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課的時候
何社要我們提出三個有機會成為暢銷書的「好書名」
我提出的其中一個就是
「可不可以不完美」
想起小學二年級,剛轉學到私立小學的時候
我考了全班倒數第二名,想不起來當時是怎麼樣的心情
只記得是自己簽了家長的名字,從此都是我自己簽名
有一次媽媽簽了名,老師還說怎麼簽得不像
我想說的第一個篇章就是:可不可以考最後一名
自小,我們就在一個比較的世界裡
體驗競爭的樂趣與打擊
第一名,是班上的榮耀;最後一名,通常是又笨又壞的小孩
夾在中間的投機份子總想著
後面還好有人墊著,前面不妨向目標追逐
上下移動,時喜時憂
六年的通識教育,有這麼難以應付嗎?
大部分的課本上
我都畫滿了各式各樣的娃娃頭(真的很愛畫娃娃頭)
連家裡的牆壁,我自己的大腿上,都是娃娃頭
老師上課的時候,我總是愛胡思亂想,然後畫下來
聽老師講課的專注只有10分鐘,甚至10秒鐘
接著我就會進入自己的世界,想像的空間裡悠遊
在去年以前,我仍然保留這個習慣
想像讓我不會喘不過氣來,如果太多時間停留在現實的困境中
我就會異常焦躁,覺得空間不夠大,時間不夠用,備受壓迫
可不可以最後一名?
不是故意交白卷,是可不可以寫不出答案呢?
因為沒有溫習,沒有聽寫,就是管他去的
可不可以「偶而」像個白痴還是混蛋,或是任性妄為的傢伙
什麼都不作好準備,然後自作自受地承接一切後果
第一名,我應該做不到;呆在中間,只是明哲保身
最後一名呢?人生有幾次最後一名呢?
可不可以不完美,可不可以不要滿足世俗標準
只是走在最後一個,墊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