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都知道,沒有天生的利他主義
在兩難的情境下,在人性總是靠攏快樂的前提下
只有必然的利我反應
曾經得到過的快樂,大概都會希望能再得到
曾經吃過好好吃的食物,大概都會想再品嘗一次
曾經被誇獎的行為,自然會重複,為了再次被讚美
曾經被所愛珍愛的感覺,沒有一個人會想要捨棄
而曾經痛苦的際遇,總是避免再度發生
反過來思考,我們為了成全自己的快樂與利益
曾經防備或是攻擊他人,造成了一條條的裂縫與一道道的傷害
有深思過這之間的循環關係嗎?
快樂是如此令人渴望,讓我們投懷送抱
想要一次,兩次,三次,不斷地擁有快樂
想要的快樂,卻經常與我們擦身而過
於是在渴望與失望之間,我們愈來愈想滿足自己
也愈來愈發現,滿足不再是單純的利我反應
於是在「利我」這項最高指導原則之下
我們對「快樂」緊抓不放、緊追不捨
忘了快樂的本質,也只是心的需求而已
若是心無所求,那快樂也就沒有這麼必要
----------------------------------------------------------
看見上師,為什麼感動到熱淚盈框呢?
或許就是因為原來真的有天生的利他主義者,不辭艱辛地引領我們
----------------------------------------------------------
眼前來了,之後走了,明瞭「悟」字拆開是指吾的心
那麼,哪來的失落,哪來的悲傷,哪來的氣憤,駐足於心
不值得留戀,更不值得追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