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18 09:02:56| 人氣3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迂迴的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廿世紀中國的藝術,受到西方的影響和衝擊,是無可否認的。但,這是否代表,受過外族文化影響後的中國當代藝術,其價值低於我國古典抒發靈性的山水畫?若抱此種態度的學者,其思想必有一定的民族潔癖。

其實我國是最早的民族大融爐,自二千年前秦統一六國,便把當時六國的民族合在一起,將大家的文字統合,制度統合。當然,漢族佔大多數的情況下,漢文化便成為千年來中國文化的主軸。然而漢文化本身是否從未受污染,從未與別族文化混染而千年獨善其身?

文化本身是一個時代及歷史的混合體,所以文化本身也存在於時代之中。文化的發展往往是經過衝擊而變得燦爛。我國的古典是珍貴的,然而古典是怎樣形成的?還看古代大唐發展多彩的敦煌彩繪,是隋唐時期受到當時西方(東印度,中亞)的佛教的多彩裝飾藝術特色所影響。經過融合中國本身的構圖及傳統題材,變成大唐獨有的瑰麗裝飾藝術特色,後來更傳播到亞洲各地,包括朝鮮和日本。沒有唐代的多彩山水畫,如何發展到宋代大山大水的淡泊水墨?

大河流往往由小分流的總匯,經典也就如一條大河流,滙入了各種支流,支流可以是衝擊,也可以是養份。受到衝擊後能不失本身的文化特色,便能豐富固有文化,增加自己的活力,將之延續發現。

討論現今中國的藝術,便是要討論她是否能像大唐盛世那樣,將外來的文化外染內化,吸收並昇華成為自身文化元素。

研究近代西方對中國廿世紀的著作,發現其討論的往往是中國如何受到西化浪潮的影響和衝擊,學者們舉出了過百幅二十世紀廿至七十年代的中國繪畫或雕塑,由畫面或表面的造型上來討論東西方同時代的藝術。我們讀之我可能會大感不舒服,總像自己的廿世紀老像個外族的模彷者,而使某些憤慨之士大言”廿世紀紀的中國根本沒有藝術”。事實上,西方為數豐富的近代中國藝術研究中,對於”形式西化”後的中國藝術如何內化為自己大文化的問題上,是極少討論的。而法國學者們則在此問題上努力地探求答案,就如余蓮先生的著作<本質與裸體>(de l’essence ou du nu)中,在中國藝術及西方藝術的精神上作了本質性的探討。

可能本身作為使用中國媒材的藝術創作者,對當代及這段不遠的過去,是極度重視也極有求知欲的。我承認在學術研究上,選了一條迂迴的路。不選擇在自己國土上進行研究,也不選擇第一外語的英美國家,卻選擇了第二外語的法國。
迂迴的路,不知何時才能走到出口,也不會有即時的回報,更不能有定時性收獲讓大家為之鼓舞。迂迴的路,總是茫茫的前路,只是期待著,透過迂迴的路,往往能讓人發現大道上略過的風景。期望透過另一片風景,能看見更整體的更多面向和大文化的更多可能性。

台長: smell_macao
人氣(3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