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22 02:56:19| 人氣2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奇蹟,要建立在實力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個世界有沒有奇蹟?平時的我絕對會感覺沒有,可是在今年Formula One最後上海站、巴西站後,我願意相信有,可是前提,那就是要有實力!

第一個奇蹟就是上海站Hamilton退賽,讓Kimi拿下分站冠軍沒有喪失奪冠希望,於是讓車迷緊追著最後一場巴西站不放。

然而Felipe Massa在排位賽奪取巴西站的竿位,讓三位世界冠軍爭奪者Lewis Hamilton(107分)、Kimi Raikkonen(100分)、Fernando Alonso(103分)依序在後列隊,光看排名,就覺得Kimi的大勢已去,不管怎樣都不可能拿到世界冠軍。

想不到比賽一開跑,第二個奇蹟就要發生。Massa衝出去擋在Hamilton的前面,瞬間Kimi殺上來跟Massa並列過彎,將Hamilton擠到第三位。可是這場比賽的奇蹟還沒結束,到第二個彎道,McLaren車隊兩位車手相互廝殺,Alonso擠下Hamilton衝到第三;可是比賽的刺激果然是瞬息萬變,到了第三個彎,Hamilton為了搶排名,煞車過當衝出賽道,排名不升反降第八。可是即使這樣,世界冠軍的結果還是不會變,依舊是Hamilton會拿到。

可是世事難料,誰知道Hamilton的車子過彎時檔速出了問題,停在賽道上,排名更是一下掉到了十八,這時候,心理不禁燃起了希望:Kimi有機會可以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

比賽就這麼的糾纏的車迷的心,尤其是支持Kimi的車迷。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倒數第十八圈Massa第三次進站後,Kimi前面沒了阻礙開始飆速,並晚了Massa兩圈進維修站,將時間拉開到安全範圍才進站換軟胎。也因此,出站後可以搶先在Massa的前面不到一秒,硬是在這場比賽最緊要關頭第一次衝上排頭(不過這個太巧了,難免會有陰謀論出現。不過我相信是Kimi進站前那兩圈拉出的安全時間)。

以為這場比賽就這麼結束了嗎?當然不是,不然不會賽後稱它為Formula One史上最刺激、最好看的一場比賽!Hamilton雖然車子出了問題,可是也沒放棄比賽,一路從十八位殺到第八位,尤其在倒數七圈時Jarno Trulli莫名的進站更是讓Hamilton衝到第七,更別說四、五、六名的車手還在搶位子,只要有車子出場,馬上就會讓Hamilton拿到冠軍。好在,這樣的悲劇沒有發生,比賽就在這麼刺激的情況下結束,Kimi也驚險的拿下了生涯第一座世界冠軍!

不過,這場比賽不能否認Hamilton真的很拼,最後並沒有想著喪失世界冠軍這事,完全的專注在比賽上面。如果他心裡想著世界冠軍,我想可能不會那麼的衝勁十足,反而會錙銖必較積分,提早退出比賽。

不管如何,今年的Formula One賽事完全的結束,2007年的世界冠軍是Kimi Raikkonen,沒有讓Fernando Alonso完成三連霸,也沒有讓菜鳥車手Lewis Hamilton摘下。雖然今年賽是剛開始大家對於菜鳥車手Lewis Hamilton還滿期待支持,不過看了他的後續表現讓人學到,不管怎樣意氣風發千萬不要有「大頭症」,不然就會像這場比賽一樣大家集體唱衰不希望他拿到世界冠軍。
Q:何謂F1?
F1是Formula One的縮寫,中文一般翻譯為一級方程式,是由FIA所舉辦的國際級賽事。這項賽事的全名為FIA Formula One Championship,一般譯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參加賽事的隊伍,依循著主辦單位FIA所訂定的技術規章與賽事規章,在全球各地進行巡迴賽,並依各場比賽的結果排名,取得積分,並在年度比賽結束時,以積分的多寡,決定年度名次的賽事。

Q:何謂方程式賽車?與一般的賽車有何不同?
方程式賽車的譯名,來自於其英文的formula,這個單字代表的是科學上所使用的方程式、反應式,這個單字亦代表了方程式賽車的精髓─專為挑戰速度極限所設計出來的工程解決之道。方程式賽車所使用的競技車輛,都專為賽車運動而設計出來的,而不像是其他的房車類賽事,所使用的競技車輛是以一般市售產品為基礎而進行改裝與重建。

方程式賽車所使用的競技車輛,均是專為賽車場上比賽而設計的,因此從引擎、車體、懸載系統、輪胎,均屬於專為賽道上為追求速度競技而設定的產品,與市售車型有截然的不同。為了達成輕量化的需求,任何多餘的設計在方程式賽車上均是被抛棄的。因此方程式賽車在外觀上均是單體式車身、開放式座艙、外露的四輪與懸載系統。而為了追求速度與性能,因此方程式賽車亦均採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設計,並在車體前後安排大型可調式的擾流板等空氣力學套件,以取得最佳的性能表現。


Q:一級方程式賽車與一般方程式賽車的不同?
正如所有的運動競技,為追求競賽的公平以及選手實力的長期培養,方程式賽車亦有進行分級制度,依車輛所使用引擎的排氣量、馬力輸出、車重及一些機械規格上的差異,區分賽事的難度。而所謂一級方程式,自然是指在方程式賽車的分級之中,這個賽事所使用的賽事規則與所採用的技術,已臻汽車工藝的極致,凌駕於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之上。

