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29 12:00:00| 人氣20,280|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探索『瑠公圳』流域

有了『瑠公圳』古圖後,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的了解,『瑠公圳』的灌溉區域是有多麼的廣泛,也可直接證明當年的台北盆地,的確是一個大穀倉。

下面這張圖是瑠公圳套用在現今的街道地圖。

一般來說,瑠公圳粗有規模為郭錫瑠所建構。郭錫瑠(1705年-1765年),又名錫流,天賜。本籍中國福建漳州,幼年隨父親移民至台灣,居彰化。1736年(清朝乾隆元年)連同漳州族人從彰化北上台北開墾,定居於台北中崙庄。因開墾中崙一帶土地,獲得了興建灌溉溝渠經驗。

當時的拳山(今文山公館往景美左側的山)仍然是一片荒地,瑠公計畫引新店溪的水源,增加此地的開發利用,於是他變賣家產,於1740年(乾隆5年),創「金順興」並集眾在新店溪開鑿水圳,從事更大規模的水源水道建設。他打算從遠自十數公里的新店溪青潭源頭,引水至中崙附近的錫口(今松山)興雅庄(今松山區的台鐵臺北機廠、松山菸廠及信義區一帶)。而此計畫,並在數年後獲得初步的成功。青潭的主要住民是平埔族秀朗社原住民,鄰近有泰雅族,在開發水圳過程中,常遭到原住民攻擊,瑠公在地勢較高處建了一座「鼓亭」,派人看守,若發現有原住民出動,就擊鼓警示,這也是古亭地名的由來。為了減少兩方的衝突,瑠公娶原住民公主潘氏為妻,僱用原住民進行開鑿水圳的工作。

1753年他再與大坪林五莊墾首蕭妙興交換水源,由大坪林大潭進行引水工程,合開隧道和渠道。1762年(乾隆27年),鑿通石腔圳路,共歷時22年完工,這段經過今新店,景美,公館,松山等地的水道統稱「青潭大圳」或「金合川圳」。不過最常說法為「瑠公圳」,而瑠公是對他的尊稱。

1765年8月,台北受到颱風侵襲,大雨造成山洪暴發,用木頭構造的瑠公圳明渠毀於一旦,郭錫瑠因此抑鬱身亡,享壽61歲。後,郭錫瑠子郭元芬繼承父志,將該渠重建整修完成。

整修過後的瑠公圳,引水明渠改為多處暗溝,並本大部分木模興建的溝渠兩側,改為土石所製。後經該地農民的水利擴建,成為灌溉大台北地方,支線綿密的重要水源處所。

瑠公圳路線

該圳主要路線約為從新店大坪林鑿穿拳山,後經景美地區後於公館處分成東西兩條。東邊於一條再分為兩條,一條入六張犁,另一條入興雅庄,另一支流則經今新生南路及新生北路後入劍潭。

第一幹線

自公館開始沿著蟾蜍山西側、信安街、延吉街向東北行,沿線經過頂內埔、下內埔、六張犁、興雅庄,到達錫口、上下塔悠庄。目前此段圳道多遭填平,瑠公國中即建於為原圳道填平後位置,僅中強公園內還保留一段五分埔支線之圳道。

進入國立台灣大學校園的圳道為第一幹線之大安支線,流經台大校園內的農場、生態池、舟山路、小椰林道及醉月湖。

第二幹線

位於目前新生南路下方,北行直到九汴頭(今日溫州街與新生南路間)。第二幹線包括9條分渠,於九汴頭分出,其中含3條主支線,分別為第一、第二及第三霧里薜圳支線。

1933年日人興建「特一號排水溝」(今新生南北路),也稱為「堀川」,1972年改為水泥箱涵,並加蓋埋在地下。很多人將「特一號排水溝」也稱為瑠公圳,係因台灣大學西側的路段為整治第二幹線而來。

