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1 23:22:52| 人氣1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降伏自心,做個好人(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法王噶瑪巴2010年夏季課程《勝道寶鬘集》釋論第五堂課〉

日期:2010/06/20 上午
地點:印度 上密院
原著:岡波巴大師
中譯:堪布丹傑
聽寫:馮復華

降伏自心,做個好人
真正的佛弟子,要懂得運用佛法,降伏自心,要下定決心,勇敢做好人

佛教是現今世界上的幾大宗教之一,佛教徒的人數也很多,但是在這麼多的佛教徒當中,多少人能夠將教主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方法,落實在生活當中,真正地去修持呢?以百分比來算,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六十吧!大部分的人只是一種信仰,把佛法當成興趣而已,並沒有真正去行持佛陀所開示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善惡取捨的教法。

你是「名符其實」的佛弟子嗎?

佛教不是信仰就夠了,佛法的重點是明瞭取捨的智慧,知道應該斷除的是煩惱,也知道對治的方法。或許就是因為佛法強調身體力行,要對治煩惱,所以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滿困難的。

反觀其他宗教會強調,只要有信心就足夠了;但佛教並不這麼認為,還要真正實修,以對治法來調伏煩惱,所以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在許多稱為佛教徒的人當中,真正名符其實的有多少?可能並不多。

我們身為佛弟子,佛法中的很多道理,例如慈悲、智慧,尤其大乘佛教的慈悲還是很廣大的,要對一切虛空眾生有慈悲,並且有偉大的菩薩六度法門,但是似乎並沒有真正做到什麼。有時反觀基督教的朋友們,他們卻做到了很多慈悲的事情。

有些人會自詡為佛教徒,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徒有虛名和傲慢,不會帶來任何利益,反而會有許多傷害。祖師們再三告誡我們實修的重要性,佛法不是一種學問,也不是標新立異的哲學理論,佛法是要用在我們的心性上,去修持和體驗的

許多人長時間的聽聞、思維佛法,現在我們應該反省一下,重新檢查自己學佛的動機,看看佛法是否融入到自己的心中。

人身難得,別做地球的垃圾

仔細想想,到底佛教徒的問題和困難出在哪裡呢?首先在於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人。因此,我覺得道次第的修學,首先提到思維「暇滿人身」的難得,是有其深刻意義的。

這裡要講一個故事,曾經有兩個日本人聊天,其中一個人說道,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是兩個字的忍辱,另外一個說是四個字的忍辱,日文當中的忍辱有兩種說法,第一個人說真正的忍辱是兩個字的忍辱,第二個人說不對,應該是四個字的忍辱,總之兩個人因此吵起架來了。他們嘴上說謙讓、安忍,但是行為卻完全相反;有時,我們口說佛法,但卻沒有真正做到,不也是這樣?

所以,我們應該先從基本做起,首先要知道身為人、得到暇滿人身的價值和責任是什麼?不然就會像之前所說的「可惜」的事情之一:得到暇滿人身,不用來學佛,卻平凡的死去,實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許多佛弟子接觸學習佛法,卻似乎把佛法當成了一種消遣和興趣,為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些樂趣,而沒有把佛法真正用在心上,實際地去修持。世界上的人口愈來愈多,不懂得珍惜自身價值的人,就像是被丟到世界上的一個垃圾,只是增加地球的負擔,不僅如此,重點是糟蹋了自己生而為人的難得機會

很多人的一生,只是在模仿別人,過著他人的日子,從未想過自身的價值和責任。一個佛教徒,剛開始甚至不需要思維太多皈依、因果等高深的哲理,而應該踏實的從最基本的「人身難得」開始思維,思維經典中提到的八無暇、十圓滿,或者就是靜下來想一想身為人的珍貴價值。

學佛要做好人,不是做怪人

我想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作為例子,這個人他六、七歲時被授與了一位尊貴上師的名號,之後就離開了父母和幼年的玩伴,進入到一個非常嚴格和約束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在講的是誰了吧!他具有尊貴上師的名號和責任,然而這些並非他刻意求得的,完全是意料之外。從此他肩負著沈重的責任,也無法再過一般孩子或一般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想,也挺讓人難過的。

換個心念來想這整件事情,每當我坐在「噶瑪巴」的法座上修法或授課的時候,都覺得對自己是一次提醒。提醒什麼呢?並不是提醒「我是噶瑪巴,我很了不起」,或者「我就是噶瑪巴,是個大成就者,我過去生一定積聚了好多福德資糧,我滿了不起的」,並非如此。而是提醒我「每個人都有機會,只要懂得珍惜和把握,都可以做出利益他人的事情,滿足眾生的願求,能為世界的和平安樂,做出貢獻」。

其實我能做到的一點利他的事情,力量並非來自「噶瑪巴」的名號,而是來自身而為「人」的一種潛能,這種能力你我都有。在「噶瑪巴」名號的提醒和啟發之下,我看到了自己的本分和責任。即使壓力很大,憂心的事也多,但是讓我看到了身為「人」的獨特潛能和價值,因此,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發掘出自己獨特的潛能和特質,好好地過一個有承擔和價值的人生。

死亡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等等思維,是在幫助我們認清身為「人」的特質和責任。慈悲是在告訴我們:若是能夠認清自身的責任和價值,盡力地去利益他人,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他人。所有佛法的口訣,都是在幫助我們回歸到「人」的本身,認清「人」的價值和責任是什麼。

