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落 是動詞吧? 那靈魂 該是名詞吧?
那撮撮或是片片? 是或不是靈魂單獨、特有的形容詞呢?
否則形容靈魂缺損是或不是 某個深處?
失去了一些些? 還是大部分? 那至少碎裂總是動詞?
或名詞? 或也是形容詞? 是或不是? 說不定他單獨時也是主詞?
那麼 時間呢 ? 萬物似乎覺得他是如此重要?
想必他一定是主詞吧? 也是動詞? 還是也算名詞?
歸納這些所有的基本感知,有很多思考邏輯上的主體,
卻一直是,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直接真正碰觸到的。
我們很難畫出心靈的傷害程度,嚴重的損壞範圍達到哪裡?
除非是物品,靜物在破損後,範圍是可數的…
真正來說,又有誰觸及過靈魂片片或撮撮剝落?
或是時間累積在靈魂裡可數的缺損或是破裂?
有沒有可能? 其實不變的一直是時間和靈魂本身?
但是當生命經過太多的感知傳授,不變的依舊永遠不變,
然善變的,多半是人的感念吧?
某些傷害對於造成生命,過為巨大亦不可乘載。
至痛傷覺,應屬一瞬間,對於當下的認知解讀不同。
容易在感知敏銳的人,對於心靈的痛苦和悸動,
相較下的比例數以本身生命的自我價值與學習,亦產生不同的人格區分。
如同多半靈魂是悅納於愛與被愛的,但是渴望的指數不同,
所以滿足點必有差異。
但是懂得讓自己不瀕臨於潰堤的感知所愚弄,多半屬於自醒能力強,
對於把握主要客觀因子的基礎邏輯較為審慎樂觀。
其實每個生命體都很容易掉到自己的慣性情緒,
因為敏銳或生成,感知會明顯有非常大的差異。
從此,人開始可以進行分類,悲劇或樂天性格,
慣性思考的感知,總是會任人,走在一樣的陷阱處於極危險的知覺。
說不定這所有一切的一切,真正對於時間和靈魂本身而言,
意義一直都是相同的不變,那變的是人?
是當下?是個別?是誰的認知?
與其深切說,不堪傷痛的靈魂破損成千撮萬片,或許可以說,這一路上,種種的打擊讓我真的感覺自己對這一切沉重的壓抑給重重擊潰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