霧里薜圳

霧里薜圳是台北盆地內最早有興建紀錄的水圳,建於清雍正年間,乾隆年間周永清籌措資金重修,因當時水源來自霧里薜溪(今景美溪),於是稱為霧里薜圳。

第一霧里薜圳支線

第一霧里薜圳支線向東穿越國立台灣大學及辛亥路後,沿今復興南北路北行直到榮星花園,原圳道為今日之安東街,現皆已地下化,SOGO百貨後方之公園即為圳道的一部份。

第二霧里薜圳支線

第二霧里薜圳支線穿越溫州街,經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板橋(今林森北路九條通),北行至牛埔分出西新庄子支線和牛埔支線。第二霧里薜圳支線和西新庄子支線之圳道大致與新生北路平行。

第三霧里薜圳支線

第三霧里薜圳支線經古亭至和平西路、南昌街口,目前已填平。

台長: 執行長
人氣(20,280) | 回應(1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旅遊 & 攝影 |
此分類下一篇:『瑠公圳圳頭展示館』隨拍
此分類上一篇:尋找『瑠公圳』古圖

ADAM
謝謝「執行長」的分享

自記事以來
也一直以為新生南路即是被埋掉了的【瑠公玔】
真的是以訛傳訛,一謬千里

記得小時候的暑假
與鄰居小孩去過【瑠公玔】
我不知道路,只一味地跟著大夥兒跑
到了一條大渠,兩邊是斜緩的堤岸
我們在哪撈魚,有些人就跳下去游開來了
我不敢下水,只敢在旁湊熱鬧
但回家後依然是被毒打了一頓
( 住家鄰居,每年暑假最少淹死一個小孩 )
2010-09-30 11:25:55
版主回應
瑠公玔是家中長輩以前一直提到的地方,小時候就算我去過也早已經沒任何印象了,只是回頭看看台北城的變化更感覺是滄海桑田,adam的兒時生活記憶,感覺就是鮮活的在眼前上演,謝謝分享。
2010-09-30 11:43:19
(悄悄話)
2010-10-12 16:41:14
滄海桑田
所以說... 我們一直以為的「瑠公圳」其實不是「瑠公圳」,我們一直以為的「瑠公圳」是日治時代叫做「堀川」現在叫新生南北路的排水溝,而真正的「瑠公圳」不是一條卻是一個系統,然後它早已經隱身在大街小巷中...
2010-10-13 22:40:35
版主回應
沒錯,是一個完整的灌溉系列,並非是一條圳而已。
2010-10-14 13:08:50
司佳
我小時候住台北市、搬家頻繁、搬來搬去都在x公x沿線,我的小學左右兩側都被支流包圍,當年的水清澈可見底。
前些年住新店,x公x的起點在捷運終點站右側的旁邊、也就是碧潭旁邊,三年前還有髒水在小巷的水道中流向大坪林、景美,新店文史工作者會帶民眾去沿著水道[參觀]。
七、八年前有一段小巷中的水道兩岸還有茂盛的垂柳很美,但後來被砍光了。

我小時候每天的樂趣就是看新生南路和平東路口的水閘門有沒有打開、看水位的變化。
還有更大的水閘門在台大正門和現在麥當勞中間的快車道上。x公x就在快車道底下,而不是在一塊石碑那邊。
2012-08-17 13:49:22
版主回應
哇! 真是兒時的回憶, 文明的開始一直都離不開河流.
2012-08-17 19:58:13
司佳
我知道x公x不是[一條]x
因為它 的支流分怖得密密麻麻
在它的周邊都是稻田