Q: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規格
現在所使用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競技規章規定,所使用引擎需採自然進氣,排氣量上限3000 cc,車體空重含車手為600公斤。為符合規章要求與性能表現,主流的引擎設計是採用V型雙凸輪軸10汽缸引擎。可別小看這個排氣量,別以為這些引擎與國產中大型房車相當而已。專門為了比賽設定的引擎,所使用的都是最精密的材料,而在設計的工學上亦經過反覆的測試,而引擎的使用期限,亦僅限於比賽的數個小時,而非市售車動則以10萬公里為行駛年限設計,因此F1的引擎轉速已有突破每分鐘20000轉的實力,而輸出的馬力亦已突破900匹馬力。

而全車車體亦早以碳纖維與複合材料所打造,因而能擁有5倍於金屬鈑件的強度,但全車重量又輕於600公斤。在動力與車重的搭配之下,讓F1的賽車具有在不到3秒內自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不到5秒突破時速200公里關卡,極速更超過每小時300公里,是陸地上最快的動力車輛。

Q:一級方程式對汽車業界的意義
一級方程式賽車對汽車業界是具有多面向的重要意義的。

就工程技術而言,F1可說是汽車工藝的極致體現,是所有汽車工藝發源的地方,是所有汽車大廠科技競賽的舞臺。由於F1賽車的行駛方式與傳統汽車相同,所採用的技術在原理上亦是相同,因此利用F1賽事的進行,汽車廠可以不斷探求汽車工藝技術的極限所在,並利用最佳的材料與最先進的工程方式,對所設計的車輛不斷進行實驗與改造,以取得技術上的突破。而在不斷追求車輛極限的過程之中,不斷有新的技術被開發出來,不斷有全新的創意被發想,因而造成汽車工程學的不斷進步,亦讓投入的汽車廠能有更多科技上的優勢,實作在市售車型上,引領汽車市場的不斷演進。現在市售產品常見的可變汽門技術、可變進氣歧管、ABS、TCS、EBD等技術,最早都是在F1賽場上所發明出來的,進而落實在市售產品上,帶給世人動力更強、行駛更安全的汽車產品。就工程面而言,F1賽車引領著汽車工程的進步。

而就行銷來看,由於F1賽車不斷追求速度的極限,在全球吸引了上億車迷的注意力。各大車廠所投資的車隊,正好成為最佳的宣傳平臺,而F1賽績的好壞,連帶造成消費者對於車廠產品在技術面優劣的印象,進而影響銷售的成績,因此各大車廠無不使盡全力,在F1賽場上贏取好的成績,以為自己的品牌做出最好的宣傳。

Q:F1的精采
對於許多剛接觸F1的車迷朋友而言,看著電視的轉播,常常很難體會其中的趣味所在。尤其在比賽進行到中段時,常常畫面上只會有兩三輛車在畫面上依次前進,距離時近時遠,超車的機會可能也不多。加上是封閉型賽道的比賽,在畫面上顯得有點單調無趣。

事實上,在看F1的比賽只要記得三個觀賽重點:速度、技術、策略。一級方程式賽車之所以會有人稱之為陸上的戰鬥機,並受到世人極度的推崇,主要在於其舉世無雙的性能,讓其在高速之下仍有良好的操控性。因此仔細觀察著畫面上飛馳而過F1賽車時,可以發現到科技工藝之美。不論是空氣力學或是懸載的設計,F1結合了所有工藝的結晶。F1已走到現在汽車科技的極限,不斷地在賽場上展現最大的可能性。而觀察同一段直路不同車輛的加速,同一個彎道不同車輛的過彎速度,再仔細觀察其在擾流板的設定、胎壓的設定、懸載軟硬的設定,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看出各車隊不同的發展方向。

而車手的技術亦是F1的精采所在。如何決定入彎點、如何決定剎車、走什麼樣的路線、如何地在連續彎道中做出配速,全世界最強的20名車手,正透過電視,向醉心於駕駛的觀眾展示最高級的駕駛技巧。

而在看完人車的表現之後,我們更要將視角提高,從策略的方面來觀察賽道上各車手與車隊。走在極限上的F1賽車,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自然,車手與車隊的每一個動作,也都有著背後的意義,而其目標只有一個:拿下冠軍。所以從排位賽開始,我們可以觀察同一隊的兩位車手的表現,車隊對其設定的差異所反映出來的時間差異,這些是車隊為了取得最大利益所做的安排。在比賽之中,車隊的車手間到底是互相幫助?還是互相競爭?車隊如何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這亦是在看F1時所可以觀察的。而車手與車隊在賽道上,如何利用一些小動作來對對手挑釁,如何選擇進站的時機,車手選擇在哪超越,選擇的條件是什麼,在達成超越之前他做了多少準備,而前方的車手做了多少的防守。這些超過性能硬碰硬的精采變化,正是吸引全球這麼多人口醉心的F1菁華所在。

Q:F1的排名與積分
現行的F1規則內,比賽結束前8名的車手可以獲得分數。其獲得的分數依次為10分、8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而這些積分不但會累計在車手年度成績之內,亦會累計在車手所屬車隊的年度成績之內。而在整個賽季結束之後,依積分的多寡,由FIA頒發年度車手冠軍與年度車隊冠軍的榮銜。而若出現同分的情形下,則比較其贏得第1名的次數,多者排名在前。而若仍相等,則繼續依第2名次數、第3名次數等依次比較,直到分出勝負為止。而若仍不分勝負,則需交由FIA裁決。FIA當局可以任何其認為適當的方式,定出排名的先後。因此F1的排行榜上,是不會出現同一名次的情形。

台長: 燄.炎.燚
人氣(2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