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06 06:20:17| 人氣3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中歐洲電網是不可或缺的要點建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表現出的風光亮麗,
其實並不是德國自己獨立完成的,
也沒有想像中的如此綠能,
在能源轉型政策當中歐洲電網是不可或缺的要點建設。

當德國的再生能源暴衝上來時(通常是風力),
德國為了避免電網崩潰,便會「花錢」請別國用電。
聽起來對於德國旁邊的國家是件好事,其實不然。
各國都有自己的電力供應與調度,
被硬生生灌進大量電力時,
對於電力調度可增加的負擔可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

德國甚至必須大量投資電網設備。
因為德國跟台灣一樣,
都有南北用電不均的現象。
德國大多大城市座落在南部,
而北部才有提供大量風力的北風帶,
為了使用再生能源,
必須建造更多的電塔將北電南送的狀況。

台灣地小人稠,
面積只有德國的1/10,
人口密度卻是德國的3倍,
就算政府願意像德國一樣大量投資再生能源,
短期內要達到德國的規模有相當大的困難度;
加上台灣為獨立電網,
不像德國有鄰國可以聯網,
再生能源發電不像火力與核能發電一樣能穩定供電,
電力突然暴增時會衝擊到電網,
電力不足時則還是需要火力或核能發電來補足,
這就是為什麼再生能源發電無法當作我國基載電力的原因。

德國身處歐洲是個很大的優勢,
因為有歐洲鄰國的電網聯網,
當德國面臨沒有太陽沒有風、
境內電力生產不足的時候,
還是需要跟法國等國家購買穩定的核電;
反之,當大太陽或颳大風的時候,
德國的電價因為發電量劇增導致電價較鄰國便宜,
或者鄰國供電不足時,電力則會被鄰國買回去。

在某些供電突然過多的時候,
德國為了避免電網癱瘓必須要立即將電賣出,
歐洲能源交易所(EEX)就得去找買家,
有的時候還是以負電價(就是倒貼)的方式賣給鄰近的歐洲國家或是工廠。
而德國也因供給量大,
在交易市場的電價當然會非常低廉,
容易造成鄰近國家電價的波動,
也危及到周邊國家電網的安全性,
例如荷蘭天然氣電廠面臨倒閉的原因,
就是無法與德國便宜的電價來競爭。

台長: Dreamer
人氣(3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