我們時常忘了自己身為人的本分,但又不是鬼,就成為非人非鬼的情況。例如有些學習密宗的法友,家人並不是佛教徒,他也不顧家人的感受,自己在家裡設立佛壇,放置鈴杵和頭蓋骨等等法器,然後每天清晨起來結手印、修法、搖鈴、打鼓等等,家人還以為他是不是被魔鬼附身了。

學佛不是讓你變成一個奇怪的人。其實真正的佛教徒是什麼?真正的佛弟子就是一個人,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懂得透過佛法降伏自心,慢慢的消除傲慢、嗔心等煩惱之後,成為家中最好的那個人,最好的親人。

因果業報、輪迴過患和無常的道理,並非只適用於佛教徒,每一個法教都在幫助我們認清輪迴的本質和人的本質。一個深思死亡無常的人,知道一切都會變異、會死亡,因此會更懂得珍惜生命。

每個人都有能力影響世界,不好的行為也會傷害這個世界--這即是以人為本的因果業報的思維,如同科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指出,亞馬遜河流域的一隻蝴蝶拍拍翅膀,都可能在遙遠的北美形成一個颶風。世界息息相關,我們自身的一個行動,都會影響到家庭、社會,進而影響整個世界。所以我們要珍惜人的價值,明瞭人的責任,這是非常重要的。

放輕鬆,自然就快樂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我們的心太混亂了,無法平靜下來,因此我們想要得到快樂卻總是得不到。我們以為快樂就是買一台新車,買一間富麗堂皇的豪宅,或者找到一個伴侶,結婚過日子。但是你會看到,有些人這些全都得到了,但也沒有真正快樂過。

我們一直以為快樂是要得到一些新的東西,或者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例如衣服反過來穿,或是碗倒過來放等等。然而快樂就在我們心中,降伏了煩惱,才能得到快樂;一個心中充滿煩惱的人,就算躺在一張柔軟舒適的床上,身邊都是軟軟的墊子,還有人幫他按摩,他也不會快樂。內心不平靜,所有想要快樂的想法都會被摧毀掉

我希望各位能夠尋求內心的平靜,方法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放輕鬆。但問題是沒有人肯放輕鬆,總是有事,總是很忙。對於一個習慣放輕鬆的人來說,放輕鬆很容易做到;對於一個不習慣的人,你突然告訴他要他放輕鬆,有時反而會讓他更生氣。我聽說達蘭沙拉的郵局常常大排長龍,偶爾你會聽到前面的人說:「喂喂!不要推,安靜下來啦!別急!」大家一聽到「要安靜!」反而更急、更氣、更用力推。住在德里或是國外大城市中的人,一遇到塞車,就會氣得捶方向盤、罵髒話等等,這都是沒有放鬆。其實放輕鬆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但是我們沒有人做到,嘴上說放鬆,但是一個比一個急躁。其實,心性本來即是平靜、自在,由於我們習慣於煩惱,因此一遇到刺激的外緣,就會有過度的反應和情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就是回到本來的自己,然後放輕鬆。身體放輕鬆,語言放輕鬆,慢慢的,心就能夠自在。

必須以精進的甲冑和勇氣,使誓言堅定不變

我們要有堅定的決心。常常我們心中好像常有兩個人在對話, 一個說:「去做吧!去生氣吧! 還手吧! 別管那麼多。」另一個好像在耳邊提醒:「不可以生氣喔!要柔和,因為你是佛教徒,要行善。」我們總是在兩者當中徘徊。

平時我們的主觀意識都很強,強調個人的風格,你好像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但是在面對善惡取捨的抉擇時,譬如說該生氣?抑或不該生氣時,我們卻猶疑不決。如果你真的覺得行善是對的,也發誓一天之中不要生氣,這時你將自己的身口意都交付給善的一方,就像簽字發誓了一樣。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決心,可以生氣也好,不生氣也好,很不穩定,有時好像一個大善人,有時卻變成一個大惡人。

你的修行,比看足球賽還不如?

要讓誓言堅固,光靠發願是不夠的,我們總是口頭說太多:要行善、要利益一切眾生、要一生中成佛,但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話。這種感覺就像是上呈的文件,總是沒有給到主要簽字的人,而在秘書或其他無關緊要的人手中傳來傳去;我們的修持、我們的心,就像那張漂浮不定的紙張,徘徊不定

我們決定了善的一方,就要用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如同僕人一般地去侍奉他。一個堅定目標的人,即是勇者;勇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你的決心帶來的

就像我們看世界盃足球賽一樣,你清楚知道自己支持的是哪一方,你的情緒投入,輸了會大哭一場。反觀我們的修行,有時投入程度,比看足球賽都不如,修得好也可以,修得不好也可以,很輕忽、很隨便,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成就的。

什麼是勇氣? 是指內心深處、徹骨徹髓的一種感受:你知道惡是不好的,痛苦是你不要的,你有著強烈的決心,知道唯一的選擇就是消除惡業和痛苦。這種勇氣需要慢慢培養,不會因為佛經中說煩惱不好,你就有決心將煩惱消除;僅僅閱讀文字,無法把決心帶出來,因為那些只是佛陀的感受,是他的體會,不是你的。唯有自己有所體驗,真正明瞭煩惱帶來的壞處之後,你才會相信佛陀的話,並且下定決心地去修持。

http://www.kagyuoffice.org.tw/karmapa_17th/instruction/20100620.htm

 

台長: 小V
人氣(1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噶瑪巴 |
此分類下一篇:喜馬偕爾邦政府證明法王噶瑪巴的清白(轉載)
此分類上一篇:噶瑪巴的勝觀(轉載)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