、秘藏的精品。(可參閱麻生圭子《慢活京都 深呼吸》中〈小暑 祗園祭〉篇)。相較於山鉾巡行被稱為動態美術館,屏風祭就是靜態美術館。
下午6時開始,四條通和烏丸通完全封住,這兩條京都中心大道,成為兩旁的屋台和行人的專屬空間。而小路不但同樣是屋台、行人加上山鉾的所在,連行人也必須遵守單行道的規矩,如室町通只能由南向北走,旁邊的新町通只能由北向南走,錦小路通與室町通交界處也是一個分界點,東邊的路只能向東走,西邊的路只能向西走。反正這幾天走在這一帶,都會有人分發清楚的資料,現場也有多不勝數的警察和義工嚴格執行規定,沿路也都有收集垃圾的人員和處所。至於京都住民或觀光客,也有很多人換上各色浴衣,拿著團扇來參加這夏日盛會。(路上很多人在發扇子,我還拿到桑田佳祐演唱會的團扇呢)
我以前拍風景,都有點奇怪的潔癖,避免有人入鏡,這一天全然「無能為力」,那就讓大家都來入鏡囉,從天還沒全闇開始吧。
除了美麗的掛毯,有些店家會張掛他們的商品,這幅碧色唐草風呂敷很吸引人吧。日本影視中的小偷、強盜會用這種圖案的風呂敷包覆頭臉,大家又暱稱為泥棒(小偷)風呂敷,黑主山和此紋樣密切相關,貓頭和英竊竊私語,這麼好玩的咚咚,木馬說不定會喜歡,要不要買一條送他。可是該店門裡門外擠滿了人,根本進不去,之後幾天也沒再經過這裡了。
每座山鉾前後都會掛起駒形燈(駒形燈,是指和日本將棋棋駒——即棋子,的形狀相似)
黑主山
黑主山
黑主山
淨妙山
鯉山,中間是貓頭背影
橋弁慶山
大路、小路整個變成大屋台,吃喝玩樂,只要想得到的攤位都有,也全都是人潮洶湧,排隊排很久。各山鉾前,也販賣各種祭典相關物品,如用來掛在門上除厄的草編粽子、隨身御守、手拭、書冊、卡片、衣物(如T恤),除了大人,還有小孩部隊(男女都有,可惜最可愛的幾「隊」,或者沒拍成,或者沒拍好),他們以童稚清脆的聲音吟唱著「不是常有,只有今晚」,遊人就忍不住駐足,紛紛掏錢購物。
山鉾的上層坐著囃子(はやし)方,不停吹奏,(巡行當天也是如此),聽了一晚上,結果腦中都是這些音樂,直到現在有時還會跳出來。另有天橋可以讓遊客交錢上去參觀,以前是不准女性上去的,目前除長刀鉾和放下鉾還是禁止女性上去外,其他山鉾在宵山時,已經開放讓女性上去觀賞了,甚至南觀音山和函谷鉾,都有女性囃子方參加巡行。
嘿嘿,來看看人吧
最後才發現,從禁止通行的「後臺」拍,畫面才完整一些
之後隨著人潮,沿著四條,經過這次沒去拜訪的南座,
來到擠滿人、看不到「全貌」的八坂神社大門,在熟悉的超商買一點食物,搭車回宿處。明天山鉾巡行,要起個大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