如今的幸亥路一段二段三段及周邊的廣闊範圍,
在我小時候都是稻田,這些稻田全靠新生南路
的x公x引水灌溉,所以它不是排水溝。

我小時候愛看踩水車、插秧、打穀機打穀等整
個都是在現今的幸亥路上稻田中進行,
而我通常是站在溫州街52巷底和羅斯福路三段
269巷底銜接處看(幸亥路,當時沒這路這名)
這些農事操作看得津津有味。
2012-08-19 11:14:46
版主回應
果然是一甲子的回憶了, 跟現今的人說台北以前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不已置信了, 唯有實際經歷過的人與年代,
才知當年的往事與過往.
2012-08-20 08:49:32
司佳
是啊!我是老女人了。
我唸小一、小二時,和平東路二段每天一大陀一大陀的牛大便,最大的像汽車輪胎一樣大。
2012-08-22 14:03:20
版主回應
現在的小朋友見過牛走路的都不多少, 更不用說牛大便了, 那是農業時代的基本光景.
2012-08-22 20:41:05
司佳
哈哈哈現代的台北小孩可能要去動物園看牛吧?

我小時候常在和平東路二段遇到農人趕著一整隊的牛,我都嚇得半死、拼命逃,牛走路其實很快,馬路兩邊都是稻田、無處可躲的,如果來不及逃到馬路對面....魂飛魄散。
和平東路一段就都是商店,沒有牛走的。
2012-08-27 18:40:44
版主回應
青瞑牛就是指牛是沒有方向性的, 所以才需要牛郎.
2012-08-27 21:54:50
司佳
原來是這樣喔
正想説我現在才學到這一點牛的知識
突然想到[牛郎]的現代名詞解釋
哈哈大笑起來
2012-08-31 18:09:59
版主回應
"牛郎織女"才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推理故事.
2012-08-31 20:22:42
崑溪
有幸看到版主執行長如此有心佳文
及司佳前輩的寶貴回憶分享

我也是老台北
但童年地盤在北區士林
無從親臨市區瑠公圳勝景
但說起士林夜市"基河路"原本即是河道
劍潭通河街底及陽明戲院側邊超熱鬧斜巷
以往俱是水渠情景
我可是如數家珍

剛被拆除之士林臨時夜市舊址
劍潭捷運站對面
我童年時是一大片養鴨池
(和牛比,一大群鴨也很酷吧)
捷運下方條狀公園
昔年亦有一條小河
我還清楚記得在淺河石塊間跨越
才能到中山北路等公車的景象
2012-10-18 17:00:04
版主回應
在50年代之前, 基隆河尚未改道之前,
現今的基河路即為當時的基隆河舊河道,
比照當年的水渠情景對照今天的夜市風景,
又是一位真正了解水紋地紋的老台北出現了.
2012-10-18 17:36:54
崑溪
在我還常走過士林吊橋到士林夜市的年代
(現在年輕人可能難以想像士林曾有吊橋
不是碧潭的木橋而是大型柏油吊橋
但僅容行人及機車通過
行人走兩側木鋪人行道
靜止不動時真能感覺吊橋輕微搖晃)
當年的地圖稱呼橋下滿滿布袋蓮(當年河道特產,劍潭小河亦滿載)的大溝為"基隆河廢河道"
直至今日版主指點才知為舊河道

即今日士林基河路承德路及中間狹長地帶
從夜市頭百齡高中,海洋館,國民住宅,士林運動中心,特力屋,士林區公所..直達新光醫院後方天文台附近流入基隆河主幹
吊橋即是運動中心及國宅間的大南路

其實台北有個八九不離十的半鐵則
大凡"條狀公園"及"彎斜巷弄"幾乎均為河流遺跡
版主提到的SOGO後方公園即命名為瑠公公園
向西北貫穿復興北(當年有頂好戲院,現為三四味屋)斜向再貫穿建國北
一直蜿蜒到北科大(偶爾習慣仍稱工專)校舍後方
甚至市民渭水路口間仍有一段相連空地
應該就此流入原光華橋頭主渠

向東南則斜切頂好市場貫忠孝東
經一品大廈,SOGO敦南館穿越敦化南成為安和路(又是典型斜路)
應該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而且,好貴的路徑啊
2012-10-22 14:59: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